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理论与研究
-
甘肃宗教史话丁军年 编为弘扬甘肃悠久而灿烂的宗教文化,展示陇原大地多民族、多宗教人民和睦相处,共创美好家园的精神风貌,《甘肃宗教史话》从宗教工作和宗教研究的角度出发,以史话的形式,比较系统客观地叙述了甘肃省各宗教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珍贵的遗存、庄严的礼仪、*名的人物及润物无声的宗教工作,等等,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甘肃宗教历史文化和宗教工作的各个方面,融史料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是了解甘肃宗教历史与现状的通俗读物。《甘肃宗教史话》的出版,搭建起广大读者了解甘肃宗教历史文化及宗教工作的平台,也希望宗教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加热爱本职工作,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宗教工作事业中,谱写甘肃宗教工作的新篇章。
-
庙宇·仪式·群体朱文广 著民间信仰是理解中国民众思想、生活的一面镜子。本书以上党为区域范畴探讨中国乡村的民间信仰。全书分五章:第一章探讨民众建庙立祀的目的、组织与参与群体、社会变迁下庙宇与祭祀的命运;第二章探讨庙宇分布的原则、集体祭祀活动的类型、庙宇祭祀的宗教派别;第三章探讨集体祭祀仪式的流程及其体现的民众历史观、人物观;第四章探讨在信仰活动中起关键作用的群体的源流演变;第五章探讨在男性因素占据主导的信仰活动中,女性因素是如何进行反限制活动并实现“阴阳和合”的。本书认为,上党民间信仰内容丰富又有内在逻辑,同时具有相当强的适应能力,故而能历经时代变迁而存在。
-
本笃会规评注杜海龙 译;[奥] 米歇尔·普契卡 注《本笃会规评注(套装上下册)》是宗教史及基督教会史学术研究专著。本笃会是公元6世纪由隐修士圣本笃创立的基督教隐修会,曾在历史上产生重要影响。其会规严格而繁琐,但是宗教史和基督教会史上的重要文献。《本笃会规评注(套装上下册)》即为对该会会规的逐条研究和评注,对研究教会史和宗教史有着重要的文献参考价值。
-
信仰与理性之间的和谐愿景孙恪廉 著本书分为现代人的本己关切、你我他的圆融和合两篇,主要分为宗教与自我、宗教与人生、宗教与心理、宗教与道德等六章。主要包括:理性之外的了悟;“玄览”中的自我;理性边界上的“自我”;人生关切的信仰维度等。
-
吕祖师经忏西樵云泉仙馆 编《吕祖师经忏》的内容主要是对吕祖有关事迹、宝诰和言论的概括,对吕祖的赞颂以及吕祖对弟子的教诲。《吕祖师经忏》分三部分:首先是吕祖宝诰,也包括萨祖(守坚)、钟祖(离权)、许祖(逊)等仙真的宝诰;其二为吕祖临坛亲授教诲;其三是乩手编入的净明经典。整部宝忏文字优美,既有文学欣赏价值,也具深刻的教化内涵。另外,《吕祖师经忏》附录的《西樵云泉仙馆创办简史》(梁怡唐1961年撰,手抄本)、《云泉仙馆规条》(光绪三十年订)、《云泉仙馆颐养院简章》(咸丰二年李宗简记,民国增订),对云泉仙馆建馆由来、组织运作,有简明扼要的介绍,是珍贵的文献资料。
-
正觉之道根让仁波切 著以解释藏传佛教高僧无著菩萨(1295-1369年)所著的论典《佛子行三十七颂》为主线,浓缩整个大乘佛法的修行原理和具体方法。本书开篇即介绍了佛子行的重要性及含义,是全书的缩影。全书主体结构为上、中、下三篇,共33万余字。除了对《佛子行》进行细致深入的详解,还系统地介绍了小乘和大乘佛法的框架,特别是针对人们如何在生活中运用佛法,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为人处事,与人和谐相处,提高自我修养,利益他人、造福社会等方面都作了广泛阐述。著作的根本诉求是希望给社会各阶层人士提供帮助,由此树立良善、开阔、积极向上的正确人生观,不仅有助于塑造健康的心理,更能营造幸福的生活。尤其是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面对生活中的逆境、工作中的困难,运用书中开示的道理更能成为幸福人生的指南。总之,本书是构建在和谐社会的背景之下的一部丰富实用、循序渐进的佛学教程。
-
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李安宅 著本书是作者对甘南藏区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的拉卜楞寺进行了三年的实地考察的成果,是国内外公认为通过实地考察和社会调查而撰写的有关藏族宗教史的第一部杰作”。该书在介绍藏族文化背景与历史概况的基础上,着重介绍藏族在信仰佛教以前的信仰和早期佛教;格鲁派——革新或当权的佛教;格鲁派寺院——拉卡楞寺。这部著作虽然是半个世纪以前的旧作,但它是我国对藏传佛教进行实地考察的一个开端,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学术水平。
-
中国宗教走出去战略论集蒋坚永,徐以骅 编2014年9月26-27日,由国家宗教事务局外事司和上海高校智库复旦大学宗教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宗教走出去战略高层论坛”在复旦大学举行。《中国宗教走出去战略论集》收录了在该论坛上的发言以及有关论文共16篇,比较全面地介绍了中国宗教走出去及如何走出去的历史、现状、挑战、模式和前景。这些发言和有关论文对促进我国宗教走出去战略有着理论和实践意义。
-
五台山学探究崔玉卿 著《五台山学探究》是建构“五台山学”的首部学术理论作,它是在前人对五台山研究的基础上实现学科架构和认知飞跃的成果。这部作的探究所及,主要是明确提出了“五台山学”的概念,并对其内涵和外延进行了开掘和阐释,从而赋予“五台山学”以*加丰厚的文化内质,加明朗的精神光彩和加广泛的社会意义与现实价值。全书共分三章,依次凸显了五台山与“五台山学”的学术定位,佛教研究与“五台山学”的内在关系,以及文殊信仰在“五台山学”构建中的地位和作用。
-
祇园拾穗宋立道 著;朗宇,清修 编《祇园拾穗 立人自选集》包括《四祖道信的禅学》《曹溪禅的思想渊源》《六祖慧能禅法的特征与意义》《中国思想传统中的人性论》《三界佛教僧伽之友联谊会(TBMSG)——当代印度的佛法革命》《般若与实在——“法性”在早期佛教义理学的疑惑》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