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
佛教造像量度与仪轨李翎编著编辑推荐:本书是以佛典原文为主,加以解译,以客观的态度介绍佛教造像所涉及的概念和名词,如:什么是佛、什么是菩萨等,并适当配图加以直观的传达,不含有作者主观的倾向,读者见山见水全在自己,这是本书的写作原则。本书大体可分为文字和附图两部分,同时在文字中亦配有说明内容的插图。除《造像量度经》原文照录外,其它不录原文直接以白话解译。经文解译依据的是工布查布译本,并结合自己对佛理及艺术的理解。章节上以造像量度为主要内容,篇幅也最长。其它如佛教衣物、寺院、名词等部分为辅,是为说明“造像”服务的。
-
中国华严宗通史魏道儒著编辑推荐:华严宗教理主要在阐释华严经学的基础上形成,历时数百年才完善和定型。我们不能全面考察华严经学与中土原有思想文化错综复杂的关系,只是力求理清华严宗历史和理论形成、发展、演变、衰微和终结的脉络。从华严经学到华严宗教理的转变,是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诱导下发生的理论创造过程。它从启动到结束,有赖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而最根本的动力,源自中国思想文化中固有的不迷经、崇理性、尚创新的精神。
-
扎什伦布寺彭措朗杰主编;西藏自治区文物局,日喀则扎什伦布寺民管会编汉、藏、英文对照本。
-
话说地藏罗伟国著暂缺简介...
-
画说佛家王明哲编文;余萍[等]绘暂缺简介...
-
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历代碑帖法书选》编辑组编《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又名《泰山佛说金刚经》,摩崖刻石,刻于山东泰安泰山石经峪花岗岩溪床。字大径尺,书体奉雄浑,以隶为主,间有篆、楷、行草意。其字径大小亦有差别,大多数字为竖高约三十五厘米,横宽四十至六十厘米。据民国初年拓本计,存九百六十余字。杨守敬《学书迩言》云:“擘窠大字,此为极则”。《泰山经石峪金刚经》,无撰书人姓名,因笔法与山东邹县尖山摩崖《晋昌王唐邕题名》相近,后人或以为唐邕所书。又与《徂徕山大般若经》相似,《徂徕山大般若经》上有“齐武平元年王子椿造”字样,因此后人又有推测为王子椿所书。清阮元《山左金石志》则作北齐天保间(公元五五0——五五九年)人所作。《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多有一些不常见的俗字,其中“万”、“无”二字,竟与现通行的简化字相同。这对于研究我国书体的历史演变和书法艺术成就,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现据旧时坊间印本,作适当技术处理,重新影印出版,供广大书法爱好者学习、欣赏。
-
佛学研究十八篇梁启超著;陈引驰整理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19岁时开始拜康有为为师,治今文经学,并从受佛学,将佛学与其政治思想结合。与康有为同为戊戌变法中之领袖人物,失败后逃往日本,主办《时务报》、《清议报》、《新民丛报》、《国风报》等,继续鼓吹君主立宪。1902年,著《论佛教与群治的关系》一文,力辟世人认佛教为消极、厌世、迷信之说法,指出佛教乃智信、兼善、入世、无量、平等、自力之宗教,故"佛教有益于群治"。1903年,在《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学说》中,认为"康氏哲学大近佛学",以佛学传播康德思想,以康德哲学抬高佛学。民国成立,曾任财政总长、司法总长。晚年潜心学术,先后出任北京高等师范?⑻旖蚰峡笱А⒛暇┒洗笱А⒈本┣寤笱а芯克淌凇F缴龊旮唬允杖搿兑液霞分小?本书为梁启超佛学研究专集。梁氏自1920年游历欧洲回国后,决心编著一部中国佛教史。为此开始系统研读佛典,1922年带病到支那内学院聆听欧阳渐讲唯识学。在此前后,陆续写出一批研究中国佛教史沿革、佛经翻译和传播以及佛学理论等论文。全书正文18篇,并收10篇附录。上册所收主要为佛教史研究文章∶《中国佛法兴衰沿革说略》(附《佛教大事表》)、《佛教之初传入》(附《汉明求法说辨伪》、《四十二章经辨伪》、《牟子理惑论辨伪》)、《印度佛教概观——印度史迹与佛教之关系》、《佛陀时代及原始佛教教理纲要》(附《说无我》)、《佛教与西域》、《又佛教与西域》、《中国印度之交通》(亦题为《千五百年前之中国留学生》)、《佛教教理在中国之发展》、《翻译文学与佛典》。下册所收主要为经典考证∶《佛典之翻译》、《读〈异部宗轮论述记〉》、《说四〈阿含〉》、《说〈六足〉、〈发智〉》、《说〈大毗婆沙〉》、《读〈修行道地经〉》、《〈那先比丘经〉书后》、《佛家经录在中国目录学之位置》、《见于〈高僧传〉中之支那著述》,以及《〈大乘起信论考证〉序》、《佛教心理学浅测》、《支那内学院精校本〈玄奘传〉书后关于玄奘年谱研究》、《〈大宝积经·迦叶品〉梵藏汉文六种合刻序》等4篇附录。
-
续·我的佛教观(日)池田大作著;卞立强译本书分十部分:一、从印度到中国;二、佛典的汉译;三、鸠摩罗什及其译经事业;四、教相判释的展开;五、求法的旅程;六、南岳慧思与法华经;七、天台智与三大部;八、玄的伟大长征;九、唐代佛教与妙乐湛然;十、“三武一宗之难”与民众。
-
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任继愈著佛教的创始人是悉达多(Siddhartha),族姓为乔达摩(Gautama),中国古译为瞿昙,相传为净饭王太子,生于迦毗罗卫(Kapilavastu),该地现在尼泊尔王国境内。他一生传教活动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释迦牟尼(sakyamuni)是佛教徒对他的尊号。关于他的生卒年,根据文献史料的推断,约生于公元前565年,死于公元前480一490之间,略早于中国孔子(孔子的生卒年为公元前551-479年)。佛教在印度开始传播时期,正是印度奴隶社会比较发达的时期。印度封建化的过程历时较长,大约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后6世纪,印度的封建经济才逐渐巩固下来。进入封建社会后,印度奴隶制残余曾延续了很长时期。早期佛教是为当时的印度奴隶主阶级服务的,后期的佛教大乘则为封建地主阶级服务。佛教开始传播手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一带,以后南到斯里兰卡、印度支那半岛,北到中亚细亚,随着中国与中亚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在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开始生根、发展,形成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经历了近二千年的漫长的岁月,它在中国封建社会各阶层中曾起过广泛影响。自从它传入中国那一天起,一直是适应当时封建地主阶级的需要来宣传解释其宗教学说的。不少中外学者认为中国的佛教背离了印度佛教原旨,使印度佛教走了样。这种看法不是没有一定的道理,但这种看法是不太妥当的。思想意识是一定社会的产物,各种社会有它的成长和衰落的过程。印度佛教也有它生长和衰落的过程,总在不停顿地发展、变化着。印度的佛教,不但在一两千年间有很大的变化,即使拿释氏一生的宗教活动来说,据后人的研究,他早期传教和后期传教,其侧重点也不同。究竟什么是佛教的原样?释氏逝后约百年左右时间,佛教徒中间对教义教规的理解已发生了严重的分歧,形成上座部、大众部两大部派,随后,这两部派又不断发生分化,形成了十八部(或二十部)。接着又出现了佛教大乘教派。大乘教派中先有龙树、提婆倡导的中观学派,后来又有无著、世亲倡导的唯识学派。大乘自称得到释氏的“了义”,而小乘许多学派并不服输,与大乘并存,各立门户,都继续流传。由此可见,在印度事实上并不存在一个标准的佛教样板。如果要把印度佛教的各种教派分化、兴衰变迁的道理讲清楚,就不能只在佛教内部去寻找佛教变迁的原因,而应当从印度的社会历史中去寻找佛教兴衰变迁的原因。这属于另外的题目,不属于中国佛教史的范围。我们的任务是考察中国佛教的历史,揭示出它的发展变化的规律,从而有助于加深认识东汉以后中国的古代封建文化,更好地认识中国的哲学史、文学史以及整个历史。社会实践表明,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变化,古人所信奉的“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点只能表达取得政权的地主阶级的主观愿望。哲学和宗教看起来高入云霄,好象不食人间烟火,实际上它们仍然是一定的社会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反映,只是有时是直接的反映,有时是间接的反映,有时是曲折的反映罢了。社会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总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从而反映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哲学、宗教也相应地改变。我们应当通过考察佛教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初传、滋长、兴盛、衰微的全部过程,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
坐禅如斯(日)井上希道编著;将来世代国际财团生命文化研究所编译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