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宗教
-
中国民间崇拜·咒术概观(法)禄是遒 著,程群 译中译本《中国民间崇拜》十卷,基本按照英文版的编排顺序。英文版十卷,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共五卷,总为“民间习俗”,介绍了在中国民间盛行流传的婚丧习俗、岁时习俗和符咒、占卜等迷信习俗;第二部分亦五卷,总为中国众神,介绍了佛道两界的神祗和仙话传说。 本书为《中国民间崇拜》第二卷,讨论符、咒语以及通常可以称为“宗教魔法”的事物。
-
中国民间崇拜·符咒说文(法)禄是遒 著,张旭虹 译本书为《中国民间崇拜》(Researches into Chinese Superstitions)丛书第三卷,涉及符咒和咒语的类型、书写方式以及注解。此前两卷的内容涵盖了教义和流行观念,在本卷,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民间习俗的本质和内在逻辑。在法语版丛书中,作者将其作为第五卷出版。这是由于在阐释那些深奥的教理、奇幻的创造、道教和佛教哲学的混杂时,作者遭遇到困难,而这种困难正是符咒书写的基础。
-
流动的信仰赵美 主编《流动的信仰》讲述了5年前,我们在云南大学“211工程”、“十五”民族学重点学科建设方案中提出设置“云南少数民族村寨跟踪调查与小康社会建设示范基地”这一项目。这是一项综合性的项目,既涉及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的理论研究,也涉及运用应用人类学“互动作业”方法及其他学科的方法以促进少数民族农村的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等应用性研究,以及引进智力、项目、资金等发展实践运作问题;此外,还涉及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其中,在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理论研究中的一项具有探索性意义的工作便是:10个调查基地在当地各聘请若干名“村民日志”记录员,对本村每天发生的事情进行观察与记录,从中国少数民族农村的社会文化实际出发,把国际文化人类学界近20年来争论不休、模式各异的民族志书写问题在中国少数民族农村进行实验,让研究对象即文化持有者成为民族志的作者,运用“主位”(emic)方法,从“本文化”内部视角对自己民族和村寨的社会文化进行叙述与评论,以求在当代国际文化人类学的学术平台上进行中国民族志和文化人类学的“本土化”创新,促进具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文化人类学建设。
-
中国民间崇拜·中国众神(法)禄是遒 著,王定安 译本书是《中国民间崇拜》(Researches into Chinese Superstitions)丛书第六卷,从本卷开始进入本系列第二部分,论述在中国受到膜拜的男神和女神、文化英雄、神仙、妖怪(genii)、神秘性和神话性的人物,换句话,即“中国的万神殿”。到目前为止,很少有人科学而充分地对待这一主题,似乎是碍于其庞杂,也可能是由于其艰难,因为这需要进行极广的研究工作,需要全面具备在民间广泛流行的儒、释、道“三教”知识。
-
中国民间崇拜·命相占卜(法)禄是遒 著,陈海燕 译中译本《中国民间崇拜》十卷,基本按照英文版的编排顺序。英文版十卷,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共五卷,总为“民间习俗”,介绍了在中国民间盛行流传的婚丧习俗、岁时习俗和符咒、占卜等迷信习俗;第二部分亦五卷,总为中国众神,介绍了佛道两界的神祗和仙话传说。 本书是《中国民间崇拜》丛书第四卷。本卷涉及占卜、风水、算卦、测字等内容,还有对“吉日”,“不祥日”毫无意义根据的预测;或是以“泥土”占卜土地对人的命运或行为的影响;甚至延伸到预测人死后在坟墓的福祸以及后代的运势好坏等。这些主题占据本书三分之二的内容,将在介绍术语“占卜”的章节中进行总结。本卷后半部分的章节与前文联系较少,主要是介绍对公众有着深远影响的佛教和其他教义。其中,作者列举了一些运用迷信印刷品、碑刻铭文、吉祥文和求签等手段驱除厄运的方法。本卷最后以短小精炼的章节收尾,介绍了佛教徒忌食动物的教义,以及佛教的一个奇特分支——“老官斋教”,此教派活跃于中国的一些地方。
-
中国社会的宗教传统吾淳 著《中国社会的宗教传统:巫术与伦理的对立和共存》目前包括27篇独立的文章,分属于八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篇目。《宗教理论与历史一般》包括三篇文章,都是想从不同的视角来思考宗教研究的一般问题。《中国宗教的起源》的两篇文章分别是以考古材料作为依据对中国宗教的神灵崇拜和巫术崇拜的源头加以考察,并由此确定中国宗教的远古基础。在《中国宗教的成型》这一篇中包含了三篇文章。第一章《从三代到两汉:中国信仰观念的成型》是一个一般性的描述,它实际上是承接起源时期的基础而展开的。尔后的两章分别主要考察了中国宗教生活中最基本的观念“命”以及知识与思想界在这一时期所“扮演”的“角色”。《道教、佛教、儒教及民间宗教》两汉对于中国宗教的成型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在某种意义上它起着一锤定音的作用。《中国宗教之基本类型与本质特征》是在前三章的基础上的一个概括。《中国宗教与巫术的关系》是中国宗教类型或精神问题的展开之一。《中国宗教与伦理的关系》是中国宗教类型与精神问题在第二个向度的展开。《作为参照的亚伯拉罕宗教系统》收录了几篇以犹太教为主的有关亚伯拉罕宗教系统的论文。
-
中国星占学类型分析江晓原 著《中国星占学类型分析》对古代中国的星占学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论述星占学之类型、历史线索、思想基础、分野理论;然后祥论恒星占、日月占、行星占、彗星占、流星客星妖星瑞星占及各种大气现象之占;并论述了星占释梦、星占学之操运及古人的星占学观。
-
生命的转化与超拔温伟耀 著本书是作者近十年来有关基督宗教与传统及其与当代中国文化互动和对活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包括基督宗教对当代中国社会的积极意义,基督宗教的〔公共性〕和〔独一性〕基督宗教与儒学天道与人性等汉语神学的核心问题等其中不乏极新的创意,例如:借鉴科学哲学中的〔简易原则〕创新地提出了中国佛学中的〔第三路判教〕,基督论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美学诠释等。
-
列仙全传(明)王世贞 辑,(明)汪云鹏 补《列仙全传》是一部以版刻图录的形式讲述中国神仙传说的故事书。神仙信仰是一个完全中国化的信仰,它体现出中国人对于现世生命的留恋和对于人生欲望的肯定。那种只要独步天下,都可以被列入仙班的包容性,体现出中国特有的仙道即人道的特点。从汉代刘向撰《列仙传》开始,历代神仙传记类著述绵延不绝,神仙队伍日益发展壮大,神仙信仰深入民心。
-
中国与两河流域神话比较研究张文安 著作者通过比较古代中国与两河流域神话发展的差异,目的在于揭示人类文化具有多样性的事实,反思20世纪西方进化论对中国神话学的影响,探索21世纪中国神话学研究的新思路。在中国神话方面作者采用文化要素分析方法,对中国古代著名神话的形成时代和演变过程做了全新的解释,得出许多不同于传统的结论;在两河流域神话方面,作者吸收国际近东学界的研究成果,梳理了古代两河流域宗教和神话的发展面貌,比较了两大古老文明民族神话发展的差异,并分析了导致神话差异的文化成因。全书涉及中国史、世界史、人类学、古典学等学科范围,因而是跨文化比较的一次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