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
金刚经·心经·坛经胡永辉,周晓露 注《金刚经》、《心经》、《坛经》是佛教中重要典籍,三经不仅在中国佛教中体现着原典精神和独有的思想价值,从中国文化史的视野来看,它们的影响并且关涉到僧俗各界,渗透到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如欲深入佛教研究或是欲对中国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此三部经是一个基础,是必须一读的经典。《金刚经·心经·坛经(名家注译本)》采取原典加评析的方式编写。
-
胜鬘经胜鬘宝窟释读尹邦志 注《胜鬘经》为中国佛教史上代表性的经典,经中的“一乘”思想,被认为是大乘佛法的“宗要”,影响深远;历代注疏颇多,流通极广。《胜鬘宝窟》则是《胜鬘经》注疏中最著名的一种,为隋唐佛教“十大德”之一的吉藏所撰,全面、系统地阐发了大乘佛教的究竟义理,在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致影响了后人对《胜鬘经》的重译。《胜鬘经 胜鬘宝窟释读》是《胜鬘宝窟》首次完整整理出版,并将现存的两种《胜鬘经》译本与《胜鬘宝窟》整合起来,加以校注和必要的释读;书前的“释读说明”,对成书背景、内容、价值等作了详尽的介绍:可资研究者参考使用,也适合一般的佛学爱好者阅读。
-
因明学入门罗劲松 译本书是有关藏传佛教哲学和辩论术基础内容的综述著作。书中包含藏传佛教哲学大部分重要名词的定义解释,介绍了逻辑辩论的主要原理和技巧。它可以作为一本佛学入门教材或是佛学小词典使用。本书内容逻辑性强,说明简洁通俗,适合初入佛门且有志于系统学习佛教哲学的朋友使用。特别是对于那些有兴趣了解藏传佛教严谨的逻辑学的朋友,本书可谓不容错过的入门书。而对于一些正在学习藏文经典且有志于未来直接阅读佛教逻辑学藏文典籍的朋友,本书也可用作翻译参考书。
-
中国南传佛教资料辑录伍琼华,彭多意,田玉玲 等 编《中国南传佛教资料辑录》收集整理了中国南传佛教研究文献资料,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后列出九大专题:中国南传佛教历史沿革、中国南传佛教典籍、中国南传佛教典籍、中国南传佛教组织结构、中国南传佛教的僧侣教育、中国南传佛教造像艺术、中国南传佛教音乐艺术、中国南传佛教的僧-俗庆典与民俗、中国南传佛教与民众社会生活、中国南传佛教与南传佛教文化圈区域国家的交流。
-
藏传佛教史索南尖参 著《藏传佛教史(藏文版)》是“青海民族大学藏学院申请博士点建设文库”选题之一。书中介绍了藏传佛教的发展过程,共有五个章节。**章简要地介绍了松赞干布之前藏区的情况,第二章介绍了藏传佛教前弘期的发展过程。第三章和四章里系统地介绍了藏传佛教后弘期出现的各各教派。第五章介绍了藏传佛教在藏区之外的传入和发展。
-
嘱托慈诚罗珠堪布 著众生流转轮回的主要因素有三种:一,是与无常相违的常执;二,是与痛苦相反的乐执;三,是与无我相抵触的我执。有了这三种执着,就会造作善恶之业。造了善业,就流转于人天等善趣;造了恶业,就投生于地狱等恶趣,始终无法超轮回而获得解脱。脱离轮回获取解脱的原因,并不在于外面,而是来自于我们自身。所谓自身,并非指自己的身体,而是指思想或者精神。通过推翻三种执着,才能解决精神的束缚;如果不断除或者毁坏这三种执着,就永世不得解脱。三法印不但是释迦牟尼佛的观点,也是十方三世诸佛共同的观点。任何一位佛陀出世转法,都会讲到三法印。也可以说,十方三世诸佛所讲的法,都离不开三法印;无论诸佛前前后后从任何一个侧面所宣讲的一切法,其根本的精华,就是三法印。甚至包括密宗,虽然在密宗的不共见解中,会讲到空性和光明,但同时密宗肯定也会讲到无常、痛苦等等。
-
汤用彤讲佛学汤用彤 著汤用彤先生是现代中国学术史上少数几位学贯中西、会通华梵、熔铸古今的国学大师之一。他本着“文化之研究乃真理之探求”的治学精神,其文字对今人的学术文化研究和中国文化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迪意义。当现代人都在忙碌于追求物质利益之时,《汤用彤讲佛学》让我们返观汤用彤先生所缔造的佛学世界,在禅意中净化心灵,寻找人生的终极智慧。
-
藏传因明研究2郑堆 编《藏传因明研究2》是以汉藏两种文字撰写的有关藏传因明方面的论文集,共收录了12篇论文,其中3篇为藏文。内容主要涉及藏传因明的发展历史、意义、特点,以及具体概念的剖析和运用等方面。尤其是《塞氏·摄类学》中的“否定是与否定非”的译解和《佛教因明学传承史》的汉译等对藏传因明和汉传因明交流和研究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
中国佛学《中国佛学》编委会 编本书为论文集,主要设有汉传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三个栏目,其中汉传佛教部分下设教史研究、义学研究、佛教与传统文化。本期共收录22篇文章,主要来源于全国从事佛教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硕博研究生以及佛学院的老师、研究生等,皆为学术前沿的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看破不说破胡适 著《看破不说破》收录了胡适研究中国禅宗思想的精华文章。全书对禅宗的传播、流布,以及对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严谨细致的分析。胡适本人不信任何宗教,但他对禅宗的见解,对于那些从事禅宗文化研究的人士,以及文化爱好者而言,至今仍有着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