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知识传播
-
意义的诗学卢蓉本书首次将原型批评纳入中国电视美学体系,发掘国产剧集创作的叙事逻辑和文化原型,探寻电视剧与民族价值观传承、创新的动态关系;选样典型而有代表性,涵盖世纪之交二十年间最具中国特色的电视剧类型和样式,综合考察影响剧集生产的文化思潮、社会格局、经济发展、内容生态,以此讨论中国电视剧中民族价值观和美学气象的建构、变化与创新发展,力图开拓与世界文化对话的美学途径。
-
中国城市品牌化实践观察报告2021文春英本书通过主题篇、营销篇、传播篇、年度热点篇等篇章,对我国城市品牌化实践进行专业观察与系统梳理,旨在促进学术与实践的良性互动,在实践活动与理论研究之间建立起更紧密的联系,为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品牌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
网络谣言在线扩散的规避与管控研究陈娟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对政府网络谣言治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随着新媒体的不断涌现,谣言在网络空间的传播更为迅速、便利,网络空间成为谣言治理的主要阵地。本书以协同治理理论、应急管理理论、生命周期理论等为基础,构建研究框架,识别网络谣言与辟谣信息的扩散特征,揭示两者在线扩散的交互作用机制;从用户角度,厘清用户接触、认可政府辟谣信息及其与网络谣言治理效果之间的关系,识别网络谣言管控中的关键因素;从政府公信力、公众满意度和辟谣信息的传播效果三个维度,构建网络谣言治理效果的综合评价体系,为决策提供量化依据;针对谣言与辟谣信息的多种交互作用模式,给出网络谣言管控建议。
-
角色视角下社交媒体用户的潜水机制研究刘晓丹 著本书为“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基本科研项目(面上项目):角色视角下社交媒体用户的潜水机制研究(批准号:LJKR0444)”的最终研究成果。本成果受“东北财经大学校级项目(优秀学术专著出版资助):角色视角下社交媒体用户的潜水机制研究(批准号: zzzz20210109)”资助。本成果亦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多任务社交媒体用户的强迫性使用行为形成机理研究(批准号:72101050)”资助。
-
数字出版导论贺子岳本书为“数字传播理论与实践丛书”之一。主要包括数字出版概述、从传统图书到电子图书:电子书1.0的出版、从传统纸书到多媒体图书:增强型电子书的出版、传统图书集成上网:数据库出版、网络原生出版物:我国的网络原创文学出版、开放存取出版、维基类百科全书出版研究、手机出版等内容。
-
中国电影情采论谢群 著本书以中国文论经典《文心雕龙》中的“情采”观为基础进行“电影情采”美学范畴的建构与阐发,再以“电影情采”美学为核心,提出具有实践价值的电影创作观和电影批评范式,并将之运用于中国电影的分析,以总结出中国传统电影情采的风格与特点,为研究中国电影的民族特色提供一种新的观念和方法。本书采用跨学科研究、文本细读、文献分析、对比研究等方法,及本书建构的“剖情析采”电影批评范式展开论述和研究,尝试将中国文论中的概念和文艺观念转化、移植、融合到电影学领域,为“中国电影学派”的本土理论构建贡献一份力量。
-
播音主持批评学王秋硕 著.
-
媒体融合论杨旦修我国已有“媒体融合”研究主要是一种工具理性、技术理性向度的研究,以对策、效果研究为旨归,其目的是促使“媒体融合”经济效益最大化;以“反思批判”为旨趣的价值理性导向的研究较为薄弱。本书采用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从学理层面进行批判与反思“媒体融合”背后政府、社会、市场、技术等各种力量的博弈及其各自利益诉求,探析我国媒体融合的实践表现及其中各种力量的运作逻辑。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正是以价值理性为指导原则,旨在反思、审视媒体融合发展现状,聚焦媒体融合发展的社会效益取向和主流价值引导功能,认为我国媒体融合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国家舆论导向。
-
新闻采访与写作赵玉平,孙宏学生在生活中要有基本的获取信息的能力,随着时代推进,他们更需具备个人与外界做合理而有效的沟通或互动所具备的条件,也就是使用与诠释媒介的能力。本套丛书就是要教会学生了解媒体、使用媒体,进而创造性地运用媒体。教材主要面向小学低年级至初中学生。可作为报社小记者新闻课的参考教材、各中小学开展社团活动、拓展课的实用教材,也可作为中小学生的课外读物。本书是“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丛书——《少年日报》小记者小作家训练教程”丛书7本中的第二本。共十个章节,每个章节向小读者介绍新闻采访与写作有关的知识点。比如,如何做采访前的准备?现场提问的技巧有哪些?新闻稿怎么写?新闻记者需要承担哪些责任?小记者可以通过什么途径进行实践?等等。
-
从媒介工具论到媒介存在论李智 著何为媒介?这是长期以来西方传播研究中一个若隐若现而又悬而未决的问题。媒介是工具?是本体?还是存在?在学界各有其说。本书旨在通过概述西方媒介思想的大致演变历程,来揭示西方人思考媒介的整体走向和关键性转向。从具体内容上看,本书着重阐发了西方媒介思想从反媒介(中介)的媒介工具论到重媒介(“物”自身)的媒介存在论的转向中的本体论根源、理论表征及其所产生的学术影响,可以说奠定了未来媒介哲学的存在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