信息与知识传播
-
会展设计郭宜章,杨思宇 编本书以会展构成设计为基础,通过十一个章节,从构成基础、会展场馆、会展设计流程、会展形态构思、展位空间、展位道具,讲到平面设计、数字媒体、会展照明、会展色彩以及会展材料工艺,图文并茂,十分生动。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可以灵活应用会展设计工作必备的知识、工作规范、工作流程、设计技巧和操作技能。
-
中国新闻传播学访谈录赵月枝 著本书是我在过去15年中的学术和媒体访谈选编,访谈者来自中外学界、学术报刊、全国性和地方性媒体、另类网站和大学研究机构新媒体平台。这其中,新闻与传播学者居多。这些学者中,个别有像胡智锋教授这样的资深学者,但更多的是过去10多年中到我所在的加拿大西门菲莎大学访学的博士生和年轻学者。与跟胡智锋教授的对谈不同,这些访谈的内容也更多有答疑解惑,有时甚至是知识普及的性质。34个访谈中,有28个已经出版, 6个是一些学者在不同时间和地点做了初稿,但我自己一直没有时间修改的访谈,这次我一并整理定稿,首次与读者见面。
-
发掘好新闻武楠 著新闻观念是新闻传播史论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改革开放初期(1979-1988)是一个在当代中国具有重要转折意义和纵深感的特殊历史时段。由于社会经济变革和思想观念演进,这一时期新闻行业不仅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局面,而且在观念层面也同样经历了延续和变革。因而,对改革开放初期的新闻观念展开研究,对于理解和探讨当代中国新闻观念的特征及其历史源流,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基于特定历史语境中的核心语料而展开的话语分析,逐渐成为开展新闻观念研究的重要方法。本书选取首创于1979年、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全国性的新闻评奖——全国好新闻获奖作品的评述作为主要的分析样本,并结合对获奖作品本身的分析和当时的文件精神、当事人的回忆录或访谈、以及档案资料等其他类型的新闻观念话语,深入探究改革开放最初十年中国新闻观念的嬗变过程和具体表述。 本书将这一时期体现于评述话语中的新闻观念及其表述归结为时间、政治 和形式三个观念丛,探究了这些新闻观念中主导结构的具体表述方式,以及单 元观念之间的有机关联。其中,“时间轴向”观念丛试图与不同历史时期中的思想和观念展开对话,进而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建立一种新的叙述和认知来革新和丰富有关新时期的新闻观念和实践的研究 ;“政治轴向”观念丛呼应了改革开放本身为“新闻和政治”的关系所提出的新的问题和挑战,系统处理了新闻与事实、党性与人民性、以及新闻的指导性和新闻的社会协调功能等关系,并引发新闻观念中关于“新闻与政治”关系的新发展 ;“形式轴向”观念丛体现出“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观点在新闻领域的影响,新闻的价值和功能被区分为“新闻价值”“宣传价值”和“审美价值”三个层次,从而为新闻的形式思考和实践探索提供了更为宽松、包容和独立的话语空间。 本书还讨论了影响这一时期新闻观念的五个要素,即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传 统、改革开放的时代推力、新闻文体本身的形式演进、市场改革和商品化的影 响,以及西方新闻传播观念的渗入。上述的研究发现和基本结论,为当下继承 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国特色新闻学,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参照。
-
中国近现代出版产业化进程中的马克思主义著作传播张国伟 著内容简介《中国近现代出版产业化进程中的马克思主义著作传播(1899—1945)》这本书是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张国伟老师精心撰写的论文集,它集合了《清末民初的出版传媒形态与社会思潮》《出版变迁下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早期传播》《出版产业中的马克思主义著作(1927-1937)》《走向民众:马克思主义著作的销行》《传播博弈:马克思主义图书的禁与反禁》《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出版传播:物质文化的双重变奏》这六篇论文,主要着眼于从传播的物质载体的发展和变化进行考察,重点突出地分析了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出版规模和呈现特点下的马克思义著作及内容在中国的传播。
-
党性与公共性再认识宫京成 著内容简介 本研究尝试提出并论证“当代中国新闻传播公共性的实现必须要以坚守党性原则为基础”,试图提出并回答在坚守党性原则中实现当代中国新闻传播公共性需要解决的重要现实命题,以实现本研究的实践价值。
-
新闻出版博物馆)新闻出版博物馆(筹)本刊主要收入关于新闻史、出版史、杂志和书籍研究、印刷史、海外典籍介绍等研究文章。本期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有:陈有和先生的《党章改版记》,记述了党章出版的历程,细数党章的不同版本与特点。完颜绍元先生的《中共中央出版部在上海初考——发微》,记述了1920—1935年中共中央出版部沿革与人事接替。彭晓亮先生的《上海解放前夕的绝唱:与》,记述了《西影》与《西影小说》两份杂志先后在河滨大楼酝酿、编辑、出版的一段电影文化情缘。高明先生的《李公朴与周刊》,记述了中国民主同盟早期的领导人、杰出的社会教育家李公朴,在美国一边读书一边劳动的间隙为《生活》周刊撰文连载篇“美国通讯”具有的历史意义。
-
广东学校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与建设李辉暂缺简介...
-
新中国体育新闻传播发展研究薛文婷 著本书是2020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新闻学丛书》之一种。本书以媒介社会学理论为依据,通过文献资料、归纳综合、史料考证、内容分析、文本分析、口述历史、比较研究等方式方法,既从内部考察新中国体育新闻传播传者队伍、媒介格局、报道内容、受众需求、功能效果的历史变迁,也从外部考察新中国体育新闻传播与经济、文化等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揭示新中国体育新闻传播的发展脉络、阶段特征,分析新中国体育新闻传播的功能作用、叙事模式,总结新中国体育新闻传播的内在规律、经验教训等。本书内容兼具描述性与解释性,内容脉络清晰,内涵丰富。
-
中国新闻业的源起张垒 著内容简介:本书讨论中国新闻业的“特色”和“普遍性”基因,以及西方主导性新闻理念的“相对性”。本书认为,新闻专业主义并非普世真理,相对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狭隘性和封闭性,中国的新闻实践不仅是业务实践、职业实践,更是一种社会实践,在中国道路的视野下审视新闻学和新闻业,要深入认识中国独特的社会治理模式,以及这一模式所形塑的新闻观念,坚持把实践作为新闻学和新闻业的逻辑起点。
-
传播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邓树明 著作者根据十年的学术期刊主编经历,发现当前学术论文作者欠缺学术研究基本知识的情况相当普遍,比如不知道学术论文的主要特征,不知道论文的一般结构,而更为严重的是不知道在学术研究中需要运用研究方法,或者如何设计研究方法。作者希望借助《传播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讨论和解决两个核心问题,即研究方法如何设计与论文的结构如何安排,它们是串联全书内容的两条线索。全书共分三大部分。部分提出学术论文的特征,提出实证主义、解释主义和思辨研究三种范式,力图建立起对学术论文和研究方法的整体性认识。第二部分采用实证的方法,选取刊登在《新闻界》等期刊上的100篇文章,观察这些文章运用了哪些种类的研究方法;并选择其中的文章为案例,具体地阐述如何设计研究方法与如何安排论文结构。第三部分讨论“应该如何避免”出现失误的问题,这部分同样采取实证方法,作者选取《新闻界》接收投稿中未刊出的80篇文章(包括外审未通过和未送外审文章两类),分析其中出现了哪些不足,为学术新手提供前车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