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
隋唐佛教文化史论介永强 著本书上编“隋唐佛教寺院建置兴废探赜”,辨析了隋唐长安佛教寺院建置沿革记载中颇有争议的一些问题,勾勒了唐都长安佛教寺院建筑风貌,追寻了唐都长安佛教寺院书法文化遗产。中编“隋唐佛教高僧生平事迹索隐”,揭橥了隋唐高僧对儒学、语言文字学和中国书法的特别贡献,补证了隋唐时期数位著名高僧大德的生平事迹,阐明了唐代胡僧的功绩,评说了唐代奉僧的功过。下编“隋唐佛教社会文化史事谫论”,诠释了隋唐长安佛教义林与义学风尚、隋唐时期的宗教消费、佛教与中古中外交通等隋唐佛教社会文化事象。
-
南海寄归内法传校注义净 著,王邦维 校注唐代高僧义净在南海室利佛逝国(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时撰成《南海寄归内法传》四卷。书中详细介绍了印度及其所历南亚诸国所行佛教仪轨四十条,为我们今天了解7世纪印度佛教僧伽内部宗教生活的状况提供了*多*详细的信息,同时也是研究南亚次大陆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
-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校注义净 著,王邦维 校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卷,是唐代高僧义净在南海室利佛逝国(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时的主要著作之一,书中记载唐初从太宗贞观十五年(641)以后到武后天授二年(691)四十余年间五十七位僧人到南海和印度游历、求法的事迹。后附《重归南海传》,又记载武后永昌元年(689)随义净重往室利佛逝的四位中国僧人的事迹。这些僧传兼述经济、风俗及旅行路线,是研究7世纪南洋诸国状况和国际交通的重要资料。
-
四分律温金玉 著本书原为印度优波崛多系统的昙无德部所传的戒律,主要说明僧尼五众别解脱戒的内容和受持的方法。在每一条戒下,各各说明制戒缘起、缘起之人、立戒经过、立戒内文和判决是非。每结一戒必说十句义,此制戒十句义是佛制戒的根本意趣,也是出家受戒、持戒必有的利益。此书传入中国后,道宣律师根据本土风俗人情对其进行了“由小入大”的改革,使其适应中国的国情,而弘传独盛,不但成为律宗的根本经典,也是影响中国佛教**的律典。
-
藏传佛教史研究嘎·达哇才仁《藏传佛教史研究·明代卷》(以下简称《明代卷》)对1372年(藏历第6饶迥水鼠年)至1644年(藏历第11饶迥木猴年)即明朝时期藏传佛教的历史发展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和介绍。总体来讲,《明代卷》系统梳理了明代藏传佛教的历史发展脉络,并探析了明代藏传佛教的基本特点,其中涉及各教派、寺院、活佛、甘丹赤巴和高僧大德等。笔者在写作过程当中,有些教派历史比较完整,比如说觉囊派,为了完整理解觉囊派的历史脉络,笔者采取了追根溯源的方法,甚至涉及元末、清初的部分事件和人物。除此而外,有些章节内容在论述时,笔者尽量做到具体细致,比如说色拉寺和哲蚌寺等历史。撰写《明代卷》时,笔者参考了大量的藏文资料,在藏文文献资料搜集和引用上下了很大工夫,这也许是《明代卷》的亮点也是《明代卷》的学术贡献,但不免有繁琐之嫌。
-
牟子理惑论梁庆寅 著《牟子理惑论》是中国最早的佛教论书。作者自设宾主,以问者和牟子各为一方,采用对话问答的形式展开论说,在一问一答之间阐述了佛教的义理。问者提出的问题代表了当时一般人对佛教的困惑,牟子的答辩则代表了信徒对佛教的理解。本论是了解佛教初传中国的情况、研究中国佛教形成和发展的一部重要文献。
-
唯识四论陈鹏 著本书汇集了《大乘百法明门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论颂》以及《八识规矩颂》,均是佛教大乘唯识学的论著,合称为《唯识四论》,是学习唯识者必读的论著。
-
宗教与历史陶飞亚,程恭让 著本辑共收入15篇文章和4篇书评,共分为佛教中国化研究、佛教历史与文化研究、书评三个栏目。佛教中国化研究专题,程恭让教授就善巧方便一系概念思想与佛教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展开探讨;赵文博士从鸠摩罗什所译般若系经典入手,分析了大乘佛教“真理”概念的中国化问题;常红星、吕昂、伊家慧、黄凯等分别从佛教人物、戒律、佛典汉译、护国思想等角度对佛教中国化问题展开探讨;翟兴龙博士则系统梳理了“中国佛教”与“佛教中国化”这两个概念在中国的发展史。佛教历史与文化专题,收入8篇论文,既有对佛教文献、经典的思想研究,也有对佛教思想义理的深入辨析;既涉及佛教自身的宗派研究,也有关于佛教与其他宗教的关系研究,展示了当前中外学术前沿问题和方法。书评栏目所收入的四篇中外学者书评,从多个方面展开对程恭让教授的著作《佛典汉译、理解与诠释研究》的学术评价,就该书的价值、影响和意义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
唯识三颂讲记于凌波 著唯识学,是大乘佛教法相宗的宗义。《唯识三颂讲记》是把词意艰深的唯识理论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使初入唯识之门者,读后获得一清晰的概念。
-
出三藏记集吕有祥 著本书系集录后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关经籍编撰之缘起、目录、序、跋,以及译经者之传记等的记录整理,其文体与《汉书·艺文志》相似,属于佛教经录类。由于僧祐之前的各种经录在隋唐时代均已佚失,因而本书成为研究汉魏两晋南北朝之佛教学者的第一手资料。它提供了考证佛教译传源流之依据,也为后来佛教大藏经之编修有了轨迹可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