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
法华思想林保尧 著本书是有关《法华经》种种问题的考察,以及《法华经》中诸种思想的圆解。《法华经》是大乘经中广泛信奉的经典。对于如此广泛流布于亚洲地区的《法华经》,在选取问题研究时,本书尽量地给与平易性的解析。本书构成上,共分为九章,内容涵盖《法华经》的成立史、佛陀观、宗教性的实践等问题,是一本研究《法华经》值得参考的书籍。
-
本生经的起源及其开展依淳 著“本生”是指佛及其弟子们于过去生中的故事,特别是指释迦牟尼佛在过去无数劫以来,修种种菩萨行的故事。 《本生经》不仅事佛教文学、艺术的宝库,更是菩萨思想和大乘佛教的根源。本书由兴起、特色论至影响,明立《本生经》于整个佛教发展的轨迹,有助于彰显《本生经》的地位,内容亦周衍深妙。
-
缘起与实相倪梁康 著一切佛法,均可归于缘起与实相。而佛教思想,尤其是在传统中国与日本传布的佛教学说,均由缘起说和实相说两大系统组成。当代佛学大家吕澂和于凌波都曾撰有“缘起与实相”的论文,刻意说明两者关系。前者示明:“佛家的实相说常和缘起说连在一起,主要从缘起的现象上见出真实的意义即实相”;后者强调:“中道、真如、实相,即是法性——即是缘起法的实性。” 就此而论,缘起是实相,实相是缘起。初看起来,这两者之间存在的清晰可感的张力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而得到化解。与此类似的做法是中国古代的“易经”:变化的真理,以及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史)与真理(哲学)的统一。现象学和佛教的深层次的关联在本书中得到了阐明。
-
唯识宗思想与文化段新龙 著《唯识宗思想与文化》一书内容包括唯识宗概括、唯识宗高僧、唯识宗祖庭、唯识宗典籍、唯识宗思想、唯识宗修持及唯识宗意义。资料翔实,叙述生动,在保持学术性的前提下,又具备很强的可读性。把学术的研究,转化为文化的弘传。
-
律宗思想与文化张锦辉 著,吴言生 编《律宗思想与文化/长安汉传佛教祖庭文化丛书》是“长安汉传佛教祖庭文化丛书”之一。内容包括律宗概括、律宗高僧、律宗祖庭、律宗典籍、律宗思想、律宗修持及律宗意义。资料翔实,叙述生动,在保持学术性的前提下,又具备很强的可读性。把学术的研究,转化为文化的弘传。
-
中论韩廷杰 著《中论》据考证乃印度龙树菩萨初期之作。包含有空、二谛、缘起、中道等基本理论。其中心内容是“空”。《中论》不仅为印度中观学派之根本立场,亦为中国三论宗所依据之主要论点。三论宗将其奉为根本经典之一。
-
中论释全知麦彭仁波切 著,索达吉 译中论又称中观根本慧论,集佛陀二转般若法轮之精华于一体。该论阐述了缘起性空的深义,揭示了生死解脱的根本,为三乘共遵之法门。本书是17世纪的麦彭仁波切为《中论》所造之注释。麦彭仁波切是藏传佛教大成就者,一千多年前莲花生大士授记他为“弘扬大圆满的太阳”,雪域藏地诸教派共称他是文殊菩萨化身。若能潜心研读本书,会对通达般若空性有极大帮助,尤其对进一步理解《金刚经》《心经》等般若经典,以及禅宗祖师的公案,具有不可估量的指导作用。
-
大智度论郏廷础 著《大智度论》中引征经籍甚多,保存了大量当时流行于北印度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为研究大乘佛教和古印度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由于此论所释的《大品般若经》为当时篇幅较大的一部经,作者并对经中的“性空幻有”等思想有所发挥,故被称为“论中之王”。
-
辩中边论魏德东 著本论是论释弥勒菩萨所造的《辩中边论》而成。辩中边就是辩明中道和两边,使人们剔除边见,求得中道。全论分为七品,依次论述世界的本质,成佛的障碍,佛法的真实,对障碍的俢治,修行的次第,修行得到的果位和无上的大乘境界。
-
近现代佛教空有之争研究丁建华 著本项目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空有之争”指空宗与有宗的争论,一般特指中观派与唯识派的论争,从佛教思想的发展来看,又不仅限于此,而是贯穿于佛教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印度佛教时期,空有之争表现在佛教内部各宗之间的互相论争,包括经部与有部、上座部与大众部、中观宗与有部、中观宗与唯识宗等,各部都互相指斥空有而表现为“空有之争”。佛教传入中国后,中观宗与唯识宗的空有之争只存在于文本当中被广为传说与讨论,因为俱舍宗、三论宗、慈恩宗等都历时不长且影响有限,所以没有形成如印度佛教历史中宗派论争式的空有之争。事实上,影响着中国佛教发展的“空有之争”的主角是如来藏思想,但它并未与中观、唯识论争,而是将空有融摄在统一的脉络当中。近现代以来,随着唯识学研究的盛行、三论宗典籍从日本传回、藏传中观学传入汉地,中观与唯识之间的空有论争被佛学研究者所关注,占据中国佛教传统主流的如来藏思想对中观、唯识的融摄已经不能满足当时学者的追问。所以,“空有之争”在近代通过中观学、唯识学、如来藏三系之间的理论交涉与学术论争,成为近现代佛学研究的主题之一。 本书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围绕主题展开论述:1、揭示近代空有之争研究的时代背景与理论渊源,即一、二章。2、深入探究近代空有之争的理论维度,归纳为传统、藏传,等三种思路,分别为三、四、五章。3、对近代空有之争进行总结,并进一步探讨其对之后佛学研究之影响,分为为六、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