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宗教
-
文化神话学鲁刚 著神话尽管其形态各异,但它的内显形式就是意识形态。“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马克思语)这段话是极其深刻的,对神话研究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研究神话必须研究产生神话的时代和产生神话的社会条件。社会是发展的,神话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在后期的神话中有许多时间和空间的积淀物。神话虽然“年代久远”,“幼稚可笑”,但它与现代科学所要求的目标是十分近似的。该书内容充实,资料丰富,语言流畅,可读性极强。
-
密教讲习录王弘愿 著述,于瑞华 主编密宗,又称密教,为大乘佛教主要宗派之一,以其悠久的历史、殊胜的教法而广受人天瞩目。唐开元四年(716),善无畏来到长安,由其弟子一行协助译出的《大日经》,并传授以胎藏界为主的密法。唐开元八年(720),金刚智抵洛阳,其弟子不空译出《金刚顶经》等,并传授以金刚界为主的密法。唐代末年,因遭受“会昌法难”的重创,唐密在中国汉地迅速衰落,渐成绝响。民国时期,中国佛教界的有识之士先后东渡日本,誓愿接回“唐密”法脉。王弘愿居士便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当时《佛教日报》称王弘愿 “以居士为当代传承密教得阿阇黎位之最初第一人”。《密教讲习录(套装共5册)》不仅辑录了王弘愿居士译介的大量日本密教经典和密教宗义以及密教修持仪轨,还记录了王弘愿居士在各地灌顶及传法的情形。是失传千年的中国密法由日本返流回来的史料证据,也是国人学习与研究唐密难得的宝贵资料。
-
伏羲考闻一多 撰中国的神话学研究起始于上个世纪初,至40年代前后,闻一多先生以其特有的睿智和深厚的学养,既向国外神话学理论学习,又根据中国神话的实际创造性地分析,独创了中国神话研究的意象的系统联想与论证的方法,是中国神话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突破,铸就了他在中国神话研究史上的杰出地位。本书据开明版《闻一多全集·神话与诗》选录了闻一多先生《伏羲考》及《端午考》等八篇有关神话学研究的重要论著。《伏羲考》无疑是闻一多先生最具代表性的神话学研究著作,也是一篇对中华民族根本神话的研究杰作。
-
中国宗教报告金泽,邱永辉 主编2008年,中国各大宗教都展现出新气象和新趋势。从总体上说,宗教的发展速度较快,从现状可以预见,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中国宗教仍会不断发展。宗教领域保持了团结稳定的局面,努力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成为我国宗教发展的主流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宗教文化的国际交流空前活跃,宗教的国际性明显增强;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更加紧密地交织在一起,民族问题日益成为关联民族平等与团结、社会稳定与和谐、国家统一与安全的重大政治问题与社会问题。
-
犹太研究傅有德 主编《犹太研究(第7辑)》包括犹太教信仰与观念、论犹太人的苦难观、论犹太教的死亡观等内容。
-
宗教与构建和谐社会郭树森,释纯一 主编构建和谐社会正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的共识,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从宗教界的角度来说,我想从以下四个方面参与和谐社会建设是有意义的,是有所作为的:1.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进思想道德建设。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提出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准则,提供了划分荣与耻、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的基本界限。宗教界应该也可以以弃恶扬善的宗教理念推动信教群众尚荣知耻,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道德准则,光大“八荣”,拒绝“八耻”,使社会风气更加美好起来。2.促进心灵和谐。在和谐社会建设中,不仅包括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且包含着个人内心的和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现代生产方式的影响下,整个社会不免发生各种各样的躁动情绪,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利益摩擦,美国学者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预言的高科技、高情感现象已经越来越清晰地表现在我们面前。心灵和谐是一种道德境界,是一种思想修养,是一种全民族文明水准提高的重要标志。当然获得心灵和谐有许许多多有效途径,其中发挥宗教的积极因素,促进人们心灵的和谐,比如如何善待生命,如何善待自己,如何对待财富,如何对待功利等等,在这些方面,宗教所主张的价值观、人生观对某些特定的群众是有积极的引导作用的,我们应当发挥这些积极因素。3.开展慈善公益活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利益结构必然发牛分化,出现某些困难群体是不可避免的,当然政府应当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去援助困难群体,但是仅此还不够,有相当一部分扶贫济弱的活动是由民间的方式来完成的。宗教界主张助人为乐,主张慈航永渡,主张悲天悯人。从这些主张出发开展各类慈善公益活动,动员信教群众扶助弱势群体,这既是宗教界的传统,也具有现实的需求。4.为构建和谐世界服务。我们党在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张,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向往世界大同的美好理想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在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具有更广泛的空间、更强烈的重要性,经济可以全球化,而各民族的文化将更加趋向于个性化、多元化,要使多种文化和谐相处就需要交流,所以文化交流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推进世界和平的一个重要手段,全世界五大宗教间的相互交流绝对是推动世界和平的一个积极因素,绝对是建设和谐世界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宗教界也应当在其中谱写、奏出新福音。
-
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孟慧英 主编《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第2辑)》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孟慧英主编,汇集该所多位学者就民族宗教信仰、民族文化和习俗等问题撰写的论文,以及国外同行学者相关著述的译文。内容涵盖原始宗教、现代民族的宗教信仰,阐述了它们与民族文化和习俗的关系.对人类学与民族学学者深入研究上述问题颇具学术参考价值。
-
帝国的隐喻(英)王斯福 著,赵旭东 译对中国人而言,在社会生活与历史方面有着一个基本的事实,那就是地域崇拜及其节庆的制度。这可以说是社会生活的巅峰状态.突出反映了一种生与死的感受,并且于其中呈现出来一种中国人政治关系的整体图画。本书是一部享有盛誉的宗教人类学著作,作者以中国东南地区的民间宗教和信仰为案例,用“他者”的目光,客观考察了如上现象,为人们理解中国人日常生活及其信仰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
-
东方摩尼教研究芮传明 著《东方摩尼教研究》归纳了芮传明先生有关东方摩尼教课题研究的的内容和观点,谈到了东方摩尼教与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之融合,特别提到了和古代大众信仰的相互渗透、影响的关系。是目前国内这一课题研究的扛鼎之作。除了导言外,全书分为神、魔名号二释,基本教义研究,文化交流探讨三个部分进行了介绍。
-
奇门精粹郑同 点校奇门遁甲为三式之一,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自古为兵家的必修之课。相传古代军事家如张良、诸葛亮、刘伯澡等皆善此术,但民间流传甚少。此术博大精深,不仅可应用于军事、政治方面,还可以用于经济管理、市场预测等方面。当前,国内外对此术的研究和应用颇为重视,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奇门精粹》内容包括《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的《遁甲演义》、《古今图书集成》所收的《奇门遁甲大全》和《日家奇门》以及难得一见的《奇门遁甲元灵经》等文献,几乎囊括了所有关于奇门遁甲的最重要的典籍,既司以满足研究者的使用,更值得爱好者收藏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