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知识读物
-
求索集彦涵, 白炎著拙著《千禧文存》问世后,蒙读者垂青,销路广通。具有出版工作“特异功能”的周奎杰女士和张世林先生,慧艰如炬,看出了读者是欢迎这一类文章的。于是别出心裁,以拙作为滥觞,扩大作者范围,编成了一套丛书,名之日《名家心语》。今年将先后推出十册,以后陆续增加。这十位作者,基本上都已进入耄耋之年。除不佞外,他们都是饱学之士,文章为能手,术业有专精。各人有各人的专门研究领域,都可以说是成绩斐然,蜚声士林,都是用不着介绍的。但是,本集所收的文章却不是他们的学术专门著作。他们了用毕生之力,焚膏继晷,兀兀穷年,白首穷经,专门写出的文章呈往往是艰深难读的,对一般读者来说,好处不大。这一类著作都另行出版。本集所收的文章往往是通俗性比较强的,可又决不能与他们的专门研究领域毫无关联,那样是无法想像的,本集所收文章大都与他们专门研究领域藕断丝连,既有通俗的一面,又有专门的一面,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可以称之为雅俗共赏吧。今后续出的若干集,估计也是老年学者的文章占相当高的比例。也许有人要问了.你们为什么独独偏爱老年学者呢?敬谨答曰:人们对年老和年青应该有一个辩证的看法。同大干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一样,年龄也是随时变动的。今天的老年就是昨天的青年,今天的青年就是明天的老年。人世演化,有如长河。“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抽刀断水水更流”。这一条长河流水永不停息,想切断也是不可能的。年青人有自己的优缺点,老人也有自己的优缺点。“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老年人的优缺点对年青人至少有借鉴的作用。青年人暂且不说,我现在专门谈老年人。老年人由于活得时间长,用两句通俗而又夸大的话来说,他们吃的盐比青年人吃的面还多,他们过的桥比青年人走的路还长。他们有足够的经验和教训。经验可做学习的榜样,教训则是前车之鉴。老年人最容易犯的毛病,举其荦荦大者,不出两端,一是倚老卖老,二是无所事事,“坐以待毙”。这二者都是要不得的,于己有损,于人无利。现在,全世界,中国当然包括在内,人类的平均寿命逐渐提高,将来还会越来越高,所谓“老龄化社会”已在眼前。对于“老龄化社会”这一个词儿,我不知道别人的感觉怎样,我个人是有反感的。这是一个舶来品,是洋玩意儿。它硬是以六十岁为界把人类切成两半,六十岁以上的所谓“老龄”,实际上是被打入另册的。不管话说得多么好听,这种做法不利于调动老年人的积极性,不利于安定团结。这是西方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社会的产物,有悖于中国古代的德治。《孟子?梁惠王》说:“鸡豚狗豕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我认为,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尊老是中国历代所重视的。我决不是由于自己年老才为老年人辩护。我也反对现在非常流行的“余热”这样的词儿,不管年老年青,热都是热,难道老年人的热是凉的吗?就以收入本集的诸位老人来说,钟(敬文)老已经年近百岁,但仍然孜孜不息,讲大课,带研究生。把这样的老人打入另册,难道算得上公允吗?集中另一位老人侯仁之先生,名其文集为《晚晴集》,也表明了他宝刀不老。这个名称当然是来自唐人诗“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这是中国精神。曹孟德那一首有名的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众所周知的。它提倡的也是这种永不停息地前进的精神。这也可以说是中国特色吧。我认为,这种精神是我们永远应当提倡的。新世界出版社之所以斥巨资出版这样一套丛书,其用意大概也是想提倡这样一种精神的。故乐而为之序。 2001年8月15日
-
诠释人生曹浩编著人的一生,就是一次远航,在茫茫人海中,要想抵达成功的彼岸,就必须要有充足的“力量”。否则,现实的反复无常就会把我们吞噬。
-
陈先达文集陈先达《漫步遐思——哲学随想录》(1997年出版),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所收文章属哲学随笔,风格与论文迥异。书中文章对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及哲学中的疑点和难点进行了探讨,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深受专业与非专业读者的欢迎。
-
陈先达文集陈先达《静园夜语——哲学随思录》(1998年出版),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奖、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书中的文章以中国历史、哲学、文学著作中的名言为引子,结合现实生活,并以个人的生活经验和哲学体悟相结合的方式,阐述作者本人的哲学观点,具有学术性、现实性和可读性。
-
政治哲学中的摩西刘小枫,陈少明 主编,高诺英 等译本书主题“政治哲学中的摩西”。是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审问《圣经》。致力于检审摩西一生所经历的种种政治事件中的政治教益。视摩西作为政治家和审判官。其中所提出的类似问题:依法统治与好人专断。那种统治更好?都是政治理论中的古老而根本的问题。
-
当代心灵哲学导论(美)海尔著;高新民等译本书既是一本学生的教科书,又是一部严肃的哲学著作。它结构合理、见识广博、资料新颖、题材广泛,写作方式清晰易懂。通过大量的事例,将观点阐释得很清楚,几乎适用于所有关于心灵哲学的本科课程。这本书是为二年级以上的学生写的,它对当代心灵哲学的种种观点做了一番很精彩的批判性的介绍……它不仅能够在课堂上,而且能够在专业刊物上引起有益的争论。本书以引人人胜的写作方式,用大量清楚而实用的事例,为我们提供了一仲可供选择的关于心灵的构想。它引导我们浏览了耶些对心灵本质的最重要的说明,包括二元论、唯物论、功能主义、解释主义和取消主义对心灵本质的说明,并且就这一学科的最新趋势作出了批判性的评价。
-
工作中的七美德和七宗罪林尚达编著工作中的美德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正确积极的工作态度,鼓励我们更有效率地从事工作,进而享受工作带来的快乐。它们是:诚实、感恩、热情、谦虚、勤奋、坚毅和宽容。 与此相反,我们还要避免工作中出现的消极心态,因为它们无法引导我们走向事业成功的彼岸,反而会把我们引入歧途,这就是“工作中的七宗罪”,它们是:自私、嫉妒、贪婪、懒惰、愤怒、骄傲和偏见。
-
一周零一夜温利军著本书是一本以励志为主题的寓言故事书。他以和平之城的富翁——一位犹太教父讲故事的形式,讲述了7个亦真亦幻的财富小故事。
-
生气不如争气冬梅编著女人,是个可爱的字眼,是一片不衰的风景,一个真正追求生活精彩的女人,会不断充实自己外在的、内在的双重世界,透露沉实的内在美,也不乏舒爽的外在美。 女人,不是一个脆弱的字眼,一个真正的女人并不是只知道一味埋怨、生气的弱者,她们会在生命的挫折处表现出一种不让须眉的从容,生气不如争气,她们比谁都懂得这种豁达的人生智慧。 岁月匆匆,人生短暂。女人,善待自己,满意自己,欣赏自己,赞美自己吧!
-
判断定律金安编著每个人的一生是判断的一生,判断决定命运,做事就是判断与执行的过程。作者在本书中以一种全新观点、全新理念向读者展示了提高对事物做出正确判断的新思路与新方法。每个人都是以自己大脑的判断指挥行事,判断是行事的基础。而对大脑的判断是否正确的判断却是许多人思维的空白地带,填补这一思维空白地带是本书呈献给读者的价值所在和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