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知识读物
-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史戴清亮、邸乘光当代中国是与社会主义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深入研究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史,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著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展现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历程。对中国当代历史的爱好者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
幽默改变人生田伟幽默是一种饱含情趣的人生智慧,它有一种能够引发喜悦、消弭冲突、转化情绪、带来欢笑的特性,令人解颐、畅怀、回味和神往。幽默是快乐的催化剂,是化解敌意的良药,是人生的调味佳品,是智慧的聚宝盆,也是事业的指路明灯。幽默是使你终身受益的无价之宝。学会幽默,你便赢得了受他人拥戴的人生第一大资本,从而获得众多的支持和理解。它不仅可以使你与周遭世界和谐相处,更重要的是能够使你拥有一个快乐的人生。幽默是人生交往的润滑剂,也是社会活动的必备礼品,是活跃社交场合气氛的最佳“调料”。生活中不能缺少幽默,而幽默人生则是生活的一种极致。幽默是人的感情的自然流露,直接和别人的情绪联结,它可以像润滑油一样,润滑人际关系。
-
曾国藩家族成晓军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倍受争议的政治人物,他的家族也因些倍受关注。像曾国藩家庭这样有用人才之多,分布行业之广,影响之大,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值得后人加以梳理、考察和总结。本书正是一样一部总结,作者从曾国藩兄弟的一家、曾国藩兄弟的儿女亲家、曾国藩兄弟的家族、曾国藩兄弟的后裔等章节着手,详细地介绍了曾国藩整个家族主要成员的功过是非,为后世研究曾国藩家族起到非常好的参考作用。此书在原版之基础上进行修订,增加了作者近十年来新收集的有关曾氏家族后裔及儿女亲家的资料。那丰富而复杂的姻亲关系网,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宗法伦理型社会的文化特色。
-
自由意志与道德责任徐向东《当代西方政治哲学读本》置身于当代的语境,围绕当代西方政治哲学重要和核心的观念、问题、流派乃至人物,收入各个专题最为重要的学术文献,以既不失客观公正、又富于个性特色的方式,展现当代西方主流政治哲学的面貌。本系列旨在为相关领域的从业和爱好者提供入门津梁,也可作为进入当代政治哲学理论前沿的基本读物。 有关自由意志和道德责任的问题是哲学史上最古老、最持久的问题,也是最艰难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贯穿了整个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引起了哲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而且在当代西方哲学中也占据一个核心地位,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个问题实际上与我们人类生活的处境和状况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对它的探究就成为了人类自我认识和自我理解的一种最重要的方式。目前这个问题在国内尚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希望本文体的出版能够激发有关方面的学生和学者地这个领域的兴趣。
-
学说话会说话陈秀伶暂缺简介...
-
学会感恩懂得分享凤云暂缺简介...
-
哲学家在想什么(英)巴吉尼,(英)斯唐鲁姆 编,王婧 译在今天,进化意味着什么?我们拥有自由意志吗?技术怎样改变了我们对生命的理解?上帝在哪里?艺术是有价值的吗?科学是否是一种新哲学?战争的道德性何在?语言是有意义的吗?自由是否是可能的? 这些仅仅是《哲学家在想什么》一书涉及的部分问题。这本集子收入了对全世界顶尖的哲学家和知识分子的访谈。访谈涵盖宽泛的主题,包括性、宗教、政治、语言、意识、罪恶、女性主义和艺术,提供了当今伟大思想家的真知灼见。它们生动、平易、敏锐,直指今日世界至关重要的问题。
-
象外之意张乾元 著本书系统论述了《周易》“意象”、“刚柔”、“蒙养”、“素”、“ 贲”、“神”、“妙”等范畴的美学特征,以及这些范畴所形成的文化观念对中国书画艺术的影响,并从易学意象学关于“物”、“象”、“意”的关系入手,分析书画艺术“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审美观照理念,解读《书断》、《书谱》、《石涛画语录》、《宣和画谱》、《画学心法问答》等重要的书学画学典籍,破释五色“文章黼黻”论、谢赫“六法”论等,首次从意象学的角度确立了中国书画易学美学体系。本书首次从意象学的角度确立了中国书画易学美学体系,系统论述了《周易》的美学特征,分析书画艺术“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审美观照理念,解读《书断》、《书谱》、《石涛画语录》、《宣和画谱》、《画学心法问答》等重要的书学画学典籍,破释五色“文章黼黻”论、谢赫“六法”论等。
-
游戏·禅宗·后现代郑永旺 著世界是否真实的问题困扰着俄罗斯作家佩列文笔下的主人公们。人沦为存在的难民,世界仅存于“空”中。本专著以《恰巴耶夫与普斯托塔》等作品为解读资源来搭建佩氏后现代诗学的主体结构:通过互文来摧毁源文本所代表的神圣话语;借助“世界一游戏”设置挑战日常经验中关于真实的判断;“世界是幻象”的命题使文本披上一层禅宗外衣,东方思想与后现代主义撞击所发出的闪光,让佩氏的作品在神秘中透出形而上的特质。
-
智慧孟子孔庆茂,杨静 著据说,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中国文化正在复兴的时代。讲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思想与智慧,首先必须了解先秦诸子,这是中国思想史上的第~个高峰、中国思想的渊源,已经、正在并将绵延不断地影响着中国与世界。孟子,作为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以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构建社会秩序,维系整个中华民族,成为中国二千多年文化的主流。《孟子》一书原与先秦诸子并列,唐代以后,韩愈以继承孔、孟自命,极力抬高孟子的地位,到五代北宋日寸,进入“九经”之中,成为经书,又与《论语》、《大学》、《中庸》一道成为中国读书人必读的“四书”之一。孟子也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当下,各种“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的书籍借着传统文化热的商业大潮,纷纷重印,汗牛充栋早已无力形容,传统文化看起来很热,还有不少人办起私塾班、国学班,以“读经”相号召,似乎很是热闹。但我认为这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复兴,而只是凑热闹而已。读一点《论语》、《孟子》,了解一点皮毛,知道几句名句,学一点文言,聊胜于无罢了,并不能真正了解到儒家的思想智慧。大智慧,不是小聪明,它是思想,不是技巧。如果不在实际中应用,不在生活中思考,那终究只是皮相之学。古人讲“通经致用”,“通经”的目的是“致用”。一个学说能成为经典,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绝不是偶然的,也不是统治者哪个人说了能算的,它是历史做出的选择。我们现在读《孟子》,也不是仅仅为了读点古文,学几句名言,炫耀一下,而是为了致用,从政也好,治家也好,做人也好,修身也好,真正做一个有思想的人,会思想的人,而不是脑子里开杂货铺似地横七竖八堆积一些名言警句。受过现代教育的人肯定会说,那都是封建时代的思想,与现代社会差得很远了,是的。然而,任何一种思想,包括马克思主义,都不可能预见到几百年上千年之后的事,我们现在的社会体制、制度以及我们所进行的改革,马克思同孔子、孟子一样,都不会梦到,不同样可以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应用于我们的社会实践中去吗?儒家的基本思想,那些超越社会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对我们今天仍然是很有意义的。本着这个想法,我们来读《孟子》。起孟子于九原之下现身说法,当然不现实;把孟子的思想,与我们当下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孟子来评说当今,庶几可以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