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知识传播
-
广播学核心概念[英] 修·切格内尔(Hugh Chignell) 著本书分为四部分:节目类型与节目制作、听众和接收、广播行业、政治和公共空间,共涉及50个广播学关键词。既可以按照书本前后顺序进行阅读,也可以按照每一个关键词所涉及的其他关键词,进行超链接式阅读。作者具有全球化视野,以及对广播学的熟稔,已经把数字化传媒理念、媒体融合理念自然地渗透到对广播学的深入研究中。 本书是近年来欧洲广播研究难得的经典之作,既可以作为国内广播学专业的学生和教师的参考书,同时也为广播和音频媒体研究各个层次的读者提供了丰富的辅助资源。
-
用光写作唐培林 著本书从电视剧用光的观念流变入手,详细地梳理了电视剧无光光效、戏剧光效、自然光效和综合光效等四个主要形态的发展历程、技术手法、艺术效果和美学特征。在此基础之上,本书首先讨论了电视剧中光的美感,论及光的自然之美、造型之美、结构之美、色彩之美和意境之美。其次,论述了光线与叙事的关系,包括光线的处理与基调、人物形象塑造、情节、节奏、风格和气氛等方面的紧密关联。最后,讨论了影响和决定电视剧光的美感的主要因素,并指出电视剧创作的各主要部门人员都要认识到光线处理不仅仅是摄影和照明的工作,应及早地介入电视剧光的创作并高度重视它,还要对剧中与光线的处理运用关系极为紧密的人物命运、情节走向、电视剧的风格类型有充分的了解和研究,提高自身素养,以确保作品用光达到真、善、美的境界。
-
传播学基础词条赵丽芳,钟进文,陈俊妮,徐智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知识不仅专业学生和从业者应知应会,也是万物皆媒时代每个人数字化生存需具备的通识。“新闻传播学基础词条系列教材”选择用关键词汇编和阐释的方式,勾连时间和空间的视野,以此描绘世界新闻传播业与中国新闻传播业的经纬。书中的词条在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代表性理论、观点、人物、机构等进行细致梳理。《传播学基础词条》分为四章:大众传播学发展史、大众传播理论、人际传播、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传播学研究方法,共收录181个词条。
-
阳明学之欧美传播与研究伊来瑞 著,吴文南 译《王阳明之欧美传播与研究》为“汉学研究大系”之一。本书按照时间顺序和研究的维度系统梳理了阳明学在西方的研究情况,所搜集的学术研究文献资料丰富,并建构起其学术关联,勾画出了阳明学在西方研究的全图。全书共有七章:第一、二、三章,分别考察了1916年之前、1900-1950年期间和1950-1980年期间的西方阳明学研究情况;第四章分析了1980-2018年期间的阳明学研究的历史背景;第五、六、七章分别从历史、宗教和比较的维度考察了阳明学在西方的研究情况。翻译的文字简洁流畅明了,是一部合格的翻译作品。
-
一带一路背景下汉语国际传播研究刘昕远 著“一带一路”倡议需要语言铺路,汉语国际传播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汉语教师工作在汉语传播线,是汉语国际传播的主要力量。本书从国际汉语教师这个角度,从教师素质、人才培养、传播方式等方面来探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海外汉语传播策略。
-
变革·探索·传播心理袁军,张晓辉 著本书分为四个专题,分别是“传播心理学的发展与理论研究”“传播心理与舆论研究”“传播心理与媒体实践研究”“传播心理与新媒体研究”,共收录论文23篇,旨在记录和传播该学科研究动态,透析在社会发展与传媒行业变革背景下,传播心理学的价值和力量,为该学科的未来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夏倩芳 著本书包含“学者专访”“专题探讨:新媒体与乡村治理”“研究论文”三个部分。在“学者专访”部分,中国新闻传播学界知名学者吴予敏教授讨论了中国传播学研究本土化的问题。“专题探讨:新媒体与乡村治理”部分有六篇文章,从多元视角探讨了新媒体对乡村基层治理、乡村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的三篇文章,讨论了网络规训、谣言、数字劳动、可见性等问题。本书强调学术创新和问题意识,坚持多元方法论,立足中国现实,追踪国际前沿,鼓励其他学科与传播学的深入对话。
-
广播电视学概论黄匡宇《广播电视学概论》(第六版)全面介绍了广播电视的历史沿革及发展状况,并对广播的传播性能、传播语言、节目构成、事业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和分析,是一本相关学习者及从业者了解广播电视的教科指南。本书自出版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的大力支持,至今已重印十多万册。新版在第五版的基础上,又基于当前广播电视事业的变化增加了对该领域新技术、新内容、新管理、新方法的概述,内容更加丰富,结构更加完整,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新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的发展与演变。
-
坚守、传承、创新许强内容简介:在发展瓶颈、生存压力以及新媒体技术高速发展的形势下,传统主流媒体在全球新的传媒生态中主动求变,通过国家、技术、资本等力量探索新形态的发展路径。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频繁地进行业务、技术、内容、资本、人才等双向互动之时,全球传媒生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融合之态,从传播技术、平台打造、产业再造、结构重组、法律法规等各个方面表现出对于传统媒体转型、新兴媒体加速发展的路径探索。本书以传统主流媒体的融合发展为例,以九个问题为纲,对新时代主流媒体的创新传播路径与方向进行了深入研究,力图为新型主流媒体的构建提供有建设性的构建方略。作者简介:许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党委书记、常务副召集人,高级记者。历任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新闻 30分》制片人、《东方时空》总制片人、早间新闻部副主任、新闻编辑部副主任、新闻频道编辑部主任、新闻采编部主任、新闻中心副主任。先后创办《新闻 30分》等一大批名牌栏目;担任国庆 50 周年庆典、澳门回归、黄河小浪底截流、钱江潮等大型直播特别报道的制片人、总导演;担任国庆70周年庆典直播、建党百年庆典直播的中心总负责人;在汶川大地震当天带团队抵达震区,开启不间断记录式救援直播。新闻改革中,在全国率先实施采编团队前后期一体化运作,创立“中央厨房式”新闻总值班室;在全国各地开设应急报道点,是央视地方记者站创立的奠基者。2009年7月至今担任《新闻联播》值班主审、把关人,从未出现过导向性差错。2010 年,组织持续八天八夜的山西王家岭矿难救援直播,115 人获救。牵头创作《大国工匠》《小升初》《重读抗战家书》等众多有影响力的“现象级”新闻报道,作品多次获得奖项,仅中国新闻奖就获得二十余次,其中特别奖三次、一等奖十余次。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获得第十四届长江韬奋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目录: 章何为主流媒体的变与不变/节新时代主流媒体新格局/第二节主流媒体的基本属性/第三节主流媒体的价值坚守/第四节主流媒体变革的必然/ 第二章主流媒体的核心优势是什么/节品牌价值/第二节平台优势/第三节公信力/ 第三章体制机制的突破能否在媒体内部完成/节体制机制:灵活高效 激发活力/第二节人才队伍:战略明确 途径多元/第三节经营理念:技术引领 多屏互动/第四节盈利模式:打破僵局 多元创新/ 第四章何为主流媒体的立足点、发力点与创新路径/节新闻舆论工作:构建现代传播新格局的立足点/第二节突发事件报道:主流媒体新闻改革重要发力点/第三节重大新闻事件融合直播:建设新型主流媒体发力点/第四节话题传播: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创新路径/ 第五章主流媒体如何实现新技术驱动/节深化“5G 4K AI”的战略布局/第二节跨屏传播构筑媒体新生态/第三节开发大数据:数据辅助转为数据驱动/ 第六章主流媒体如何建设自有新媒体平台/节互联网技术升级与媒体时代变革/第二节主流媒体自有新媒体平台的媒介生态特征/第三节主流媒体建设自有新媒体平台的路径探索/ 第七章如何打造现象级爆款产品/节策划与设计/第二节内容与平台/第三节传播与效果/ 第八章主流媒体如何提升国际传播力/节全力打造“四全媒体”/第二节努力讲好中国故事/第三节大力提升国际影响力/第四节不遗余力坚定文化自信/ 第九章新型主流媒体的构建方略是什么/节定义新型主流媒体/第二节遵循“用户、盈利、样态”的发展规律/第三节创新舆论引导的方式、方法与手段/第四节强化国家平台的影响力/
-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高晓虹迈入新时代,国际间全方位的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新闻传播已经超出了“信息传递”的单一范畴,它关系到国家形象、国家利益和国家战略,是维护本国意识形态安全、创造良好国际舆论环境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对其宏观战略、顶层设计、发展路径、方式方法进行了全面而清晰的部署。本书以“国际传播新格局研究”为主题,通过研究全球化环境下的媒体职责与使命、传播话语体系建设、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等议题,探讨如何构建国际传播新格局,助力中国媒体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本书主编:高晓虹,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教学名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批教学名师,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本书副主编:刘宏、赵淑萍、曾祥敏、秦瑜明。 目录:国际传播新格局研究文化物理学视野下战“疫”视频的国家形象建构分析姜飞郭金英/国际传播格局变迁的新动因研究:基于信息传播新技术的平台化媒体任孟山陈强/身份建构与世界想象:建党百年来中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变迁李继东姜楠金明珠/从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看国际传播新格局谢琳刘笑盈/理论与历史再造与重构:“媒介化”影响与行为方式变化研究赵淑萍王海龙/媒体融合时代新闻内涵和功能的变革欧阳霞/文化传承·叙事创新·技术开拓:中国纪录片学术脉络分析(2015—2019)樊淑琴/视听传播中国电影国际传播市场规模影响因素分析:基于Netflix流媒体的实证研究卜彦芳李初晴/融合与去蔽:自然生态类纪录片的美学研究——以纪录片《青海,我们的国家公园》为例韩莹/迪士尼真人动画电影的IP运营、改编策略与跨文化传播反思姚睿孙文霞/“身体”与“空间”的影像书写:基于纪录片《脸庞,村庄》的个案研究戴楠/媒介与社会当代美国新闻界的信任危机、治理举措及局限孟兰娟/立德树人 融合创新:全媒体人才队伍建设郑志亮田胜立李忆箫/青年视点社交媒体时代中国主流媒体的全球文化传播影响力探究张伦邓依林武臻吴晔/网络脱口秀节目中青年亚文化的风格、话语与认同王建华宋亭芳/元素、框架、逻辑:叙事学视域下的中国故事讲述策略——从我国仙侠剧在YouTube平台的流行谈起王润珏辛安怡/传播隐私管理视角下情感冲突类节目的运行机制黄晓军周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