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
宗派史· 大海奇珍达隆巴·阿旺朗杰,道帏·才让多杰 著暂缺简介...
-
佛教与民俗段玉明 编《佛教与民俗(第2辑)/佛教中国化研究系列,普贤文库》收集的论文,是近年来关于佛教与民俗研究的部分成果。旨在研究佛教文化怎样化成中国的风俗习惯等系列问题,力所能及地弥补中国佛教史研究的疏缺。
-
圣僧的多元化创造白照本 著作为禅宗东土初祖的菩提达摩(Bodhidharma)是国人*熟悉的古代高僧之一。唐代以来,他的“面谈梁武”“九年面壁”“一苇渡江”“只履西归”“袈裟传法”等种种传说便开始产生广泛影响。近代以来从史学角度入手的菩提达摩研究,在破除达摩神圣光环的同时,却*终没有建构出作为“凡人”的菩提达摩形象。究其根源,“文献不足征也”。本书主要尝试讨论菩提达摩传说及另外若干佛教圣传的建构要素及理路,旨趣并不在于考证传说和传说人物的真实渊源,而是希望借达摩等标杆式、箭垛式人物作切入语境变迁、文化交涉等既有趣又复杂的问题讨论。本书的研究视角不仅仅从佛教出发,还基于道教、民间信仰等广泛视域,并有效结合圣传叙事学、多元文化交涉等领域的前沿理论。 通过本书研究可以发现,有关达摩、龙树、锁骨菩萨等传说的认识,在不同时代、不同的文化体系中将被演化出甚为有趣的一些面相。
-
宁玛派源流堪珠·贡觉丹增仁波切 著,克珠群佩 注遍主上师贡觉丹增活佛于藏历第十六胜生周的水兔年即公元1963年出生于藏区多麦地区,自幼具备坚定的信仰和深厚的慈悲。八岁时,前往拜谒热珠多吉强·土丹谢珠加措大师,大师非常高兴,给贡觉丹增活佛赐予吉祥哈达,使得贡觉丹增上师心中的经文传承和正法得到通达,发愿为佛法和众生完成大业。从此学习藏文读写等一学就通。十一岁时,在德格宗萨尔寺大亲教师堪钦·钦绕僧格尊前接受居士戒和沙弥戒,亲教师赐名土丹云丹加措。又在这位大亲教师尊前接受了《心滴前行》、《三宝总集》、《静猛狮三尊》、《意密精华集·上师修百明点》等的灌顶,聆听了《三宝总集》的指导,产生了厌恶轮回的出离心和利益众生的慈悲心。在化身伏藏师邬坚其巧尊前接受了《降魔忿怒莲花》和《小金刚橛》等灌顶,聆听了前行、正行、耳传、本净观修等,对所学没有停留在听闻和了解上,而是时时结合自心进行思维,使所学之法在心里得到纯熟。邬坚其巧上师见其所行非常高兴,遂收其为大弟子。二十岁时,徒步朝拜三大古寺等卫藏地区的名刹胜迹,并为了众生的幸福和佛法得以弘扬而发愿祈祷两个月。
-
生命大道究竟在何处冯学成 著本书针对《道德经》的核心灵魂——第一章,采取讲座的形式,逐字拆解, 针对“常道”“非常道”“可道”“不可道”“常名”“非常名”,“可名”“不可名” 乃至于“恍兮惚兮”“惚兮恍兮”“常有”“常无”全面解读,解答了什么是道, 纠正了一些在“道”“名”“有”“无”研究上的曲解, 还有如何在行、处、坐、卧的日常中如何运用“道”和“禅”,解决学道和生活上的困扰,从而真正达到安心。
-
古藏语文学写本的佛教语境周炜 著《古藏语文学写本的佛教语境》共十九章,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古藏语文学写本的佛教语境。一章介绍了从藏传佛教衍生的古藏语话本文献,第二章介绍了古藏语文献对话本等文学写本的影响,第三章对古藏语佛教话本文献进行了考辨,第四章对西藏古代话本文献进行了佛教注释,第五章介绍了佛教文化与藏族古典作家,第六章对古藏语文学写本的文体进行了介绍,第七章对古藏语文学写本《勋努达美》进行了解读,第八章介绍了古藏语寓言写本的宗教语境,第九章介绍了古代史诗写本的佛教境界,第十章介绍了化身理论与格萨尔的本生,第十一章介绍藏族古代史诗的民间宗教因素,第十二章介绍了藏族古代史诗的传播方式,第十三章介绍了藏族人的记忆方式与古代史诗的传承,第十四章介绍了藏族民间文学的分类与观念,第十五章介绍了藏族民间文学的结构特征,第十六章介绍了藏族民间歌谣的历史分期,第十七章介绍了西藏戏剧的宗教情节根源,第十八章介绍了藏族戏剧写本的佛学观念,第十九章介绍了古藏语文学名著《米拉日巴传》的宗教语境。
-
支扎寺志登久美 编格鲁派名刹支扎寺,始建于1903,位于青海省化隆县,有“第二那兰札”之美誉,培养了桑绕嘉措等知名人士。《支扎寺志(藏文版)》由支扎寺格西邓吉美所著,主要记述了支扎寺的历史演变、支扎寺的历任堪布及其功劳、支扎寺的宗教仪轨、支扎寺的现状等内容。
-
诗僧寄禅暂缺作者暂缺简介...
-
菩提道次第广论略释宗喀巴大师 著,法尊法师 译,更登智华 注编写这部略释的原则有三:其一,丝毫不改动法尊法师的译文,如实对照藏文原本,对原文做白话释义,也可以说是对原文中一些难懂的名词及文句做了简单的诠释。其二,为了让修学者容易掌握此论著的整体结构,特意编列《菩提道次第广论引导科判》,以方便广大修学者背诵修持。另外,把《菩提道次第广论传承师祈祷文·胜道启门》也排列在书中,以方便修学者长期祈祷获得加持,早日在相续中生起菩提道次第之觉受,获得利益。其三,此次编写略释对《菩提道次第广论》的名称做了比较详细的解释,其目的是让修学者对上师宗喀巴大师之教证功德生起坚定的信心。获得菩提道次第之种种觉受与利益,为救度一切如母有情脱离轮回苦海,而获得究竟无上的菩提果位。
-
中国佛学《中国佛学》编委会 著《中国佛学》为集刊,一年两期,每期栏目固定,包括“汉传佛教——教史研究、义学研究、佛教与传统文化”“南传佛教”“藏传佛教”。每期刊发20篇左右来自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研究者的学术论文。从总第31期开始由我社出版发行,目前已出至第43期,已在我社出版了13期。 《中国佛学》为中国佛学院的学报,其前身为佛教内部刊物《法源》,2010年更名后正式公开出版,由中国佛教协会前会长传印长老亲题刊名,顾问为黄心川、方立天(已逝)、楼宇烈和杨曾文四位著名的佛学研究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