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知识读物
-
人之为仁郭勉愈,巩璠 编著我们把这套丛书奉献给年青的朋友们,希望你们能够“走进经典”!在本套丛书编撰过程中,我们首先关注的是揭示出经典是如何生成的。大师们创造的经典固然伟大,但创造经典的过程更加耐人寻味。阅读经典的目的,一是获得知识,二是学习那些大师特有的品质。后一点比前一点更重要。因为比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如何获得知识。经典不是凝固的化石,而是鲜活的机体。我们最大的期望是:当你放下书本时,能够感觉到那些大师的经典是栩栩如生的,就像刚刚从身边走开的师长兼朋友,他们亲切而智慧的话音还萦绕在耳旁。本套丛书特意附上大师生平与刨作的年表,也是出于这一考虑。我们的另外一个愿望,则是能够以生动流畅、浅切清新的方式和语言来阐释经典。真正成为经典的东西,都能深入浅出,以平易的笔调谈论深邃的思想,既有思想的光彩,也有文字的优美。介绍经典的文字更要继承这种文风。这套丛书结合作品内容选用了大量图片,也是出于这种目的。此外,本套丛书还特别强调经典选择的多样性和代表性,在古今中外众多的经典中特别选取了文学、哲学、社会学、绘画、音乐等方面的经典。就每本介绍经典的书而言,则注重选取大师们最重要的代表作,同时兼顾青少年读者的阅读特点。如巴金作品首选《家》而不选《寒夜》,达尔文作品首选《物种起源》而不选《人类的由来》,卓别林作品首选《摩登时代》而不选《大独裁者》等,都是经过慎重挑选的。
-
社会经济与伦理王宏伟、等综观全球学界,就现代市场经济背景下经济与伦理问题的探讨,仅仅经历了短短几十年的历程。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走向市场经济之路以来,就有相当多的学者以极其独到的眼光关注和思考经济建设与伦理的重构问题。在他们倡导和推动下,近年来,有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伦理道德问题研究已成为学界的理论热点。在研究方法上,本书也尽可能地进行了慎重的选择。在指导思想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立场、观点和方法,弘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从而在复杂的伦理重构现象面前不至于迷失方向。
-
论语新编苏宰西 编著本书对孔子言行录《论语》二十篇五百零八章内容重新分类,各章提炼则目,加以感悟性的译文、体会性的解释和实践过程的思考,将孔子的自身修养和教育思维条理化。使孔子的思想脉络更加清晰、更能助于读者掌握传统文化中孔子言行的智慧,启发人们去思索生命形态中人生的价值、社会的发展等更深层的问题。
-
老子萧龙老子的智慧,是他对人性本质深刻剖析的结果,是经过时代战乱、社会动荡、人事纷争和生命无常等诸多因素积淀而成。因为他最早提出“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的“阴”谋策略,所以被后世学者称为“月亮下的智者”。但是,老子的为人处世智慧也不是一味退避,其实他提倡的是更大的进攻,如:“将欲取之(刚),必先予之(柔)”;“夫唯不争(柔),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刚)”。他认为最高明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争”,舍己从人,不强出头,退一步海阔天空,不作正面冲突,伪装示弱,弃近谋远,这才是真正的深谋远虑。因为它超越了有限、暂时和表面的成功,取得的是更加博大、高超、长远和实质性的利益。不争表现出一种品性,美好和谐,最得人心,却又得到了最大的实惠。老子智慧的原理,对我们为人处世非常实用。它教导我们,创业时强手如林,如果你想做成一件事,就要潜心研究对策和计谋,不要跟对手硬碰硬。要以巧取胜,这样才能以弱胜强。
-
孔子萧龙本书汇集了孔子做人做事智慧的精华,关于如何在社会上立足?如何协调人际关系?如何应对挫折和失败?这些问题在本书里都有非常透彻的论述,读过孔子智慧和故事,相信你会对人生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孔子做人做事的方法和技巧,不是他在书斋里凭空想象而杜撰的,这些智慧都是他与弟子们从亲身经历、社会生活中观察总结出来的。孔子的智慧,本源在于他对人情世故、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读后会使你耳目一新,拥有了孔子的智慧,会使你更加精明练达。
-
周易兰丁《周易:追寻失落的文明》研究的出发点是《周易》这部古文献的性质和内容。从古到今,这部被人们尊为《易经》的书,到底说些什么?从来就是一团迷雾。首先是战国《易传》派的误导,然后是两汉经师的穿凿,再加上谶纬神学的干扰,使这部所谓的[古经]成为一部既神圣又无法解读的古书。作者确立了两个命题 :一,《周易》就是周人之易。第二,[元亨利贞]是周人建国立君、表示王世的更迭。根据周人自己的记录,周民族的崛起及其历史地位的转变是从古公迁岐开始,前后经历了王季、文王三个王世,到武王伐纣而入主中原。这是释读《周易》的前提,由此将《周易》定义为[周人易世革命之书],是文王所作的周代开国文献之一。作者根据上述的两个命题,同时将六十四卦分为三十二组卦爻(每组两卦)的文辞,逐字逐句进行释读,并作了三十二篇《考论》,以检验释读的正确性。在《考论》中,作者主要使用《诗经·大雅·文王之什》、《周颂》等诗篇和现存的史籍记载,同《周易》文辞互相比较、核对、印证,做到[诗、易互证]和[史、易互证],不但矫正了一些对《诗》的错误的解释,也纠正了一些古史错误的传说(如太伯、虞仲并没有出走等等)。重要的是,《周易》所记载和《诗经》所讲述的先周史事完全吻合。作者从人类学、社会学、社会经济学的综合角度,跨越夏、商、周三代作长时段的宏观考察,论述了中国古代社会从氏族到国家的发展过程。周人第一次创建了中国躁始国家的实体。并导致了氏族社会的消亡。《周易》将国家社会确立和氏族社会消亡这一[易世革命]过程作成的记录,是中国人类历史理性的第一次展现。作者尝试在理性地重建夏、商、周三代国家形成的历史之后,在《周易》历史理性范式的基础上对理性、历史理性、历史哲学进行思考和反思。
-
中华古典珍品书坊孙映逵《周易》构成的哲学体系,其影响难以估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涵盖了儒、道、墨、法、兵、名、阴阳等诸子百家。从现代人眼光看,它关系到哲学思想、天文地理、政治策略、军事计谋、伦理道德、行为科学、思维方式、人际关系、医学养生、信息预测、文艺美学等等,甚至现代的前沿科学,如计算机软件、遗传密码、混沌理论、耗散结构等等,也可以从中得到启示。《周易》六十四卦往往被视为有关社会人生问题的六十四个专题,三百八十四爻可以看作三百八十四种处境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和对策。《周易》在古代是士大夫必读的高深教科书,今天亦不失为引导人们适应各种复杂环境的行为指南。
-
孔子的智慧董秀菊聆听圣哲教诲,汲取人文给养。孔子是一位关怀人性、启迪智慧的卓越智者。他似一位棋艺高手,以一种大智大慧将做人原则和治世理念,生存体验与生活智慧,精神境界和价格修养等等摆丰一张棋盘上,不断变幻出深奥的棋局。他感慨于春秋乱世给花生带来的诸多磨难,以人性的目光关注纷繁复杂的社会人情。他重视偷关系和道德修养,确立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体系,形成以礼乐教化治国安邦的总体思路,影响了中国几千年来礼乐文化、政治文化、制度文化、伦理道德、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
周国平论人生周国平 著这本书收录周国平最有代表性的随笔,许多文章许多是首次发表。这些随笔集中表现了作者对人生深刻的感悟和思索,情真意切,给人以启迪。让我们学会倾听沉默——因为在万象喧嚣的背后,在一切语言消失之处,隐藏着世界的秘密。倾听沉默,就是倾听永恒之歌。因为我们最真实的自我是沉默的,人与人之间真正的沟通是超越语言的。倾听沉默,就是倾听灵魂之歌。
-
哲学与宗教李申,陈卫平 主编本书收录论文32篇,分为“哲学与哲学史”、“宗教与无神论”、“哲学与教育”、“青年学者论坛”、“海外首译”五个板块,反映了学术界对中国哲学与宗教研究的现状,其中“海外首译”部分将海外发表的论文首次翻译为中文,及时地反映了海外的相关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