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宗教
-
女巫宣言贺鹏飞 主编她们,长着犬牙和尖尖的鼻子,留着长而直的头发和细长的手指;她们,总是穿着黑色的长裙,披着天鹅绒披风,戴着黑色的尖角毡帽;她们,骑着扫帚,在空中自由穿行。她们,到底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中世纪所谓的女巫是否存在?现代女巫真的是古代巫术的“复活”吗?因为一再地追问,所以,才有了如此之多的故事与传说……
-
古希腊众神与英雄(法)德鲁安 等著,张莉 译《古希腊众神与英雄(法国引进版)》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们打开希腊神话的故事大门。希腊神话故事是了解、学习西方文学的基础,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希腊神话知识。那么,就让我们从认识希腊众神与英雄开始吧。
-
甘肃民族宗教读本范鹏 ,马亚萍 著甘肃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省份,全面了解民族宗教概况、正确认识妥善处理民族宗教问题是认识甘肃省情、促进甘肃发展的重要方面,为此甘肃省社会科学院与甘肃民族出版社共同策划提出了这一选题,由范鹏和马亚萍承担编著工作。范鹏主要编写宗教部分的内容,马亚萍主要编写民族部分的内容,同时两人又都对全书进行了统改。本书以普及性作为编著的切入视角,同时兼顾学术性和资料性,目的在于为省内外各界人士认识和了解甘肃民族宗教历史发展及其现状提供基础性的参考资料。
-
近代早期西欧的巫术与巫术迫害陆启宏 著《近代早期西欧的巫术与巫术迫害》作者陆启宏博士,着眼于近代早期西欧的巫术以及与之相应的巫术迫害,力图从欧洲社会宏观的时代背景中,发掘出巫术及巫术迫害现象背后所折射出的西欧近代早期在宗教文化、政治版图、社会心理等方面发生的剧烈变革。欧洲传统文化中的巫术和魔法,并非如哈利·波特系列所描述的那样是天马行空想象的产物,它与欧洲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宗教、政治、经济乃至气候环境都有着难以分割的联系。
-
我的先人是萨满何秀芝,杜拉尔·梅 著《我的先人是萨满》讲述了家族故事神、秘的萨满世界、神与人沟通的使者、萨满的神装与神具的特点、萨满的传奇故事、我亲历的萨满神事活动、萨满文化与鄂温克民族文化、萨满文化熏陶下的鄂温克人的生活等。
-
近世基督教和儒教的接触龚道运 著龚道运先生为儒学宗师牟宗三先生的大弟子和国学巨擘饶宗颐先生的入室弟子,是新儒家第三世学人。一生研治中国思想,于孔孟儒学、先秦诸子、宋明理学,沉潜甚深,于西方哲学亦造诣不浅。本书收录龚道运先生研究近世以来儒教与基督教接触及会通的有关论文,所论俱以中西文献为准,言必有据,又能以哲学家的思理密察对课题作深入而透彻的论析,为研究中西文化会通者所宜读。
-
关公崇拜溯源胡小伟 著由于《三国志演义》及戏剧、说书的影响,对于关羽崇拜,几乎人人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作为历史人物,关羽在正史《三国志》中得到的评价实在并不算高,陈寿批评他“刚而自矜”,“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但陈寿怎么也不会料想到,千载以后,关羽作为武圣人竟然晋升为整个中华民族“护国佑民”的神。明清间一度遍布全国城乡的“关帝”庙宇,不但使刘备、曹操、孙权这些三国时代的风云人物黯然失色,就连“万世师表”的文圣人孔夫子也不得不退避三舍。清代关庙中的这样一幅对联,颇能概括关羽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历史文化地位和巨大影响:“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三教尽皈依。式詹庙貌长新,无人不肃然起敬;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历朝加尊号。矧是神功卓著,真所谓荡乎难名。”明清两代关羽已经赫然成为国家神,统摄三教,覆盖全国。但今日宗教学界各自独立,似乎并不清楚对于历史上关羽人而神、神而圣的提升过程。作为一个长期的,影响广泛的“活”信仰,关羽的形象从来没有封闭凝固在文字或传说中,而是不断发展变化。如何将各个不同时代的关羽形象,恰如其分地放置在具体生成的背景之中,凸现其变化的因果联系,以及与同时代其他宗教、社会、民俗、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的互动影响,然后又如何展现在文学艺术之中,这是《关公崇拜溯源(套装上下册)》的研究所在。
-
神话修辞术(法)巴特 著,屠友祥,温晋仪 译《神话修辞术:批评与真实》收录巴特的两种著作,前者约14万字,后者2万余字。1952年巴特进入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从事词汇学和社会学研究,在其后的七年间在《新文艺》杂志上发表了许多揭露大众文化迷思的文章,后来集结成《神话修辞术》(Mythologies, 1957)。从此,巴特被公认是关于我们怎样通过语言、服饰、手势相互交流的最有独创性的评论家之一。60年代初期,巴特在社会科学高等学院研究符号学和结构主义,他对传统学院文学理论观点以及大众文学形态作了论述,其独特的观点被称为新批评,引起其他思想家的不满,认为他漠视和不尊重文化中的文学根源。巴特则发表《批评与真实》(Critique et verite, 1966)与其对抗,控诉那种陈旧的、布尔乔亚式的不重视语言细节、刻意忽视其他理论概念(如马克思主义)挑战的批评方式;他热情地呼吁读者要摆脱既成观念,按照现代思想看待文学作品,而文学作品总是先由一种语言与其自身的冲突组成的。
-
印度宗教多元文化邱永辉 著《印度宗教多元文化》书稿终于草成。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A类重大课题“南亚宗教发展态势”的系列专著之一,这部书稿是在“项目任务”的压力下完成的。几年来,尽管由于某些事务性原因,不时中断本课题研究,但精神上始终保持着对于相关问题的高度关注。现在书稿完成了,在“如释重负”之前,我还想说几句题外话,算作自己的一点心得吧。承接这个课题的初衷,是通过研究印度宗教多元化的形成及其长期共生共存的格局,为世界宗教多元化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并推动进一步的思考。这个初衷是否已经实现或者将来能否实现,都不得而知,不过,印度宗教多元格局本身对于我们确实有多方面的启示意义。
-
古埃及宗教十讲(英)萨伊斯(Sayce,A.H) 著;陈超,赵伟佳 译作者作为吉福德讲座的受邀学者,通过系统的历史学考究,对已经确凿的埃及宗教史实进行分析,摘取其中较富特征的若干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论述,把古埃及宗教的存在基础、神明教义、动物崇拜、信仰理念、文本典籍、民间宗教以及古埃及宗教对基督教、希伯莱宗教的影响等清晰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