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
薄伽梵歌 通解(以)伊萨玛·泰奥多,徐达斯《薄伽梵歌》是印度教的重要经典与古印度瑜伽典籍,为古代印度的哲学教训诗。全文共18章,700节诗句,讲述无限宇宙与流幻人生的真谛,宣扬无我的行为,隐藏着重要的神谕。本书提供了一条清晰的路径,使这部难懂的经典古籍变得连贯畅达,使它的真义得以照亮世界!
-
中华大典暂缺作者《佛教分典》设佛教基础、译经、传承与宗派、教义、佛教与传统等五个总部。佛教基础总部分人物、要事、部派、圣地以及周边分布传播五部,介绍佛教在传人中国以前的基本情况,包括释迦牟尼和原始佛教、部派佛教以及在周边地区的传播状况。这些情况是中国佛教的基础,故称为佛教基础总部。译经总部分阿含经、本缘经、般若经、法华经、华严经、宝积经、涅盘经、经集、密教经典以及律藏、论藏、中观论、瑜珈论、论集、史传等部,分别介绍译进经典的情况。佛教是外来宗教,在长期演化中,虽然已经融人中华文化并成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但其教义的源头,是外来的佛典。因此,介绍这些从开始翻译就具有中国特色的经典输入状况,反映中国对佛教的记述和阐释,包括翻译方法和翻译组织、所译典籍及其所反映的佛教基本状况和基础内容,就十分必要,故单设一总部。传承与宗派总部分历史、翻译家、经录、天台宗、法相宗、禅宗、华严宗、三论学派、净土学派、戒律学派以及佛教石窟名山等部,分别介绍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分派分宗情况。各个中国派别,不仅介绍它们的创宗(派)人、传承、着述和教理,而且介绍该宗分化为小宗的状况。中国佛教包括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上座部佛教。受文献和研究状况的制约,本分典仅限于汉传部分,即其经典是用汉语书写和传承的佛教部分;汉传佛教实际还包括朝鲜、日本和越南的佛教,但本分典仅限于中国部分。教义总部分概念、命题和名数三部。概念部介绍如业、色、受、想、行、识,空、有,显色、形色,有为法、无为法等概念,约四百个;命题部介绍色不异空、唯识无境、烦恼即菩提等命题,约五十条,名数部介绍如二谛、三法印、四缘、五阴、六趣、七觉意、八圣道等以数字开头的佛教概念,约四百五十个。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佛教教义的概况。佛教与传统总部分诏令、非正史纪佛、金石纪佛、儒教论佛、佛道论衡等部,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佛教和中国政治、原有宗教的交互影响,对于研究佛教在传人中国以后的演变情况,具有重要意义。汉传佛教指以汉文为载体的佛教,从有文字记载算起,已近二千二百年,历史悠久,广传于朝鲜半岛、日本和越南等汉文化圈国家,典籍繁多,编译者与作者辈出,仅汉文《大藏经》,不止有中国历代所编的诸种版本,亦有朝鲜之《高丽藏》、日本的《大正藏》等多种,收有多种韩人和日人的汉文撰着。本分典所收,止限于中国僧俗的着作,不包括对外的辐射和影响。
-
佛说造像量度经文物出版社 编《佛说造像量度经》,清乾隆七年(1742)刻本,是一部关于佛教塑像、绘画、浮雕的工具书,相传是释迦牟尼的四大弟子之一舍利弗所撰,历代都以梵本流传,没有汉文译本,清乾隆年间,蒙古族学者工布查布把它翻译成为汉文。该书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
-
生活禅的理论与实践暂缺作者净慧长老离开我们已近一年了,我时时怀念着他。他是我的良师,也是我的益友。承蒙慧公的错爱,他生前数次谈到他与我之间的法缘。
-
入楞伽心探玄《入楞伽心探玄》纂写组 编《入楞伽心探玄》的主要内容是作者齐志军等对《楞伽经》多年潜修研习后的成果累积,讲佛法与生活结合,很有意境。佛所说法,都是应因缘而说。佛说《楞伽经》,当然也是应因缘而说。那么,佛是应什么因缘而说此经呢,这就是“教起因缘”。
-
金刚棒喝宣化法师 著《金刚棒喝:宣化法师答问录(套装共3册)》为宣化法师关于佛教的答问,内容浅显,当即棒喝,可解答学佛者疑惑,建立学佛者的正确观念,正信而不迷信。
-
季羡林学术著作选集李南 著佛学博大精深,从印度传入我国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影响巨大。季先生从事彿学研究长达六十多年,成就斐然。他研究佛教,独辟蹊径,从探讨古代佛教语言入手;但并不拘泥于这些语言的形态变化,而是努力探究其变化后面的深层次的东西。他将语言特点与佛教义理结合起.来,运用自己广博的语言学知识和中印宗教、历史、文学等方面的厚重的文化积累,对许多佛教史上的重大问題详加论述,颇具创建性。《季羡林学术著作选集:佛教》所选内容,涵盖了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佛教史和中印佛教交流等方面的重要内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占据此书很大篇幅的.《(大唐西域记校注)前言》部分,内容翔实,通俗易懂,读者可以从中深入了解关于宗教、历史、文化以及玄奘本人和译经方面的知识,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
-
王阳明佛教观研究熊贵平 著王学不是“阳儒阴释”,而是儒学的一种新形态;它与佛教禅宗相似或相同是因为两者都把“道”内在化了。同时,它也不是“儒体佛用”,确切地说,它是“儒因佛缘”,即它是在“成为圣人”这一儒学的动因中生发出来的,佛教因素在其形成过程中只是起了助缘的作用;经过改造的佛教因素成为王学的有机成分,但不是核心要素。
-
永嘉证道歌·信心铭何劲松 等 译《永嘉证道歌》与《信心铭》为禅宗史上两部著名经典,分别为玄觉大师和禅宗三组僧粲所作。读之既可全面了解禅宗的发展脉络,更可作为修禅悟道的修行宝典。
-
精进佛七开示录煮云法师 著煮云法师关于佛七的开示,近代念佛的实录,记载佛七中的各种事迹,可作为研究近代念佛法门演变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