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
水木格言[清] 贡塘·丹白准美 著《水木格言》(藏汉对照绘图本)是藏族格言诗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又译为《水树格言》《水木论》。本书内容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以“水”做比喻,含139首格言。另一部分以“树”做比喻,含100首格言。写法上采用四行一段的民歌体,两句为喻,两句指实,它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民间典故、谚语等媒介,运用丰富的比喻、推理方法来叙述社会生活中的宗教观念、道德规范,以及修行方法等,来解答人们的困惑。
-
宋代禅宗美学与禅画艺术研究刘桂荣 著中国佛教禅宗产生于唐中期,至宋代已盛行,其思想对宋代绘画艺术有很大影响,形成了宋代禅画艺术;就美学而言,禅宗美学在中国美学上源远流长,独具特色,其对空灵与虚无、审美体验与生命真实及人类普世性的关注,也对中外的现当代艺术创作产生深刻影响。《宋代禅宗美学与禅画艺术研究》是一部对宋代禅宗美学与禅画艺术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研究的论著,不仅对宋代禅宗与禅画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背景、禅宗思想的传播和接受、绘画批评与美学建构、审美形式与审美体验进行了考察和梳理,而且对禅家画家的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特别是宋代山水画的禅意进行剖析和解读,进而阐明宋代禅宗美学与禅画艺术的海外影响。
-
佛教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学愚 编《佛教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本全英文论文集。所收论文立足于对佛教经典的再研读,并借助历史资料以及考古新发现和研究成果,探讨佛教文化传播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联与相互影响。论文集中不仅关涉佛教文化如何经由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中国之情况,也探讨了佛教文化在海上丝绸路的周边国家的传播情况,包括对当地文化之影响,以及沿途国家之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对佛教文化传播的推动等。更有对大、小乘佛教的各自发展、佛教哲学意义的详细分析,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
中华佛教史山西教育出版社 编本丛书包括《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卷》《隋唐五代 佛教史卷》《宋元明清佛教史卷》《近代佛教史卷》《佛 教文学卷》《佛教美术卷》《西藏佛教史卷》《云南上座 部佛教史卷》《中韩佛教交流史卷》《中国佛教东传日本 史卷》《佛教史论集》11卷。本丛书内容不仅包括佛教在 汉族中的发展传播历史,而且包括佛教在我国多个民族, 甚至在日本、朝鲜等国中的发展传播历史;不仅包括佛教 思想的发展传播历史,还包括佛教艺术、佛教文学以及佛 教在民间的影响等的发展传播历史。
-
成唯识论韩廷杰 著《成唯识论》为《唯识三十论颂》之注释书,乃法相宗所依据之重要论书之一。公元四五〇年顷,世亲作《唯识三十论颂》,至公元五五七年顷,以护法为主之唯识十大论师对其各作注释十卷。后玄奘翻译该论时,采弟子窥基之主张,以护法之观点为主,糅译诸师学说,集成此书。
-
六十四瑜伽女轮李翎 著瑜伽女指的是瑜伽士修行中,身体内性力和阴性动力的象征。流行于怛特罗瑜伽学派中,大约在5、6世纪人格化。轮是指印度传统宗教中一种寺庙建筑样式,是人类认为Zuiwanmei的形态:圆的立体化,为坦特罗瑜伽派建构的寺庙样式,供奉瑜伽女神,称瑜伽女轮。 本书是作者踏查了印度奥里萨邦省会布巴尼斯瓦尔附近的六十四瑜伽女庙,对神庙中的六十四瑜伽女形象所进行的艺术史研究成果。从研究藏传佛教图像的角度来说,瑜伽母(女)的图像非常多,密教修行中所谓“明妃”的位置非常重要,但事实上,很多中国学者并不十分清楚瑜伽女的本意和哲学含义,以及进入佛教系统之前在印度的情况,许多解释是完全脱离印度古老传统的中国佛教化解释,这样做不能说不对,但至少不够深刻。瑜伽是印度非常古老的一种修习方式,类似中国道家的气功导引。佛教密教传统来自古老的印度密教,瑜伽女在修行中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将文献与图像相结合,对六十四瑜伽女的研究,对于印度文化研究、佛教史研究都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华林禅寺五百罗汉雕像光明 编暂缺简介...
-
藏传佛教女性观研究张玉皎 著藏传佛教对女性的重视关系到佛教信仰的本质和结构。《藏传佛教女性观研究》从信仰体系层面、历史人物层面和现实群体层面出发,对藏传佛教女性观展开研究,以女性主义哲学的视角分析藏传佛教女性观的内涵及张力,以女性成就者为典范,分析她们如何克服自身“内在性”,探讨女性宗教文化的缺位和重建。
-
格丹格言[明] 班禅·索南扎巴 著《格丹格言》(藏汉对照绘图本)全书共125首诗,内容都是辨别“智者与愚人”的论述,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总的方面论述智者和愚人的区别。第二部分是详论,约占全书的百分之九。有提倡刻苦学习,反对懒惰的;有颂扬团结,反对分裂的;有主张洁身自好,反对贪恋钱财的;有赞美谦虚,批评自满的;有提倡观察思考,反对盲从听信的;有颂扬临危不惧,贬斥怯懦退缩的。第三部分为总结性的内容。
-
大乘起信论萧萐父 著《大乘起信论》中心思想为论证“如来藏”(真如)与世界万物的关系和劝人信奉大乘佛教。认为如来藏由生灭心转,实则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世界万有都是“如来藏”的显现,因而提出“真如缘起”说。劝导人们深信真如佛性和佛、法、僧三宝,修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止观等,以获解脱。本轮以“一心”、“二门”、“三大”的佛教理论和“四信”、“五行”的修持方法展开它独特的思想体系,继承了印度佛学中如来藏系的思想而有所开拓,形成与中国哲学有所融通的中国化的大乘教义。由于此书结构严整,文义通顺,解行兼重,古今学人盛行传诵,视为大乘佛教入门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