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
-
中国土家族梯玛歌研究瞿州莲,罗中土家族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民族。说古老,土家族自古以来就是西南世居民族之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先后经历了远古传说时代、巴子国时期、秦汉至隋唐五代的羁縻州县时期、元明清土司时期、改土归流后时期的古代社会和近代社会。说年轻,土家族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确认比较晚的少数民族之一,在经过认真的民族识别调查后,直到1957年才被确认为单一的少数民族,至20世纪80年代土家族的民族识别及民族区域自治工作才*后完成。土家族在悠久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为我们留下了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值得我们研究、保护、传承、弘扬。土家族梯玛歌就是土家族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梯玛歌是土家族巫师梯玛以祭祀仪式为载体,土家语为媒介,集诗、歌、乐、舞为一体,表现开天辟地、人类繁衍、民族祭祀、民族迁徙、天文地理、宗教哲学、狩猎农耕、衣食住行等涉及历史人文和社会生活的长篇歌舞史诗。梯玛歌渊源久远,博大精深。她叙述了土家族的起源、繁衍、战争、迁徙、安居等内容,是一部珍贵的民族史诗;梯玛歌内容丰富,无所不及。她以数十万字的宏大篇幅,上到天文下到地理,人间万物、宗教哲学,大到开天辟地、征服自然,小到饮食烹调、生活起居,是一部难得的百科全书;梯玛歌文化厚重、艺术性强。她集诗、歌、乐、舞为一体,深涵文学、音乐、舞蹈、语言、民俗等多种学问。她采取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形式上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修辞上有比有兴、词汇丰富、想象奇特、形象生动、文学性强,表演时唱吟结合,有对唱有合唱,既有深沉、忧郁的古歌,也有轻盈、欢快的盘歌,有演有叙、载歌载舞,堪称土家族的文化艺术宝库。梯玛歌抑恶扬善,道德教化。她通篇散发着原始质朴的自然观和道德观,充分展现了土家族先人对自然的崇拜、呵护、珍惜和他们敢于在恶劣的社会环境中明辨是非、抑恶扬善的品质。她通过叙述历史、神话传说、精彩故事等方式说理论道,她在娱人娱神的法事过程中,对造就土家族忠君、报国、崇祖、合群、尊老、爱幼、敬贤、助弱的古朴民风和勤俭、质朴、耿直、刚正、重情、顺理的民族品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可以说梯玛歌是土家族的“精神法典”,是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令人欣慰的是梯玛歌已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200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
武陵山区历史移民与民族关系研究龚义龙,王希辉自秦汉开始,中央王朝就试图对武陵山区进行管控。秦昭王使白起伐楚,略取蛮夷,始置黔中郡。楚庄蹻王滇,而秦开五尺道,置吏,沿及汉武,置都尉县属。汉代至唐宋时期,中央王朝在武陵山区置羁縻州郡,对当地实行羁縻政策。元明清初在当地实行土司统治,利用土司管控地方。本质都是利用当地土著大姓首领管理当地,造成当地长期的落后,直到改土归流之前,当地远远落后于汉族发达地区。废除土司制度,大量汉族移民迁入,使当地经济社会获得了巨大进步。这一深刻的学术反思,是具有很重要的学术价值的,也可以为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武陵山区历史移民与民族关系研究》包括三大部分。《前言》包括相关研究的学术史、著作框架结构、目录。《结尾》包括结论、参考文献、跋。
-
民族地区精准扶贫难点问题研究方堃 著《民族地区精准扶贫难点问题研究》围绕中共会议提出的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要求,以贫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背景,理论联系实际地研究阐述民族地区如何破解制约脱贫的关键瓶颈和突出困难,认为应基于公共治理的视角,打破传统碎片化、分散化的扶贫格局,着力构建趋于整体性治理的反贫困机制。从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社会扶贫、基础设施扶贫等多维实践中总结和凝练出民族地区精准扶贫难点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将其纳入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思维框架中探寻解决之策。
-
口碑文学概论张德顺,赵东一,徐大锡,曹喜雄《口碑文学概论》是韩国著名学者张德顺、赵东一、徐大锡、曹喜雄著的学术论著,在韩国已出版。内容主要涉及韩国口碑文学,有分为口传文学、民谣、巫歌、盘骚里、民俗剧、俗语、谜语部分,此汉文译稿出版是为了学朝鲜(韩国)文学史的学生们提供辅导读物。
-
城市化与社区民族关系及其评价指标刘庸《城市化与社区民族关系及其评价指标:基于中国西北地区的实证研究》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算报告。研究总体思路是从西北地区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开始,到社区民族关系的相应变化,再到社区民族关系演化的影响因子分析。共有八章,分别是西北地区社区民族关系演化的背景分析、城市化对社区民族关系演化的影响、城市化进程中社区民族关系的演化状态、城市化与社区民族关系相关性的理论分析、城市化背景下民族关系演化研究的田野调查、四社区民族关系演化的评价分析、建构评价社区民族关系的指标体系、各因素对社区民族关系演化影响的解析。
-
公共资助就业培训项目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实施效果研究杨锦秀,朱玉蓉,庄天慧,傅新红暂缺简介...
-
返本与开新李洲良暂缺简介...
-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阿勒泰·赛肯暂缺简介...
-
民族学如何进步王延中,祁进玉2016年中国民族学学会高层论坛由中国民族学学会、宁夏大学、宁夏社会科学界联合主办,由宁夏大学政法学院、阿拉伯学院承办。中国学界一直提倡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特别是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以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本土特色,建设社会科学的各学科,尽管我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点,但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学人类学学派尚未形成。中国的人类学民族学仍然是以西方学界的理论方法为主要依托的学科。作为一个具有80多年历史的老学会,中国学派的建立任重道远,是中国民族学会的历史使命。
-
中国纳西族研究文献题录暂缺作者中国的纳西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维西、香格里拉(原中甸)、宁蒗县、永胜县,四川省盐边县、木里县,以及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盐井镇等。纳西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社会经济生产获得充分发展的同时(农耕文明已取代半耕半牧的生产状态),政治上分散的部落渐趋统一,东巴文化体系逐渐宏大完善,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丰富了祖国的文化宝库。纳西族信仰东巴教、藏传佛教等宗教,还普遍信奉“三朵”神,成为多种信仰的民族。纳西语可划分为西部、东部两大方言区。纳西族有两种传统文字,即东巴文和哥巴文。纳西族人民在漫长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创造出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有神话、传说、诗歌、故事、民歌、大调、笑话、寓言、儿歌、谚语和谜语等。 \n 基于此,本书对有关纳西研究的文献进行系统搜集和整理,旨在弘扬我国多样性民族文化宝库中优秀的纳西族文化,在回顾前人研究贡献和借鉴前人研究经验的基础上,为当下和今后纳西族研究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工具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