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知识传播
-
出版的正反面徐海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数字技术、互联网发展和出版单位事业改企业并纷纷上市,中国出版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书作者目睹了这一变革进程,并从理论到实践都有亲自参与。作者立足正反两方面,深入、细致地进行描述、剖析、审问和立论,思人所未思、言人所未言。书中列举众多亲历案例,并分析其成败得失,可为中国出版业从业者带来一定的启示。
-
产业集群视野下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研究刘遹菡本书以全国14家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为研究主体,以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竞合理论、知识溢出理论等相关理论为主要理论支撑,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形成与演进、组织结构以及运行机制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在基础理论以及现实背景的基础上,构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运行绩效的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数据收集和导入,实现对基地运行绩效的横向和纵向测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网络新型内容出版模式研究贺子岳本书为“数字传播理论与实践丛书”之一。本书分7章,在厘清网络出版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数字出版中主要的新型形态进行系统研究,研究对象局限在网络上文图作品的出版活动。主要围绕网络上规模较大、影响较大的新型出版模式,如开放获取、维基类百科全书、网络文库、移动出版、网络原创文学等,对这些出版模式的内涵、发展历程、个案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探讨网络新型内容出版模式的特点、运营方式、存在问题等,并反思了我国网络新型内容出版模式现状。
-
基于出版流程的学术期刊质量控制研究杨丹丹本书主要研究出版流程下学术期刊质量控制问题。目前我国学术期刊存在着市场竞争激烈、优质稿源流失、同质竞争严重等问题。因此,加强对学术期刊质量控制的研究,是我国学术期刊发展在数字环境下急需解决的问题,本书基于此背景,试图为发展不足的学术期刊提高质量提供系统的理论框架,因此本书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理论研究意义。
-
青少年播音主持训练教程张洁,龚洁 著本书内容包括播音发声、播音创作、文体播读、节目主持以及即兴口语表达的基本别误在训练方法。在精讲理论要点的同时,提供了丰富的训练材料,并对其中的例句、例文进行分析和示范,有助于青少年朋友系统地掌握播音主持基础理论知识,打下扎实的语言基本功。示范录音由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媒体的播音员主持人和从事播音主持教学的高校教师录制,语音纯正,音色优美,表达准确,具有参考价值和欣赏价值。自 2007年出版以来,本书受到青少年朋友的普遍欢迎,2013 年出版第二版。本次修订,理论表述更加准确,训练材料更加实用。
-
中国电视剧史学研究新论彭流萤本书从概念、分期、叙述到新范式的建构四个方面,论述当代中国电视剧史学研究可以进 一步开拓的思路。它的创新点在于,剖析了具体概念提供的经验型事实和生成机制,由表 及里深入历史并关联现实;在简单的因果逻辑和时空变迁之外,关注时频系谱上的非线性 特征和偶然要素;通过史学叙述主体的归因和史学叙述形态的变革,探讨史学叙述基本限 度的解释能力和导向性。其主要价值在于,它从史实研究推进到问题研究,重新校正并填 充具有隔阂的理论范式,继往开来地准确把握电视剧历史演变形态和发展轨迹。
-
传播创新研究单波,吴世文,肖珺本书包括乡村传播、传播与社会、智能传播、国际传播以及专题研究·老年传播5个专栏14篇文章,主要探讨互联网技术对乡村商品市场秩序和基层治理的影响、青少年手机网络游戏对乡村青少年健康的影响、乡村NGO的传播策略、网红城市兴起的内在逻辑、留守儿童、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扩散特征等议题;还从传播社会学角度考察了老年群体在互联网发展的不同阶段与互联网呈现的关系,基于老年人互联网广告素养现状从实证研究中发现老年人互联网广告素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升其素养的对策与建议等。
-
构建影响力张健本书将纪录片、动漫、微博、游戏以及建筑空间等作为影响力生成、扩散与运行的象征载体,将新宣传作为一种理想类型式的研究视角,试图切入媒介化时代影响力政治的内在本质与运作机理,深入探究影响力政治背后的逻辑、过程与困境。
-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高晓虹在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视角上,面向实践的人才培养一直是高等院校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和重要话题之一。本书以“新闻传播实践教育体系”为主题,探讨新闻传播实践教学和教育如何体系化,如何体现理论联系实际,如何在互联网时代通过新闻传播实践教育培养出又红又专的新闻传播人才,具体内容包括智能媒体、媒体融合、传播学研究和青年视点等,收集了国内高校新闻教育一线教师的最新科研成果。本书紧密结合新闻教育实践,对我国培养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理论进行了重要的探索。
-
网络时代的新感性生成王文松本书以事实考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交往理论、消费社会理论、媒介场景理论等剖析中国互联网IP热现象,系统分析网络新感性的生成路径、原因及其带来的文化产业变革。研究提出了IP热现象出现的感性内涵,建构了IP化产业运作的理论模型,为互联网时代把握IP的概念及价值提供了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