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
中国一百僧佛图卢延光绘画;吴伯衡,蔡卓之编文编辑推荐:卢延光所绘帝王、仕女、僧佛、神仙、儒士五类,实乃中国人物画在其绘画题材方面源远流长之传统。古人论画,有雅俗之辨。雅者,清事、韵事、书卷气也;俗者,钻研刻镂、市俗世情也。今之论画,固以雅俗共赏而为能事。卢延光此五百图既具古雅前贤之清韵,亦尽得时风世务之畅意,所谓"凌跨雅俗",此之谓也。窃以为此亦延光五百图系列之卓异神妙也。 本卷编者选收了卢延光的212幅僧佛图,并加以阐述。
-
药师经的济世观南怀瑾著许多书的出版,背后常有一个小故事,这本书也不例外。两年前的一天,我对在关国的永会师和国观师说,希望她们能抽暇做一极争就是把南老师讲《药师经》的录音,用文字先记下来。她们欣然允诺,数月后即完工,托人带到台北。在此之时,另有一位王施予女士,自动发心,也把《药师经》作了整理。因鉴于古国治同学在百忙中独力整理《圆觉经》的精神和毅力,编者就特别找他商量,请他担任总其成的整理工作,并附加了两个条件:第一,是要保持南老师讲课的风味,不要把讲课文章化;第二,限时半年交卷。他当时很爽快地答应了,后来也都做到了。在此要特别感谢他们几位的努力。南师怀道先生,在台湾讲过的经典颇多,其中有些更曾多次讲述,如《楞严经》、《金刚经》、《心经》等,而《药师经》则较少讲到。一九八一年为了十方书院的出家同学们,特别安排了《药师经》。药师如来,顾名思义,大约是一位医生如来,是专门治疗我们身心疾病的佛。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们,多多少少都会害病,人人也都需要结识这位药师佛。许多险病缠身的人,更要礼拜药师佛,祈求药方,希望早日痊愈。药师佛如何治我们的病?给我们什么药?能够教给我们祛病强身长寿的方法吗?……这些都是人人有兴趣,想知道的。出家的同学们,因为肩负了救世度人的责任,故而南师在讲解这本经典时,深入极微细处,并以自他人生经历,举例融会经义,谆谆告诫,处处提示,亲切幽默,使人必能有所领悟。南师更特别强调,《药师经》的重点,在于药师佛的十二大愿。这十二大愿显示了真正伟大的救人济世精神,也才是我们应该深入体会了解并且效法的。古君不负所托,使这本书保持着南师讲课时天马行空、随手拈来的韵味和风格。当编者校读本书时,刹那间似乎又回到了昔日的讲堂,读到有趣味处,似乎还听到讲堂中同学们的笑声……看完这本书,你会发现,已经吃下一颗药师佛的消灾延寿丸了。目录:讲经缘起太虚法师注解《药师经》通俗却不易懂的《药师经》从《法华经》了解《药师经》佛是大医王参透化城之喻能医众生病的法师烧戒疤的由来燃身供佛天下由来轻两臂现代化的讲经方式佛说《药师经》的地方与听众文殊菩萨请法燃身供养的真义东方净土为何呈现青琉璃色念经有无功德被十种业障缠缚极善思惟学佛修行的目的何在好远好远的东方佛的十个名号发愿是成佛之因发愿谈何容易自身光明照耀世界内外明彻受用无尽改邪归正没有发愿不能成佛修清净梵行认识戒律念佛的心态色身下劣诸根不具东方人为何多灾多难众病逼切贫苦无依拜佛心理转女成男如何跳出魔网解脱缠缚念佛能解除灾难吗文天祥修大光明法饮食男女的问题声色歌舞让你玩个够东方净土药师佛的正法宝藏是什么善恶难辨什么是布施缺信根多聚财钝刀割肉的布施悭贪不止累积病情功名富贵最迷人悭贪积聚悭贪的果报以苦为师宿命通赞叹施者内布施外布施持戒有了正见才能讲戒律众生与生俱来的傲慢增上慢嫌谤正法邪见与正见邪见的果报与药师佛的威力与佛作对的提婆达多舍恶行善行到有功即是德学佛注重在行悭贪嫉妒自赞毁他悭贪嫉妒、自赞毁他的果报至心皈依解脱后要不要修行人性坏的一面好喜乖离更相斗讼十恶业画符念咒魇魅之学蛊与咒佛教的称谓如何得到感应受持八分斋戒何谓不坐高广大床过午不食吃的问题绝食八关斋戒与六斋日如何往生天堂在哪里生天的道理恭敬神明善根退失福报享尽转轮圣王转生人间好果报众病消除炉火纯青药师佛的修法大藏治病药菩萨五明伸腿瞪眼丸持咒禁忌万里晴空的境界古代人如何刷牙如何供佛如何受持此经如何修药师法消灾免难念佛功德难解了什么叫至心受持不生疑惑阿难多闻强记因地菩萨药师如来功德说不尽救脱大菩萨临终境界死而复活脚底心为何是红的供养比丘僧礼拜行道天灾国难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寿终正寝九种横死无疾而终灯的涵义十二神幡的涵义佛法重孝道五逆之罪人间的地狱君臣制度与社会秩序十二药叉神将的奥秘药师佛的手印吉祥圆满校后记南怀瑾先生著述目录
-
学佛者的基本信念南怀瑾著出版说明《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它原是唐代般若译的《华严经》四十卷中的最后一卷,因其“文理俱优”、“切于日用”(明代智旭语),译出后不久,便独成一经,广为流布。经中主要讲述了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佛教寺院中每日引磐唱诵的《普贤菩萨十大愿》即源于此。本书是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有关《普贤行愿品》的讲记(原名《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记》)作者以通俗的口语,对该经的宗趣大意,特别是一般人不易读懂的偈颂作了别开生面的讲解,并附列了有关“行愿”(修行与大愿)方面的各种资料。书名中的“基本信念”即是指“行愿”而言的。兹经作者和原出版单位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授权,将老古最新版(2001年版)校订出版,以供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25日目录上篇: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记下篇:心闻洞十万,当然获圆通附录一:普贤菩萨的行愿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楞严经普贤菩萨心闻法门附录二:诸佛菩萨的行愿东方药师琉璃光如来十二大愿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大智文殊菩萨十大愿大悲观世音菩萨圆通法门与三十二应身大愿地藏王菩萨之圣德大愿附录三:发大心文南怀瑾先生著述目录
-
图像与风格故宫博物院编本书分为本初佛和五方佛、本尊、般若佛、菩萨、女尊、护法6部分,详细介绍了故宫藏传佛教造像。
-
五灯会元(宋)普济著;苏渊雷点校安吉州武康县崇仁乡禺山里正信弟子沈净明,幸生中国,忝预人伦。涉世多艰,幼失恃怙。本将知命,遂阅华严大经、傅灯诸录,深信此道不从外得。切见禅宗语要,具在五灯。卷帙浩繁,颇难兼阅。谨就景德灵隐禅寺,命诸禅人,集成一书,名曰五灯会元,以便观览。爰竭己资;及慕同志,选工刻梓,用广流通,续如来慧命,阅列祖圆机,灯灯相傅,光明不断。普愿若僧若俗,或见或闻,開悟本心,咸跻觉地,出生功德。谨用祝延圣寿,保国安民。次冀施财助力,共获休祥。普报四恩,用资三有。劫石有尽,我愿无穷。《五灯会元》二十卷,取《景德传灯录》、《天圣广灯录》、《建中靖国续灯录》、《联灯会要》及《嘉泰普灯录》等五种佛教灯录,汇辑了佛教从“七佛”(包括释迦牟尼)起到唐宋时期禅宗各派名僧关于教义的记述和故事,是研究佛教禅宗的重要资料。
-
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方立天这本《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所收集的十篇文章,是六十年代以来,先后发表在《新建设》、《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世界宗教研究》、《百科知识》几个刊物上,和《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一书中的佛教论文。其中关于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八篇是本书的主体,另外二篇是关于隋唐时代或总论性的,则作为附录。《论魏晋时代佛学和玄学的异同》和《论隋唐时代佛教宗派的形成及其特点》,系和石峻教授合作,征得石先生的同意,也收集在这里。宗教是长期的社会历史现象和意识形态。从历史的进程来看,虽然在它的形成时期以及尔后在某些年代某些国度,曾经被苦难的人民用来作为团结的纽带和起义的旗帜,但是它主要是统治阶级借以麻醉被剥削阶级的精神武器。宗教的基调是颠倒的、虚幻的,宗教的本质是消极的、落后的。由于宗教在历史上发生过重大的作用,在当代仍然有着广泛的影响,而且是一个带有群众性、民族性和国际性的问题,因此,十分值得认真研究。宗教具有包罗万象的内容,人们可以从各种角度、多重层次去进行探讨研究。从人类思想发展史的侧面来考察,研究宗教思想的形成和演变,从中总结出带规律性的东西,是一项具有重大学术意义的工作,是宗教研究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研究我国魏晋南北朝佛教思想,尤其是其中的哲学思想,剖析佛教的宇宙观、方法论和认识论,寻觅佛教思想和儒家、道家的思想的关系,探求佛教哲学的理论思维教训,并对佛教学说作出历史的评价,是这本论丛的主要宗旨和基本内容。
-
明永乐内府刻本金刚经集注朱棣《明永乐内府刻本金刚经集注(套装共2册)》是佛经中流行最广的一部,也是禅宗藉以弘扬的主要经典。禅宗自梁代南天竺菩提达磨在嵩山少林寺开创,始奉宋求那跋陀罗译《楞伽经》为印证,传法慧可、僧璨,至隋唐之交’四祖道信参以般若法门,已稍变其体。继而五祖弘忍聚徒授课,径以《明永乐内府刻本金刚经集注(套装共2册)》为主,常劝僧俗持诵。唐咸亨年,慧能(公元六三八:七一三年)因鬻柴弃学,不识一字,由闻诵《明永乐内府刻本金刚经集注(套装共2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豁然感悟,远投弘忍门下,作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直揭心性,见地超羣,得弘忍赏识,传授法衣,后遂焉禅宗「六祖」。慧能更推重《明永乐内府刻本金刚经集注(套装共2册)》,提倡顿悟,不专坐禅,顺应了当时特定条件的社会需要,禅宗因之弘大炽盛,对以后的社会思想特剔是宋明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故凡考察中国封建社会尤其唐宋以降思想文化的源流递嬗,不能不追溯到佛教惮宗和《明永乐内府刻本金刚经集注(套装共2册)》。
-
佛学与隋唐社会张国刚著本书从佛学学术史的角度论述佛教与隋唐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关系与影响。书中不仅对于复杂的佛教宗派谱系与要旨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而且对于佛教与世俗王权的纠葛、寺院的清规和僧侣的戒律,民众佛教信仰的实态和佛教的世俗化与本土化的道路,以及佛教对于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影响,都做了较为精到的阐述,从而使读者对义理佛学与世俗佛教在隋唐时代的基本状况获得概括的了解。
-
神灵,图腾与信仰张穗华主编本书收录了《太阳的神话》、《宇宙的守护者》、《光的王国》、《印度:生命的轮回》、《安乐死与宗教》等30篇文章。
-
中国佛教经论序跋记集许明编著本书是中国古代佛教典籍之序引跋记的汇集。收集时限上自后汉,下至清末,共计二千五百篇左右。佛教于两千多年前传入中国。两千多年来,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深相到动,其结果既极大地改变了中国文化的面貌,也极大地改变了自己。使得原为域外宗教的佛教,成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儒道两教一起,共同支撑起中华文化之鼎。本书共收入佛典的序引跋记约二千五百篇,是《出三藏记集》的二十多倍。仅这一数字的对照,就说明本书资料价值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