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
美国重要历史文献选读叶英《美国重要历史文献选读(修订版)》遴选篇目共34篇,时间跨度从殖民地时期到21世纪,文献类型包括著名的演说词、政论、宣言、司法判决、文学作品或其他形式的文献等,全书为了凸显美国历史与文化的演变和发展,让读者对其不仅有一个纵向的认识,也有一个横向的了解,该书编排以文献产生的历史时间为顺序,而不是以主题思想为板块。这样,读者更容易观察到在同一历史时期,美国不同社会群体不同的关注点和生存状态。
-
现代技术风险的哲学理路与安全价值论欧庭高全书共六章,以现代技术风险冲突为主线,从公共治理的视角,综合运用哲学、系统科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有针对性地分析了现代技术冲突的主要问题;注重学术研究和实际相结合,探讨了有关现代技术风险的防控治理、规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思路和办法;站在理论研究前沿,展望了从现代技术风险社会走向安全社会的内涵和路径,提出了未来构建安全社会的设想。
-
美国社区学院亚瑟·M,科恩,卡丽·B出版30多年来,《美国社区学院》已成为美国高校教职工、管理者、校董、政府官员和学者必备的参考书,他们往往关注社区学院在美国教育体系中扮演的角色,社区学院提供的服务以及对周边社区产生的影响。现发行第六版,这一版的《美国社区学院》增加了“学生进步与成果:问责制的新时代”这一新的章节;新增了围绕着批判性思维、公民参与和可持续发展来重新构建通识教育这一概念的案例,以及讨论营利性院校的附录。第六版还包含了关于社区学院最近扩展趋势的分析,比如:纵向扩张;跨部门合作;学生和教师的特征;在校学生类型;税收生成和各州的拨款分配模式,包括基于绩效的拨款;远程学习;各州推动转学和衔接大学所做的努力。此外,作者还对目前针对社区学院的一些批评言论做出了回应。第六版《美国社区学院》内容全面,目标读者是所有关注社区学院的发展目标及其在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人。书中对社区学院每一个功能的描述和分析,可以为那些想学习他校成功经验的管理者、参与课程修订的教职工,以及那些寻求改进课堂的教学人员提供参考。《美国社区学院(第六版)》还适用于准备进入社区学院求学的学生,以及那些关注社区学院政策和学生进步与成效的董事会成员和政府官员。该书每一个章节还包含了用于反思和讨论的引导性问题。
-
组织伦理视域下我国大学诚信建设研究黄艳本书从组织伦理的视角研究我国大学诚信建设,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道德责任解析大学诚信的内涵、本质、特征及内容结构;阐释大学诚信的个体价值、组织价值与社会价值;审视我国大学诚信现状,对当前存在的大学组织诚信失范行为进行危害省思和成因剖析;从精神培育、制度安排和环境优化等方面追寻我国大学组织诚信建设的具体路径。
-
徐杰舜文集徐杰舜徐杰舜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学术研究,至今已有50余年,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30余本,研究领域为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等。他是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汉民族研究中心主任,以及10余家学会秘书长、理事等,有着扎实的学术历程,丰富的人生阅历。更为关键的是:其一,在众多学者研究各个少数民族时,他另辟蹊径,挑起汉民族研究这一熟悉却又陌生的重任,30余年持续不断地“深挖一口井”,出版了《汉民族历史和文化新探》《汉民族发展史》《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汉族风俗史》(1-5卷)、《中国汉族通史》《中国汉族》等。他对汉族的研究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同,同时他的研究也使得在民族划分中人数最多的汉族有了自己系统的研究,为中国“多元一体”格局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他汉民族的研究历程就是自我在多学科知识中不断跨越与合作的结晶。其二,当学者们都在呼喊着人类学中国化时,他开始了从纸上到实践的研究历程:开研修班、办学术会、出专刊、带学生等一系列有利于知识共同体的实际联系和沟通,并在其中广泛开展了与学者们的学术合作。
-
从课程到课堂张绍军全书主要由5部分组成,即绪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与课堂关系的新认识、中国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状分析、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课程到课堂走向之必然、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未来改革之主体及行为分析、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课程到课堂走向之实践策略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借鉴——一个亲历者的体验。全书分析与探索了从“制度课程”到“文本课程”再到“实践课程”,即从课程到课堂的重要性。
-
理念 行动 建构张传燧本书分别论述了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未来改革的理念、理论以及在先进理论年和理论指导下所采取的教改行动及其建构策略。在理念部分,着重论述了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确立的“课堂比课程重要、教师比教材重要、学生比学科重要”的“三个重要”理念;在理论部分,论述了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本土课程教学论”,以及在其理论指导下生长出来的“四生课堂”教学模式理论;在行动部分,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并对中学课堂教学现状、小学语文数学外语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了实地建构性探索;在建构部分,着重对“四生课堂”进行了理论建构并介绍了实践探索过程,最后从深化课程改革角度提出了“五会型教师”培养问题。
-
弘扬雷锋精神与推进网络治理杨忠民,贺培育,李晖当前,网络前所未有地融人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网络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网络欺诈行为、网络愤青行为、网络非理性消费行为、网络沉迷行为、网络暴力行为、网络泄密行为、网络拜金行为、网络垄断行为等时有发生,开展“弘扬雷锋精神与推动网络治理”研究,用雷锋精神矫治网络失范行为,推进网络治理,对建设海晏河清的网络新环境、汇聚向上向善的网络正能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因此作者编写了本书。本书共分十章,主要内容包括:用雷锋理想信念矫正网络思潮杂音、弘扬诚实守信矫正网络欺诈行为、坚持艰苦奋斗矫正网络愤青行为、厉行勤俭节约矫正网络非理性消费、崇尚奋发进取矫正网络沉迷行为等。
-
迈向福利共同体臧其胜《迈向福利共同体:中国公众福利态度研究》以需要为逻辑起点,考察影响福利态度的宏观的结构化背景与微观的初始化资源,回答“处于何种状态中的行动者的福利态度有助于福利制度合法性的生成”的核心议题,勾勒出福利中国演进的逻辑,以期为构建以需要为本、以公民身份为规范性机制、以社会团结为纽带的福利共同体提供理论支撑。
-
选择性环境规制执行逻辑与矫正机制研究蔡海静本书以选择性环境规制为研究对象,着重关注政企互动与央地关系视角下的环境规制执行机制,考察了微观主体应对选择性环境规制的行为策略及相关经济后果,进一步探讨了实现经济稳定增长与环境有效治理的双赢措施,从而为科学厘定、识别并有效矫正选择性环境规制问题提供理论与实证依据,助力我国环保制度“落地生根”、环境治理成效持续改善,实现绿色复兴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