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
网络欺凌治理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王哲平此书是作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络欺凌治理’的国际经验及其对我国网络治理的启示研究”的结项成果。网络欺凌作为一个新的全球性社会问题,因其所导致的恶性事件频频出现而引起各国学界和教育界广泛关注。作者采用日常生活理论、涵化理论、媒介生态学、公共管理学、媒介素养教育等多学科理论,对网络欺凌这一多层次的复杂问题进行交叉综合的系统性研究,论述网络欺凌的涵义、方式及其类型特征,阐析网络欺凌形成的内在机理,考察和借鉴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网络欺凌治理的实践经验,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欺凌治理的基本方针和路径选择,以期实现理论命题与价值取向的耦合、国际视野与本土问题的对接,进一步拓展网络欺凌治理的研究面向,深化网络欺凌治理研究的学术成果。
-
文学、语言与大众政治齐晓红讨论中国1930年代的“文艺大众化”运动需要重新思考几个问题,即文学是什么和大众是谁?如果不重新思考这些问题就无法理解文艺大众化运动的发生以及演变,并且也容易把文艺大众化的特殊内涵泛化为一般的如何使文艺普及于大众以及如何将大众提高到能接受文艺的程度的问题。文学和语言都不是一个有着固定标准的客观存在,对它们是什么的认识和当时社会的意识形态有关,大众也不是一个有着固定所指的词汇,而是具有其历史阶段上的意味的。对大众的认识必须放到一个“关系”性的体系中来认识。作为1930年代的两种文艺类型——民族主义文学和左翼文学双方所分别坚持的民族和阶级的立场互相对立,但是又互相涵盖。本书与已有的研究中将现代文学中的“大众文学”只放在左翼文学叙述的框架之内评价其得失的做法不同,而是将大众与文学、语言的关系放在一个历史互动的“关系”性体系中来叙述。就研究方法而言,避免以往研究中存在着的非此即彼的二分法的思维模式,比如文学/政治、知识分子/大众等之间的关系也许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需要用历史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去强调运动发起的契机并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中来讨论问题。
-
人工智能往事[美]帕梅拉·麦考黛克 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类是地球上唯一会使用符号的生物。现在,计算机越来越智能,人类有了使用符号的伙伴。而要了解人工智能,就必须了解人工智能奠基人和科学家。本书作者帕梅拉·麦考黛克回忆了自己从20世纪60年代初识人工智能到21世纪深切体验人工智能对我们生活产生的影响,记述了这一过程中对人工智能形成和发展做出举足轻重的贡献的人物,探讨了人文与科学这两种文化之间的碰撞和结合。
-
科研组织管理数字化转型研究杨晶经过多年来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在科研组织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随着科研组织所存在和依附的外部环境变化,现有的科研组织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技术、制度等环境的剧烈变化。在探索与实践中不断完善适应数字化转型的科研组织管理模式,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一是加强研究。深入系统地研究数字化转型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主体的科研组织模式的影响,着重研究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我国科研组织管理面临何种机遇与挑战,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主体需要做出何种改变以全面提升科研效率和创新效能。 二是敏捷治理。面对指数级变革的数字化发展趋势,必须采取敏捷治理方式。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具有开放性和不确定性的过程,尝试使用更具前瞻性和参与性的新方法来设计和执行政策,依靠科学界和企业界采取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开展创新,构建风险管理解决办法。 三是分类施策。在科研组织管理领域,不同类型的主体、不同类型的研究、不同类型的项目往往具有不同的内在属性,其应对数字化转型的节奏、方式、策略也不尽相同,不宜采取一刀切的管理模式。需要研究和把握好它们各自的属性特征,并实施差异化的对策,构建高质量的科研组织管理模式。 四是推动合作。数字技术是应对世界共同挑战的强大工具,在科研组织管理方面更加需要加强数字技术研发与应用的国际合作。加强数字技术基础研究优势互补,探索推进科研机构、高校等共建数字技术优势学科,共同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共享科研组织管理的经验与典型案例。
-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研究王世强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四个全面”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新时期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战略目标,发挥着引领作用。2017年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太原市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听取脱贫攻坚进展情况汇报,研究部署破解深度贫困之策。本研究的总体思路是,首先,对社会救助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的概念进行界定和研究综述,明确研究的范围和目的。其次,从社会学视域出发,对相对贫困治理机制进行分析,探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的必要性和作用。然后,从社会组织的角度出发,对社会组织在社会救助中的功能定位、工作方式和介入模式进行探讨。之后,从政策与实践、具体做法与成效、典型案例研究、国外经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的发展。最后,分析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的困难与挑战以及对策建议。
-
科技创新战略与创导刘琦岩本书立足于当代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宏大视角,从科技创新战略与管理、科技创新活动、产业和企业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与发展等四个大的宏观维度展开,对我国科技战略创新的总体进展状况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这对于把握我国科技创新总体状况、分析目前面临的问题和障碍,探讨下一步继续深化改革的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
睡眠与梦的神经科学帕特里克·麦克纳马拉脑科学前沿译丛引进翻译国际脑科学前沿研究成果,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国脑科学事业的发展,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力量。本书为译丛的一册,作者帕特里克?麦克纳马拉(Patrick McNamara)介绍了睡眠与梦研究的科学新发现,将它们置于演化论的背景下进行探讨,并将它们与现有的科学发现以及对睡眠医学的启示结合起来。主题涉及睡眠医学、睡眠与记忆、梦的内容分析、睡眠阶段与大脑的相关关系以及睡眠的寿命发展等方面的新进展。 本书可以作为大学相关课程(如脑与行为、精神药理学、神经心理学、行为神经科学、梦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的参考图书,也可以作为受过教育的非专业人士的入门图书。
-
日常的深处王小伟在物质生活高度繁荣的今天,人们时常被外物所累,“想”回到相对贫乏的过去,重回人与物的和谐关系。为什么柴火灶比煤气灶烧菜更香?为什么自行车比汽车似乎更能承载?为什么炉子比暖气更暖人心?这种对过去生活的罗曼蒂克的想法值得玩味。作者王小伟琢磨了一种恰当的、刻画生活的手段,从怀旧的影像中梳理内心,透过自身的经验和长辈的回忆,回顾八九十年代以来我们熟悉的技术人工物(俗称“东西”)是如何生灭的,试图解释为什么在之前的岁月物件是如此金贵,仿佛家庭成员,而现在的物件变成了纯粹的商品,不再需要人花心力照顾,只剩下干瘪的使用价值。这或许反映了人们生活底层的逻辑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本书中所谈论的诸多技术物是“70后”“80后”和“90后”共同的回忆,有些是比较单纯的设备,比如电视、手机,有些是直接和生活相关的技术产品,比如住房和穿衣,还有饮食。王小伟以技术哲学为基,打破学术和文学的壁垒,写下这本以日常用品为主角的小书,刻画一段我们共同走过的集体历史。
-
人权蓝皮书李君如,常健这是有关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第十三本蓝皮书,重点分析202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最新进展。总报告聚焦于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中国人权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分析了其追求目标和实践路径。14篇专题报告分别涉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提升人权保障水平、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人权意义、食物权视角下的中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双碳”目标下应对气候变化的环境权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的基层实践、平安中国建设与人身和财产安全权保障、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的人权司法保障、妇女人身权利保障、儿童友好城市与儿童权利保障、社会养老服务保障、数字政府建设与民主权利保障、数字时代农民的文化权利保障,以及2022年中国国家人权立法情况和国际人权合作与交流情况。一篇调研报告对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在海外投资中促进性别平等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深度分析。
-
大城公益钟晓华,王勇,郭艳刚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的上海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发展实践已成为中国超大城市公益事业发展和社会治理创新的先行与示范。这得益于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制度环境、文化理念、专业人才、伙伴关系等多要素构建的公益生态,以实现公益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有效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本书收录梳理了近年来上海在培育孵化社会组织过程中的理论研究、机制探索、政策创新和经验启示;分享了孵化基地、枢纽组织、支持性社会组织及成长性社会组织等鲜活案例。随着社会观念的不断更新和政策环境的逐步优化,在多元主体的共同努力之下,社会组织将不断成长、更高质量地参与社会治理与公益事业发展。大城公益,大爱无界,共创美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