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知识传播
-
国际新闻传播研究年度报告徐清泉、白红义本书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的方法论立场,聚焦国际新闻传播学界、业界的前沿动态,对相关外文文献涉及的新闻传播理论及实践问题进行解读和分析,力图为国内学界、业界呈现国际新闻学界的最新研究状况。
-
询唤林正该书为学术著作。全书围绕新媒体如何运用框架设置议程,为其心理健康报道赋予一定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并以此调动起与之相关的个体主体性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探讨了新媒体的心理健康报道对特定人群的影响。书中认为,新媒体心理健康报道遵循健康传播的“知、信、行”模式,以询唤理论的作用机理为策略,对有心理干预诉求的个体进行主体性建构。建构体现在知识、信念和行为三个层面,即通过镜像复制、主动归顺和关系再生产,对他们的疑病及自诊倾向、自我归类倾向和互动寻求倾向分别进行主体性建构。
-
西安媒介生态发展研究报告张楠 王洋 主编在城市媒介生态系统中,公共传播在所有信息传播活动中居于主要地位,公共传播中的信息和内容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本书包括西安媒介生态发展研究报告主报告及传播活动与治理、区域形象与塑造、城市文化与传播四个部分,共12篇文章,从西安媒介传播活动的实际情况出发,聚焦城市媒介生态中公共传播及重点媒体的相关活动,并将其作为媒介生态研究的重要对象和观察客体,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
-
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4刘东建暂缺简介...
-
媒介与技术研究经典导读吴璟薇,毛万熙 编暂缺简介...
-
青年文化研究的创新与实践杨晶 编书稿主要研究在全球化和媒介化背景下,青年文化的变化与发展。内容涉及青年文化和传统文化、全球化影响、媒介文化等方面,意在揭示文化在这一千丝万缕的网络联系中所起的作用。本书拓宽了全球化文化维度的视域,并为研究对象寻找到现实意义。
-
新闻与舆论罗伯特·E.帕克本书是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帕克关于新闻研究的文集。全书包含9篇文章,收录于帕克的论文集Society: Collective Behavior, News and Opinion, and Sociology andModern Society。本书选译的9篇文章来自该论文集的第二部分Newsand Opinion,这一组论文分别题为:(1)《作为一种知识的新闻》(News as a form ofknowledge,1940);(2)《报纸的自然历史》(The natural history ofthe newspaper,1925);(3)《新闻与人情味故事》(News and the humaninterest story,1940);(4)《新闻与报界权力》(News and the power of thepress,1941);(5)《士气与新闻》(Morale and the news,1941);(6)《舆论与社会服务》(Public opinion and socialservice,1918);(7)《移民社群与移民报刊》(Immigrant community andimmigrant press,1925);(8)《外语报刊》(Foreign language press,1920);(9)《美国的报纸文献》(American newspaperliterature,1927)。最后一篇是有关美国的报纸研究文献,其余篇章则关乎新闻、报刊与舆论等主题。这组论文中所蕴含的思想观点及其启发性并不逊色于帕克的最广为人知的作品《移民报刊及其控制》,甚至可以说,它们在思想性方面比这部专著还更为多元和丰富。
-
重思新闻评论和评论特色教育赵振宇本书是一本关于怎样重新认识新闻评论、怎样在新形势下讲好真话、怎样做好新闻评论特色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术普及著作。书中分为上、中、下三篇,从怎样重新认识新闻评论、怎样在新形势下讲好真话、怎样做好新闻评论特色教育的视角展开论述,以此管窥新闻评论这一特殊新闻体裁的发展变化与时代特征,探讨新时代新闻评论的新气象和新发展、新闻评论工作机制及队伍建设、高校如何培养新时代的新闻人等传媒实践中的热点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
信息传播技术与社会能量高崇.能量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本书将“能量”作为一种新的社会解释框架,进而对“社会能量”进行了分析和研讨,尤其关注信息传播技术(ICTs)对社会能量的影响。全书分为“社会能量的吸收”“社会能量的释放”“社会能量的转化”和“社会能量的管理”四编,将社会能量作为分析视角和框架,从社会能量的吸收、分布、增强、传递、活化、宣泄、消耗、消逝、交换、转化及管理等整个能量生命周期出发,涉及沟通、社会运动、发展、暴力、依赖、交往、新闻、死亡、交换、劳动等社会场域中的能量现象,触及社会传播、非正式群体、网络交往、社会形象、群体文化等主题。尤其是重点探讨了在信息传播技术介入背景下,上述这些领域中社会能量变化的现象。本书适合所有对信息传播技术与社会之间互动关系感兴趣的读者,尤其适合新闻传播学、媒介环境学、社会学、网络与新媒体、文化研究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读者。
-
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案例张晓锋,邹举 编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