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
东亚佛学评论刘成有本辑收录十篇文章,来自作者投稿或约稿,研究主题涵盖东亚佛教研究的不同方面,涉及文本考证、义理分析及一篇书评。文本考证部分详细考证了《大乘起信论》的核心观点“三大”的思想渊源;尝试复原了唐本《妙觉塔记》的原貌;重新考察了目前学术界存在争议的《大乘玄论》的作者问题。义理分析部分分别对地论学派内部的壁垒之见及对师承正统的竞争意识,法宝的一乘和判教思想,法藏在判教系统内对诸教种性问题的思考,慧均五种佛性思想的源流,说一切有部在处理随眠、烦恼和缠的复杂关系时体现出的继承经典与确立自说之间的张力,北周武帝与净影慧远之间的辩法缘由等议题展开讨论。书评部分,结合学术界对金石材料的研究,综合评价了伊吹敦《墓志铭所见之初期禅宗》的价值和意义。
-
印顺中观思想及其绎论欧阳镇 著本书内容结构上,分为五章,章下设节目。按先后顺序,每一章的具体内容分别为:印顺中观思想的形成、印顺中观思想的主要内容、印顺中观思想的显著特征、印顺中观思想与菩萨道和印顺中观思想与人间佛教。从各章来看,每一章内容均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并构成一个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从总体来说,从第一章至第五章,每一章与其后一章都是一环扣一环的,具有严密的逻辑发展程序。也就是说,全文紧紧围绕一根主线,即从印顺中观思想推理演化而形成人间佛教的逻辑过程,展开全面的论述。如果以最后一章印顺中观思想与人间佛教为章的起点,依次按章逆推,那么全文可以说是一种回归溯源性的探讨。本书对印顺人间佛教的形成过程作了较为完整和系统的论述,特别是指出从印顺中观思想到人间佛教建构,必须经历菩萨道的推理演化,其间不是简单直接的因果关系。因此,可以说,菩萨道思想体系在印顺中观思想至人间佛教建构之间起到了一个桥梁纽带作用,这也充分肯定了菩萨道思想的地位和作用。然而,学术界在探讨印顺人间佛教思想源流时,这一点长期以来却被忽视。
-
十不二门指要钞校释知礼 著,聂士全 校《十不二门指要钞》,二卷,宋代天台宗山家派大师知礼撰,为唐代湛然《十不二门》一文之注释。《十不二门》原为湛然《法华玄义释签》卷十四之一段文字,系论述《法华》本门十妙前所作之导论,后人录出该文,别行于世。《十不二门》号称难读,宋代天台学者对它的疏释多达七部,现存六部,其中《指要钞》尤以见地精粹著称。知礼通过本书,既批驳了源清、宗昱等高僧对《十不二门》的别解,又回应了华严、禅宗针对无明法性关系、法门渐顿等佛学议题提出的质难。《指要钞》不仅在天台教典中被奉作厘清宗义的典范之作,同时也被视为一部重要的中国哲学文献,体现了汉语思维的特质与深度。 《指要钞》原本钞文单行。此次整理,以《永乐北藏》为底本,将《十不二门》原文与《指要钞》会合,并将宋可度注本《十不二门指要钞详解》分别会入相应内容之下。下以案语,主要对《指要钞》进行注释,解说术语概念、疏通文意,每段正文后均有总释。另附录知礼生平材料及其他几种《十不二门》相关文献,包括唐道邃录出《十不二门义》、宋源清《法华十妙不二门示珠指》、宋宗昱《注法华本迹十不二门》、宋仁岳《十不二门文心解》、宋处谦《法华玄记十不二门显妙》、宋了然《十不二门枢要》,并附《述论》详述知礼生平及著述、《指要钞》思想及其在天台宗理论体系中的地位等。
-
甘珠尔总目录莱隆谢贝多吉 著暂缺简介...
-
《金光明经》汉藏合璧才让多杰,朝鲁蒙格日乐 著暂缺简介...
-
现证庄严论释格勒 著《现证庄严论》是藏族传统经典“五部大论”之一,藏族历代大德们依据自身研学所得,留下了大量注疏文字,其数量可谓汗牛充栋,不胜枚举。《现证庄严论释——至尊弥勒口传难处辩析》即是此论的藏文版注疏新作,作者通过参考传统注疏,并对各版本内容加以对比、论证,对其中的难点、疑点作了细致的阐释,文末附录了书中所涉的各类名词术语,有助于读者加深对原著的理解。
-
金刚经[后秦] 鸠摩罗什,田茂志 注译《金刚经》为国学经典丛书之一,是佛教经典。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最早由后秦鸠摩罗什于弘始四年(401)译出。1卷。以后相继出现5种译本。本次所注译底本为鸠摩罗什本。鸠摩罗什所翻译的大乘经论很多,如般若、法华、净名、弥陀等经,智度、中、百、十二门等论,信实而能达意,文笔又优美雅驯,在翻译界被认为是第一流最成功的译品。所以,鸠摩罗什的译典,千百年来受到国人的推崇,得到普遍的弘扬。本次又加以详细的注解和释文,方便初学者学习。本书国学经典的平装本重印17次,本次为国学经典平装本改造升级为精装本,做为精装本后会有较可观的销量。
-
阿弥陀经[后秦] 鸠摩罗什,王党辉 注译净土三经是净土宗的根本经典,净土宗就是以这三部经典为依据形成的。净土三经为《佛说阿弥陀经》《佛说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加上《楞严经》中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和《华严经》中的《普贤菩萨行愿品》这两章佛经,合称净土五经。这是我们选取净土三经做现代著述体例的注释和白话翻译,传承国学文化经典。本次为国学经典平装本改造升级为精装本,做为精装本后会有较可观的销量。
-
南北朝地论学派思想史圣凯 著地论学派历经北魏至隋唐,以洛阳佛教为源头,以邺城、长安为中心,是北朝佛教**影响力的学派。本书突破“南北二道”的叙事模式,通过经典判释、师资“法统”与区域分布重现地论学派的发展史;遵循“五门”的思想架构,借助佛性、心识、修道、缘集、圆融的观念体系梳理敦煌遗书和净影慧远著作,重探地论学派丰富、繁杂的思想体系。地论学派以菩提流支、勒那摩提所译经论为主,经过慧光、道宠等人的弘扬,在洛阳、邺城、长安等中国北方地区,经过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末唐初等朝代,成为北方佛学的主要流派,对隋唐宗派佛教的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
-
太虚与欧阳竟无佛学思想对比研究丁小平 著太虚和欧阳竟无是近代中国佛教史上具有标志性、代表性的佛学思想家,全面、系统地对比研究太虚与欧阳竟无的佛学思想,有助于理清近代中国佛教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外在方向、经验和问题,有助于理解当代中国佛教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学术现象,探究“怎样的佛教才是真正的佛教?怎样的佛教才能适应‘现代’而继续发展下去?”等问题,进而考察和展望佛教的未来走向,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新文化所需注意的经验和教训,提供有意义的思考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