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
南朝佛教与文学普慧 著作者将佛教与中国文学的研究集中起来,从学术高度客观考察和分析这个结合阶段的特点。书中对卷帙浩繁的佛教文献进行梳理、征引;对南朝佛教的发展、佛教思想的衍变,对南朝重要的文人和重要的文学事实同佛教的关系,作了相当全面的分析和研究。这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南朝这一时期的历史文化和佛教对文学多层面的影响。
-
唯识宗思想与文化段新龙 著《唯识宗思想与文化》一书内容包括唯识宗概括、唯识宗高僧、唯识宗祖庭、唯识宗典籍、唯识宗思想、唯识宗修持及唯识宗意义。资料翔实,叙述生动,在保持学术性的前提下,又具备很强的可读性。把学术的研究,转化为文化的弘传。
-
律宗思想与文化张锦辉 著,吴言生 编《律宗思想与文化/长安汉传佛教祖庭文化丛书》是“长安汉传佛教祖庭文化丛书”之一。内容包括律宗概括、律宗高僧、律宗祖庭、律宗典籍、律宗思想、律宗修持及律宗意义。资料翔实,叙述生动,在保持学术性的前提下,又具备很强的可读性。把学术的研究,转化为文化的弘传。
-
戒律学纲要圣严 著本书作者以浅显的文字,将枯燥又繁琐的戒律内容,配上与时俱进的观念,深入浅出地予以介绍。 本书的特点是兼容通俗、研究、实用三个方面,旁征博引各部律典及古德注疏等资料,将戒律学上各种主要的问题做介绍与疏导。 本书除式叉摩尼戒及具足戒之外,其余各戒,皆录有受戒的仪轨,并且是切实简明、适应于普遍需要的受戒仪轨,以便读者明了。
-
近现代佛教空有之争研究丁建华 著本项目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空有之争”指空宗与有宗的争论,一般特指中观派与唯识派的论争,从佛教思想的发展来看,又不仅限于此,而是贯穿于佛教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印度佛教时期,空有之争表现在佛教内部各宗之间的互相论争,包括经部与有部、上座部与大众部、中观宗与有部、中观宗与唯识宗等,各部都互相指斥空有而表现为“空有之争”。佛教传入中国后,中观宗与唯识宗的空有之争只存在于文本当中被广为传说与讨论,因为俱舍宗、三论宗、慈恩宗等都历时不长且影响有限,所以没有形成如印度佛教历史中宗派论争式的空有之争。事实上,影响着中国佛教发展的“空有之争”的主角是如来藏思想,但它并未与中观、唯识论争,而是将空有融摄在统一的脉络当中。近现代以来,随着唯识学研究的盛行、三论宗典籍从日本传回、藏传中观学传入汉地,中观与唯识之间的空有论争被佛学研究者所关注,占据中国佛教传统主流的如来藏思想对中观、唯识的融摄已经不能满足当时学者的追问。所以,“空有之争”在近代通过中观学、唯识学、如来藏三系之间的理论交涉与学术论争,成为近现代佛学研究的主题之一。 本书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围绕主题展开论述:1、揭示近代空有之争研究的时代背景与理论渊源,即一、二章。2、深入探究近代空有之争的理论维度,归纳为传统、藏传,等三种思路,分别为三、四、五章。3、对近代空有之争进行总结,并进一步探讨其对之后佛学研究之影响,分为为六、七章。
-
禅的思想[日] 铃木大拙 著本书系统梳理了禅的思想体系和行为原理,既有原汁原味的禅的思想精髓,又有对生活体验的意见和建议,可作为了解东方禅学思想的入门之书。 \n本书按照知、行、问答的顺序编撰而成,分为禅思想、禅行为、禅问答三部分。通过解说达摩遗作、禅宗史书和古代韵文著作中的禅意,揭示出“二入四行观”“安心法门”“信心铭”等禅学思想的内涵及“无功用”“超个我”等禅学行为原理,进一步引导读者从知行合一的角度理解“禅是什么”。 \n铃木先生在本书中对一些参禅趣事的描绘细腻生动,增添了书稿的新鲜感,无形中也发挥了抚慰人心、启迪智慧的作用。 \n
-
贤愚经注译与辨析荆三隆 著《贤愚经》共十三卷,六十九品,我们根据内容,分为一百三十七篇比喻故事,所有故事的题目,皆由我们根据每篇故事的内容命名。这部譬喻经,汉译为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凉州(今甘肃武威)沙门慧觉等在高昌郡译出。又名《贤愚因缘经》。此经还有藏文、蒙文译本。译者慧觉、威德等八人,曾西行求法到于阗(今新疆和田)大寺,遇见当地五年一次举行的大法会。会中长老的讲经,他们八人分别记录下来,译成汉文,于公元445年回到高昌,汇集成为这一部经,凉州名僧慧朗将它题名《贤愚经》。以后由凉州传入建业(今南京市)。汉译《贤愚经》通过譬喻,阐发佛教义理,许多故事,和我们已经出版的《杂宝藏经注译与辨析》《杂譬喻经注译与辨析》《众经撰杂譬喻经注译与辨析》以及和本书同时出版的《撰集百缘经注译与辨析》《六度集经注译与辨析》中的内容交叉。可见《贤愚经》譬喻故事流传的广泛程度,其中不少内容是印度和中国文化融合的产物。
-
宗门教下王颂 编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宗派问题研究是海内外佛学界的一大热点。汉语佛学界一些学者积极参与了相关问题的探讨,但尚未形成面对面的学术争鸣。为此,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于2018年组织了“第二届中国佛教史论坛”,论坛主题为“宗门教下——东亚佛教宗派史的解析、诠释与重构”。会议获得学界积极响应,百余位学者与会并提交了80余篇专业论文,本书系其中23篇论文的精选。为了体现百家争鸣的精神,我们尊重每一位作者的独立观点,包括针锋相对的观点,将相关成果如实地呈现出来,以飨学界。
-
大庄严论经注译与辨析荆三隆 著《大庄严论经》共十五卷,相传为印度马鸣造,后秦(384—417,又称姚秦,是十六国时期羌人贵族姚苌建立的政权)时期的鸠摩罗什译。又称《大庄严经论》《大庄严论》《大庄严经》。共九十篇譬喻故事,以佛陀本生、善恶因缘、譬喻、寓言和史传故事为主要内容,是研究公元前佛教义理和修行实践的重要经典。为历代大藏经收录,在敦煌遗书中也有收藏。有关作者、译者学术界有不同说法。罗什译出经典数量,说法也不一,现存鸠摩罗什译场所出经典,共有三十九部,三百一十三卷。从所译内容上来看,他第一次系统介绍了佛教大乘缘起性空学说。从翻译学角度来看,他的译文将意译与直译相结合,变朴拙为通畅精美、易于理解,为义学领域开拓了发展空间。他的汉译特征被后世尊为“旧译”。
-
出曜经注译与辨析荆三隆 著《出曜经》作为有最完整、最庞大喻群的佛教譬喻经,共三十卷,三十四品,一百八十三篇比喻故事。这部巨制鸿篇,由印度的法救菩萨汇编。汉译为十六国后秦(384—417)又称姚秦时期,僧人竺佛念译出。竺佛念,《高僧传》卷一云:“凉州人,弱年出家,志业清坚,外和内朗,有通敏之鉴,讽习众经,粗涉外典。其苍雅诂训,尤所明达。”他出生在今天的甘肃武威,早年出家。在长安译出的经典有《菩萨璎珞经》《十住》《断结》《出曜经》《胎经》《中阴经》等,为佛门一代宗师。《出曜经》全经系由诗颂即优陀那,意为佛陀自说,以及注释诗颂的故事,即阿波陀那,意为譬喻所组成。“出曜”是梵文意译,在这里意指“譬喻”,即本经系以譬喻或寓言方式说甚妙教义。“出曜”一词在汉译时,被认为出自《诗经》的“日出有曜”。因此,出曜意为“太阳升起带来的光明”,即把经中的譬喻故事,比喻为“如太阳的光明照亮一切黑暗”。笔者初步勘定《出曜经》为一百八十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