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知识读物
-
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佛教文化交流成祖渔2016年12月3-5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和上海玉佛寺联合举办的“佛教文化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玉佛寺觉群楼召开。上海市民宗委、华东师范大学及哲学系领导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讲话。玉佛寺监院本如法师代表觉醒大和尚致辞。玉佛寺监院慧觉法师主持了开幕式。来自中国(包括台湾和香港)、美国、韩国、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的38位法师、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并发表论文,就中外佛教文化交流的历史、现状、未来发展及其贡献,以及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进行了深入而开放的探讨。佛教是人类历史上早向外传播的世界宗教。早在公元前3世纪,印度阿育王就向世界各地派遣佛教传教士,佛教成为世界性宗教,成为亚洲特别是南亚和东南亚多国人民的共同信仰。近代以来,佛教在亚洲复兴,并相继传人欧洲、美洲、非洲等地,佛学思想、禅修实践吸引了无数人的兴趣和信仰。无论是过去还是当代,佛教的传播建筑了各国人民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桥梁,带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公元1世纪左右,佛教东渐,由南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及北方的陆上丝绸之路传人中国,中国很快成为大乘佛教的中心。在此后的数百年间,佛教不断与中国传统文化磨合交流,构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大乘佛教,并进一步向东亚及世界各地传播。在此两千多年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中国佛教不但没有引发任何民族冲突,反而与各地文化相互融通,促进世界和平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成为世界宗教文化传播与和平共处的典范。据不完全记载,公元3-8世纪的五百年间,无数中外僧人曾往来于海上丝绸之路,其中,238名僧人留下了他们的记载。由此可知,佛教与丝绸之路结有不解之缘,佛教传播与沿途各国的商贸交通和经济发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事实上,正如季羡林先生的研究所表明的,佛教与商贸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僧侣与商人之间存在着特殊的亲密关系,常常相伴于弘法和经商路上。近代以降,陆上丝绸之路上的佛教文化式微,但海上丝绸之路沿途各国仍然以佛教信仰为主,或保持着深厚的佛教文化传统。继承中国佛教国际友好往来的传统,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开展佛教外交,加强中国与周边邻邦国佛教交往,促进经贸合作和人民友好往来,所有这些都将是当代中国佛教的使命,也是学术界研究的课题。
-
莫尔特曼神学思想省思(加)区应毓莫尔特曼在现代神学界,特别是第三世界神学中甚有影响。虽然没有出现所谓的莫尔特曼学派,他的思想却激发了拉丁美洲的解放神学,鼓动了北美的黑人神学,点燃了欧美的妇女神学。在某一程度上,约翰•默(Johann Metz)于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基督教-马列主义对话,也是莫尔特曼的希望神学所引发的结果。本书对约根•莫尔特曼希望神学之神学方法提供一个完整的阐述和神学的评价,让读者对一般神学方法及莫尔特曼的神学方法有所认识。
-
中华美学精神的现代创化金雅本书以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视野,探研中华美学精神现代创化的特点规律、典范呈现、当代价值等,推进了对中华美学精神的历史演进、重要内涵、理论特质、民族风范特别是现代传承发展的深入理解。全书以突出的问题意识和鲜明的理论意识,对梁启超、王国维、朱光潜、宗白华、丰子恺等重要个案予以观照阐发,同时也进行了整体宏观的理论建构和梳理挖掘,聚焦了中华美学精神的人生论品格及其实践意趣。
-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美国黎庶乐詹姆逊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批判实践的研究,使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遗产得以在美国重建与发展。《西方马克思主义在美国:詹姆逊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及其批判实践》立足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大背景,一方面,揭示了詹姆逊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之间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另一方面,透过人物思想研究,梳理了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与英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复杂关系。《西方马克思主义在美国:詹姆逊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及其批判实践》不仅重新评价了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义与价值,拓宽了美国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视野,还将西方马克思主义在英美的发展进行比较研究,理清了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到英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从而使得学界上一些未被重视和未被讨论的问题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在美国:詹姆逊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及其批判实践》中得到较为详细的讨论和论证。
-
情感的语法张任之本书是对德国现象学家舍勒思想的学术型的导读或引论。主要分三个部分:*部分是对舍勒总体思想以及国际*的舍勒研究状况的概览式介绍,第二部分主要致力于梳理舍勒现象学伦理学思想的总体脉络,第三部分关注的是舍勒思想背景下的人格、榜样与爱的秩序等问题。本书所提交的文字介于教材和专论之间,对于爱好舍勒思想的同道和学生朋友或不无小补。
-
科学与宗教(加拿大)伊夫·金格拉斯(Yves Gingras)著无论从对象还是方法上讲,科学与宗教都是截然不同的两大领域。然而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它们二者的关系便一再引起人们的讨论,甚至不断有人提出要让二者进行“对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科学与宗教:不可能的对话》的诞生正是源自这个问题。科学史学家伊夫·金格拉斯(Yves Gingras)首先分析了17世纪的科学在争取独立自主的道路上遭遇的神学羁绊。接下来,他回顾了伽利略从1633年因异端言论获罪到350年后教皇若望-保禄二世终于为其恢复名誉的漫长历史过程,叙述了欧洲学者在此期间做出的不懈努力。最后,他向我们展示了随着科学自然主义思想逐渐进入地质学、自然史、人类史、社会史、宗教史等学科,上帝与自然神学如何在18-19世纪渐渐淡出、走向科学的边缘。如今,一些宗教教义和民间信仰对已经得到充分证实的科学成果依然持有抵触的态度,而且这种现象颇有抬头之势。对此,作者呼吁,在理性和信.仰之间,我们应当做出选择,加入理性的阵营。
-
孟德斯鸠在晚清肖少启孟德斯鸠对晚清的影响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史学课题,孟德斯鸠的相关学说和理论对于晚清士人探索国家强盛、民族复兴之“道”和开启民智具有重要的媒介作用和启迪价值。但我国学术界缺乏整体性研究,在史料的系统性梳理方面亦存在严重欠缺和不足。本书采用文献分析法,梳理相关文献,研究内容主要涵盖孟德斯鸠传入晚清中国的历史背景,晚清主要社会思潮,晚清士人对孟德斯鸠著述的翻译,孟德斯鸠自然法思想在晚清中国的发现、翻译、传播、接纳、诠释和借鉴的动态过程等,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
哲学100问书杰《哲学100问:从古希腊到黑格尔》系统阐述从古希腊到黑格尔时期的哲学史发展进程,涉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休谟、卢梭、康德、黑格尔等38位哲学家的思想精髓;集中梳理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理性主义、法国启蒙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等哲学流派的核心逻辑脉络。 四大篇章:希腊的智慧:世界本原丨古希腊哲学丨三大主义信仰的时代:基督教起源丨教父哲学丨经院哲学理性的光辉:唯理论丨经验论丨文艺复兴丨启蒙哲学古典的魅力:德国古典哲学 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安瑟尔谟、托马斯·阿奎那、培根、霍布斯、笛卡尔、马勒伯朗士、斯宾诺莎、莱布尼茨、洛克、贝克莱、休谟、孟德斯鸠、卢梭、康德、黑格尔等。
-
哲学100问书杰《哲学100问:人,诗意地栖居》系统阐述黑格尔之后的现代西方哲学发展进程,涉及叔本华、尼采、罗素、维特根斯坦、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加缪等18位现代哲学家的核心思想,集中梳理非理性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分析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以及马克思学说等哲学流派的核心逻辑。 核心模块:生命的本能:痛苦丨欲望丨激情丨酒神丨性本能功利与实用:功利丨幸福原则丨电车难题分析的时代:分析哲学丨语言图式丨语言游戏现象学魔力:现象学丨中止判断丨还原存在与真理:存在主义丨此在丨沉沦丨畏与死亡丨真理的本质自由与荒谬:存在先于本质丨局外人丨西西弗神话人的幸福与解放:马克思主义丨资本论丨经济危机丨历史唯物主义丨共产主义 哲学家:叔本华、尼采、克尔凯郭尔、柏格森、弗洛伊德、边沁、密尔、罗素、维特根斯坦、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加缪、马克思
-
从德川到明治桂岛宣弘本书为日本思想学家桂岛宣弘教授2001年来有关近世、近代日本自他认识问题的论文作品选集。作者采用越境思想史学的方法,以自他认识为切入点,放眼东亚世界,通过对儒学、宗教、近代天皇制意识形态、日本民族主义等问题进行分析,清晰而全面地对日本思想史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并对日本思想史学及东亚思想史学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反思与批判。同时,结合天皇制、领土问题等现实课题,从历史学家的立场出发,展望了东亚世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