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知识读物
-
神话研究集刊向宝云 著本集收录学术论文二十二篇,分为 神话与中国思想文化“跨学科神话研究“中国古代神话研究” 道教育神话研究 “巴蜀神话研究”“少数民族神话研究” 外国神话与理论研究 “青年论坛”等板块,内容涵盖了神话研究的各个方面,代表了神话研究的近期新成果,具有较高学术水平。
-
犹太研究傅有德 著本书广泛、深入地研究犹太思想与跨宗教、以色列与犹太社群、犹太身份的历史建构、犹太哲学等,为所有犹太研究者,尤其是中国犹太学者,提供了一个了解犹太民族及其文化的窗口,对沟通中国文化和犹太文化,促进两个民族相互理解,推动跨文化对话和各民族文化大融合提供了一座桥梁。该书对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乃至人类文化的发展皆有助益。
-
为人之政治都岚岚 著,王宁 编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现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修辞与比较文学系马克欣??爱丽亚特讲座教授,是美国当代享有盛名的后结构主义哲学家、女性主义理论家。她的学术思想对哲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电影研究、文学研究等多种学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书以巴特勒反实在论的主体观和性别述行理论、性别述行理论的政治维度、文学批评实践、生命政治观、世俗离散主义、非暴力伦理等主题为主线,按照巴特勒的主体哲思、性别述行理论建构、政治哲学领域的现实问题拷问及其伦理转向等方面,来讨论她对人的范畴的政治性这一哲学问题的思考。 本书不仅探究巴特勒的后结构女性主义思想,而且阐述和评价了她的政治和伦理转向,呈现了她思想的全貌,认为贯穿巴特勒全部著作的核心是思考人的问题,即如何让处于规范之外的人获得承认的可能性。
-
韦伯的新教伦理[美] 哈特穆特·莱曼(Hartmut Lehmann) 著,阎克文 译学者从历史、宗教、传记三个方面对《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展开了研究。虽然这三方面的人士都利用同一个文本作为出发点,但他们诠释文本的方式以及他们得出的某些结论,却大相径庭。而且,与欧洲的韦伯研究者相比,美洲的学者1920年以来形成了截然不同的韦伯学术研究传统,因而韦伯的论文在他们讨论其意义和重要性时发挥了截然不同的作用。马克斯·韦伯赋予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种内在的联系。自《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出版以来,这一命题就一直是欧美学界热烈讨论的对象。一个世纪以来,历史学家、韦伯传记作家和宗教社会学家从各自的角度对这一文本进行了不懈的研究,但欧洲学者和美洲学者的诠释方式及研究结论却迥然不同。《韦伯的新教伦理:由来、根据和背景》收录了来自欧洲和美洲的18位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的研究论文,集中展示了欧美学者的研究成果,为我们理解韦伯的思想提供了借鉴。
-
心理现象与心灵概念江怡,马耶夏克,江怡 编《心理现象与心灵概念(维特根斯坦心理学哲学的主题)》为2017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维特根斯坦心理学哲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收录了12篇论文和一篇附录。《心理现象与心灵概念(维特根斯坦心理学哲学的主题)》主要内容包括对后期维特根斯坦心理学哲学的概览式分析和对维特根斯坦心理学哲学中的主要心理概念的考察,以及对维特根斯坦心理学哲学与认知科学关系的探索等。文集作者皆为国内外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专家、博士后研究人员以及博士候选人等反映了国内维特根斯坦研究的新成果附录为国际著名哲学杂志《心灵》(MIND)于2015年发表的长文,由主编江怡主持翻译。
-
中印佛教艺术巡礼阮荣春 著,张晶,胡阳,顾平,罗宏才,姚义斌 编一片片绿洲,见证着西去的玉器、丝绸、瓷器、茶叶、指南针、火药、造纸和印刷术等等物质文明传播,也见证着东来的佛教、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等等宗教文化传播。世界的古老文明——中国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亚文明、希腊文明,都曾在这里会集。本书以史诗般的气势,生动详细地介绍了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上璀璨辉煌的石窟艺术,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上内涵丰富、历史厚重的中国佛教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
行动者网络理论刘鹏 著,刘鹏 编本文集汇聚了国内有关拉图尔研究的重要学者,从“拉图尔思想研究”“思想史及STS视野中的拉图尔”“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应用性研究”三个方面,对拉图尔及其行动者网络理论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考察。本文集的出版,既是对国内拉图尔研究的一个阶段性总结,也必将对国内学界的相关工作产生重要推动作用。
-
自证姚治华 著本书系香江哲学丛书之一。在佛教义理体系中,自证(svasa??vedana或svasa??vitti)意味着意识的反身性,这是由陈那(约公元五至六世纪)及其追随者所发展的佛教知识论中的一个关键概念。关于心识能否了知其自身的讨论,在佛教大众部、说一切有部、经量部和早期瑜伽行派中也有漫长的历史,同样的问题后来也在中观和瑜伽行派的追随者之间产生论争。本书是第一部系统研究佛教自证理论在陈那之前发展的著作,作者利用了大量一手汉语、巴利语、梵语和藏语资料,其中很多是第一次呈现于读者面前。本书为佛教心识哲学的研究提供了大量重要材料。
-
蓬莱神话流变考陈刚 著本书横向梳理蓬莱神话在不同阶层和不同领域的形貌,力图厘清其在同一时代的内容和成因;纵向比较蓬莱神话在不同时代的内容、特色、流变,尽力勾勒其演变和规律。具体看来,本书探讨以下问题:蓬莱是古老尊贵的神话,还是低人一等的仙话?神话与仙话是同根还是陌客?在诸多神话消失之时,蓬莱为何逆势而起,成长为能与昆仑神话相媲美的东方神话系统?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中,蓬莱具有怎样的形貌、特质、成因?又体现了中国神话乃至中国思想怎样的演变、特质、规律?结合神话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宗教学的理论方法,本书分析了蓬莱神话变迁的外在因
-
从中世纪到启蒙运动的信仰与判断伊桑·H.沙甘 著,唐建清 译《现代信仰的诞生》极为出色地阐述了信仰如何在现代世界中占据如此矛盾的位置,它牺牲了宗教曾经享有的独特地位,进而成为我们表达对科学、社会和神圣事物的判断的基本范畴。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追溯了基督教西方从中世纪到启蒙运动的信仰史,首次揭示了一种独特的现代信仰范畴是如何形成的。伊桑?沙甘关注的不是人的具体信仰,而是人们认为信仰是什么这一更基本的问题。沙甘向我们展示了宗教信仰在中世纪的欧洲是如何享有特殊威望的,这使得宗教信仰有别于判断、见解和感官证明。但随着新教改革的兴起,宗教信仰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知识——以及它与更世俗的认知方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这个问题被迫公开化了。当敌对的教会为这个答案而战时,每个人都声称信仰是他们*的财产,坚称他们的对手是不信者。沙甘对现代信仰是宗教改革的产物这一普遍观念提出了挑战,他表明现代信仰既是对路德和加尔文的反抗,也是对特伦特宗教大会的反抗。他描述了异见者如何将宗教信仰视为需要通过个人判断、论证和争辩来证明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