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
-
中国人心理透视上官子木著中国人的很多特点,尤其是弱点,尽管被人们评论得很多,甚至被贬斥得很低,但这些特点却像国粹一样被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因为这些特点无论是优是劣都是每个中国人生活所必需的,即源自社会环境的要求。这就意味着,即使是属于国民劣根性的内容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因此,去除国民劣根性的根本并不在于个体国民的精神改善,而是整个社会背景、文化背景的改善。我感兴趣的是,我们中国人的这些特点或弱点是怎么形成的,是由什么样的社会机制促成的,以及导致这些特点或弱点能够不以人们的喜好为转移而长期存在的各种社会因素。
-
中国国民素质危机解思忠著本书是“公民世纪书系”之一。传统人所拥有的品质使他们容忍或安于不良的现状,终身固守在现时所处的地位和境况中而不求变革。那些陈腐过时的、常常是令人难以忍受的制度就暗暗地靠着这些传统的人格性质,长久顽固地延续下去,死死抓住人们。要冲破这个牢固的束缚,就必须要求人们在精神上变得现代化起来,形成现代的态度、价值观、思想和行为的方式,并把这些熔铸在他们的基本人格之中。
-
当代中国人的心理困扰李强著本书在对当代中国人的心理困扰现状进行详细描述的基础上,从宏观社会层面和微观个体层面分析了社会转型期中国人心理困扰加剧的基本原因,提出了具有一定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社会心理干预方法和个体自我调适策略。体现了我国社会心理学者积极参与社会变革,研究在社会急速发展过程 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并站在专业的立场上寻求解决方法的努力和尝试。 本书适于所有关心当代中国人心理健康问题的读者,尤其是广大知识分子阅读。此外,对心理卫生工作者、社会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大众传播工作者和党政部门政策研究与决策人士也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
大话中国人古敏编著我们中国人倘若没有什么可吹了,就吹自己的故乡出了什么名人。其范围小到方圆几十里,大到方圆几百里,甚至是上千里,总也能找到名人的。如现实中找不到,别急,历史上总找得到的。如流芳百世的找不到,不要紧,遗臭万年的也是可以的。有位作家写道:美国人是直接吹自己中国人是含蓄婉转,绕着弯儿吹自己。看起来只是民族性格的不同,其实也与文化的不同颇有关系。中国人喜欢吹牛,中国人喜欢较真,中国人有着“难于言表的温情”……本书以诙谐幽默的笔调来调侃中国人的文化、性格以及中国人的劣根性。触摸中国人的文化,剖析中国人的性格,透视中国人的劣根性,大话中国人的世道人心!本书冠于“大话”,其实不像大话。因为我觉得拿我们中国人自己去大话一通,似乎不恭。但是,既然戴上了“大话”的帽子,也自是难免调一调侃,幽一幽默。这也不过是有较高品味的调剂,目的是给一些心累、心闷或心亲的人找些乐子罢了。另则,中国人原本喜欢说大话,喜欢吹牛,这也是名曰“大话”的理由之一。然而,我们中国人一来凡事也喜欢罗真、较劲;二来,我们中国人本身就像辜鸿铭讲的:有着“难于言表的温情”。有此二者,说是“大话中国人”,其实有很多事情也不好大话。因此,认真说来,无非是只想让读者了解世道人心而已。
-
中华文明起源和民族问题的论辩王东平《中华文明起源和民族问题的论辩(历史卷)》系是一套熔资料性、思想性、学术性、可读性于一炉的大型系列书籍,是二十世纪关于中国哲学、历史、文学、艺术重要学术思想的汇要,共四卷四十册。书系的作者们以严谨的治学精神、科学的论述方法及酣畅流利的文笔,努力坚持“有史有论,史论结合;有述有评,述评结合”的原则,力求做到反映历史客观真实,介绍观点全面准确,叙述过程简明扼要,评论评价公正公允。全书基本理清了哲学、历史、文学、艺术领域百年学术论辩主要问题的脉络;对所列论辩给予了实事求是的评析;以历史和全局的目光,对一百年来各种重要论辩资料进行重新审视,从而使人们对历次论辩产生了新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
中国社会科学文丛孟宪范,冯小双执行主编本书内容包括:重建社会学与人类学的回顾和体会、马克思和文化人类学、战后西方民族学的变化、当代英美人类学的发展趋势、评《民族学概论》等。
-
英人 法人 中国人储安平著本书所集的四篇文字,有一个共同之点,就是都是论英国人的。最前的一篇和后面的三篇在体裁上很不调和,但本书既是论英国人的,《英国历史上的外族入侵》一文的目的在叙述英国人的来历,所以编入本书,并放在第一篇地位。第二篇《英人·法人·西班牙人》并不是一篇独立的论文,它是根据著者读Salvador De Madariaga所著Englishmen,Frenchmen,Spaniards一书所作的笔记写成的;笔记还是在伦敦时候记的。第四篇《中国人与英国人》是著者写完《英国采风录》一书以后写成的,这篇文字叙述著者多年以来关于中国社会的种种感想;这篇文字所涉及的许多问题,至少在著者看来,就是今日我们需要努力的许多工作之中最基本的部分。 本书虽然写作于半个世纪之前,但是对今天仍然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纵观四篇文字,分析鞭辟入里,文风清新明快,是不可多得之佳作。书中对英人的社会政治性格的分析,对中国人国民性的观感,至今仍然能够启迪我们对国际时事的观察,对中国世态人情的体悟。而且,在当今时代,本书对于了解异域民情民风,作为拓展知识、开阔视野、旅游出国的指南,也是一个珍贵的资料。
-
蒙古族近现代思想史论宝力格著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主要包括:内蒙古地区启蒙思潮中的儒学影响、裕谦的民本思想、理学思想重镇倭仁、“五四”运动与马列主义在内蒙古地区的传播等。
-
密海灯塔多识仁波切著随着藏学热的兴起,作为藏族文化载体的藏传佛教也日益被人们所了解。但是,由于语言文字的障碍,许多教义及法理被无知的人们歪曲理解。选择这方面较为突出的几个问题,为正视听,多识仁波切,进行了争锋相对、快意酣畅、毫不留情的批驳。《密海灯塔》破邪扶正,拨开了笼罩在汉地佛教界及佛学研究者中间对藏传佛教的诸多迷雾,同时介绍了纯正的藏传佛教义理,为人们正确认识藏传佛教密法及密咒等神秘现象打开了一扇大门。
-
民族心理学研究李静著本书就是民族学学科细化的结果,又是民族学与心理学交叉的成果,而这种交叉对研究民族学和心理学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民族学的研究,这种交叉更显得十分泌要和重要。民族这种共同体,是十分复杂的社会有机体,她的系统十分复杂,从大的方面来说,民族共同体的系统包括共同的物质生活条件系统,共同的文化系统和生物系统。每种系统都有多层次的结构。就以民族的文化结构来说,有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而从这些文化的形态上说,又可分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从当前民族共同体的发展来说,民族共同体的显性文化,即外在的文化特征,如衣、食、住、行以及其他一些生活方式,越来越不明显,日常生活的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民族共同体的隐性文化,即内在特征,如民族意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历史情感、宗教信仰等民族特性不仅没有消失,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更加自觉,更为强烈,而这种隐性文化的更深层次的因素或基础,就是民族群体的心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