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知识读物
-
六经皆心学刘玉敏 著宋濂以继承和光大婺学为己任,以《六经》为学术根柢,构建了一个心本体论思想体系,在历史、政治、文学、宗教等领域均有独特的理论建树。本书以宋濂哲学及其与浙东学术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剖析了宋濂哲学对浙东学术的传承和影响,重新审视了宋濂的理学地位以及元明清时期浙东学术发展的逻辑性与合理性。
-
海德格尔的哲学、政治与虚无主义梁健 著书稿以海德格尔对虚无主义的克服为线索,从哲学、对政治的理解和政治行为三个层面分析了这种克服的表现及其失败的原因:在哲学上,海德格尔将虚无主义归结为常人的沉沦、形而上学中从“真”到“真理”的转变以及作为其极端表现的技术性生活;在对政治的理解上,海德格尔强调决断的觉醒力量,将政治视“真”在历史性民族中的发生以及人的本质实现,以虚无主义危机中的德意志民族使命作为其政治诉求;在政治行为上,海德格尔在克服虚无主义这个根本目标下将纳粹视为德意志“觉醒”的希望而效忠,就任大学校长进行大学改革,最终对纳粹幻灭并加以批判。海德格尔在前述三个层次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不同角色之间存在着张力;角色间的紧张关系凸显出追求超越的“哲学之真”与维持秩序的“政治之力”间的本质性争执。海德格尔认识到西方文明陷入虚无主义的必然性与危害性,并提示了转向的可能,但他始终无法克服深植于西方传统的“虚无主义焦虑”。
-
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论丛吴根友 编本书是《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学术连续出版物的第15辑,该刊由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比较哲学与文化战略研究中心”和武汉大学哲学院联合主办,以倡导和推动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研究、促进中西文化对话与融通为宗旨,致力于对中外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的历史、概念、命题、理论、思潮、事件、研究方法论、研究动态等领域的研究,研究范围还包括中外哲学史上哲学家的比较思想与学术研究,以及借鉴西方理论与方法,对中国传统思想展开新的阐释。此次是相关新研究成果的结集出版。
-
叔本华主体理论研究屈理兵 著本书主要论及叔本华的主体思想,认为叔本华哲学的整个思想系所要阐明的“单一的思想”就是他关于主体的思想。对这个“单一的思想”的主体,叔本华从其作为认识能力的先验主体、作为表象和意志的主体、作为纯粹直观的认识主体和作为自由、道德与“虚无”的主体的思维进程予以揭示。本书试图指明,叔本华对主体的探索经历了包括经验、自在、审美和弃绝(包含同情)四个环节的一个过程,这一过程也就是叔本华从设定主客体对立开始,逐步演进并取消这一对立,最终确立“认识”自身为唯一永恒存在的自由主体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叔本华关于主体的思想之旅,也是叔本华关于主体思想的全部内容。
-
人的自然善好[美] 亚瑟·梅尔泽 著,任崇彬 译“人的自然善好”概括了本书的主题。卢梭著作涉及题材极为广泛,形式多样,不同著作乍看之下相互矛盾。一直以来,卢梭著作的统一性问题是学界讨论的重要主题之一。在这本著作中,作者梅尔泽立足于卢梭本人的论述,亦即“人就其自然而言是善好的,只是社会使他变坏”,致力于论证卢梭著作是统一的。首先,作者论述了蕴含在卢梭著作中的根本原则“人的自然善好”到底是何含义;其次,作者指出,卢梭为证明“人的自然善好”所给出的内省层面的(introspective)以及心理学层面的(psychological)论证,为说明“恶是从何而来的”而给出的历史的(historical)论证,以及为说明“是社会使人变坏”所给出的社会层面的(social)的论证;最后,作者谈讨了卢梭对人的问题的解决方案,并把重点放在了对《社会契约论》的讨论上,证明了《社会契约论》一书是从属于卢梭思想的整个体系,并不与卢梭的根本原则相矛盾,可以说作者解决了由来已久的所谓卢梭思想中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相矛盾的问题。本书自出版以来,就得到卢梭研究专家和政治哲学学者的一致好评,是目前英语世界最好的卢梭研究著作之一。本书的出版对卢梭研究、对思想史、哲学思潮的研究,都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及意义。作者亚瑟?梅尔泽(Arthur M.Melzer)是著名的卢梭思想研究学者;译者任崇彬,是卢梭政治哲学思想研究学者,故其译文既流畅、精确,表述也是表专业的。
-
有限与超越金辛迪 著作者基于系统的生命科学、认知科学知识,构建了个体生命的有限性与知识的不可遗传性之“人存在的二重限制性”(亦称“二重限制性”),以及基于人之二重限制性的原初平等(亦称“二重限制性平等”)这对极具解释力的新概念。随文理逐层展开,作者首先对人际差异与平等进行了一般性哲学解释,对近现代平等理论进行了三阶段划分,并设定“四要素分析框架”论证了当代平等理论的主要特征,继而沿用该框架对“二重限制性平等”进行了理论定位。作者进一步论证了“二重限制性平等”的意义,并对基因工程、人工智能工程等前沿科技应用对人的“二重限制性平等”所带来的实在挑战和未来挑战做出了分析,提出了倡议和解决方案。
-
憨山德清集德清暂缺简介...
-
浮生三纪赵力行 著《浮生三纪:诗意栖居的艺术》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涵盖文史知识,蕴涵浓厚的文化气息,文字优美,趣味生动;二是与杭州的人、事相结合,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三是富含真情实意,读来让人感动和感慨。
-
汉代焦氏林辞研究田胜利 著本书以焦氏林辞研究中的几个重点问题展开,从具体文本出发,通过系统梳理焦氏林辞的编撰与《周易》、先秦筮例的若干关联,考察一爻变林辞的引“史”语料排布等,从不同角度确认了林辞的生成机理,认为焦氏林辞不是一盘散沙,它的生成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书中亦对焦氏林辞的文学特征加以探讨,在比较的视野中,对林辞引《诗》说《诗》的文学价值,林辞的象征艺术,林辞中诸多物象与事象的义理蕴藉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释。全书以散点透视的专题形式结撰,是从易学与文学的双重角度对焦氏林辞研究的初步尝试。
-
神话研究集刊向宝云 著本集收录学术论文二十二篇,分为“中国古代神话研究”“跨学科神话研究”“外国神话研究”“巴蜀神话研究”“少数民族神话研究”“青年论坛”等板块,内容涵盖了神话研究的各个方面,代表了神话研究的近期新成果,具有较高学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