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知识读物
-
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野下的高校专业文化建设王逢博暂缺简介...
-
西方哲学史(美)弗兰克梯利本书为中英双语两本,以硬装盒装形式呈现。它是一部讲述西方哲学发展历程的著作,其雏形为梯利教授在大学任教时的讲义。此次出版,共有中英文两本。具体分为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三编。往下又划分为自然哲学、知识和行为问题、重建时期、伦理运动、宗教运动、基督教和中世纪哲学的古典来源、经院哲学的形成期、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英国经验主义的开端、欧洲大陆的唯理论、启蒙运动哲学、康德的批判哲学、德国的唯心主义、黑格尔之后的德国哲学、法国和英国的哲学、法对理性主义和唯心主义等二十篇。篇下设章,讲述更为具体。文后附原书索引,便于读者检索细目。中文字数接近七十万,是一部规模宏大的哲学史著作。此次中英文两册一起出版,规模浩大,出版方特意延请业内的两位哲学博士共同翻译打造校准,力求让此选题更加精准、完善,让更多学人、哲学爱好者,一起了解并传播西方哲学。
-
西方哲学史(美)弗兰克梯利本书为中英双语两本,以硬装盒装形式呈现。它是一部讲述西方哲学发展历程的著作,其雏形为梯利教授在大学任教时的讲义。此次出版,共有中英文两本。具体分为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三编。往下又划分为自然哲学、知识和行为问题、重建时期、伦理运动、宗教运动、基督教和中世纪哲学的古典来源、经院哲学的形成期、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英国经验主义的开端、欧洲大陆的唯理论、启蒙运动哲学、康德的批判哲学、德国的唯心主义、黑格尔之后的德国哲学、法国和英国的哲学、法对理性主义和唯心主义等二十篇。篇下设章,讲述更为具体。文后附原书索引,便于读者检索细目。中文字数接近七十万,是一部规模宏大的哲学史著作。此次中英文两册一起出版,规模浩大,出版方特意延请业内的两位哲学博士共同翻译打造校准,力求让此选题更加精准、完善,让更多学人、哲学爱好者,一起了解并传播西方哲学。
-
逻各斯与现代西方哲学王昊宁《逻各斯与现代西方哲学》以西方哲学传统中重要的概念逻各斯为核心和线索,贯穿、统摄现代西方哲学的主要思潮和流派,将现代西方哲学的主要思潮和流派所提出的观点、思想,理解和把握为西方哲学所强调的逻各斯精神,从而阐明现代西方哲学并非远离了逻各斯传统,而恰恰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对逻各斯的展现,是逻各斯精神在现代的发展。
-
赫西俄德的世界彭磊本期为赫西俄德专题,选译了英语学界研究赫西俄德的四篇代表性文章,分别涉及赫西俄德诗歌与自然哲学和政治哲学的关系问题,意图显示赫西俄德的两个世界——自然的世界和正义的世界之间的关系,揭示赫西俄德与古希腊思想的深刻勾连。 \n“古典作品研究”栏目选译了日本学者斋藤拙堂的《老子辨》和古希腊哲学家埃斯基涅斯的《阿尔喀比亚德》残篇。“思想史发微”则收录研究海德格尔的力作《从“同一者”到“命运”》;“旧文新刊”栏目刊布民国湖南学者郭倬瑩的《四部通論·經部流別》;“评论”收录两篇译文,分别涉及黑格尔和施特劳斯。\n
-
人是情感的存在黄玉顺 杨永明 任文利《人是情感的存在》是学界关于蒙培元先生哲学思想的学术研究文集。蒙培元先生是当代儒学大家,著名哲学家、中国哲学史家,现代新儒家冯友兰先生的正宗传人,在海内外具有广泛影响。文集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蒙培元哲学思想总论;蒙培元“情感儒学”研究;蒙培元“生态儒学”研究;蒙培元哲学思想比较研究;蒙培元哲学思想其他专题研究;蒙培元哲学思想之继承与发展;访谈;附录。此书的出版,必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儒学与中国哲学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
后现代主义问题研究李福岩后现代主义哲学孕育于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60至70年代,后现代哲学成为一股令学界瞩目的热潮。随着后现代文化思潮在现代性时空中的充分展开,以及世界各国学者对之进行的研讨与交流的日益深入,后现代概念谱系的核心即后现代哲学概念也日益清晰地展现了出来。本书精选了当代欧美学者关于后现代主义问题研究的15本著作,按照著作的出版时间顺序排列,以便读者清晰了解后现代性问题论争的由来及主要问题域。本书对深入研究后现代哲学观念的产生、基本观念、与现代性的辩证关系等总体性问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还对深入研究后现代的文化、社会政治问题、道德、宗教、文学艺术等领域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孟锐峰法兰克福学派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以批判的社会理论著称,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具有极强的理论穿透力,从而形成了对当代资本主义多维度、多视角、多层次的理论批判,在全球影响深远。本书以“批判理论”为核心,按照法兰克福学派的发展轨迹精心选取法兰克福学派不同时期领军人物的代表作进行导读和点评,系统介绍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辩证法的研究和建树,展现他们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问题的诊断和独特的批判视角,对新形势下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有重要意义。
-
意识形态问题研究杨谦,李萍 编意识形态问题在中国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尽管此后出现了一批意识形态研究的专家学者,也取得了一些丰硕的成果,但在研究的视域、内容和和方法上还有待于创新和拓展。因此,亟待补充、梳理现当代意识形态问题研究的经典新作,以资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问题研究。
-
前车可鉴(美)弗兰西斯·薛华为了完成这部巨著,薛华博士花了超过40年时间,深入研究哲学、历史、社会学、艺术等各部门学问。他从分析古罗马的败亡开始,顺着历史的发展,将基督教的兴起、中世纪时期教会的变质、启蒙运动、宗教改革,以至现代社会的形成等阶段的进程,及其间文化的特质一一展示。并以自己独到的立场加以客观的分析和评价,指出西方文化衰落的根源,是人本主义的人的自我中心,人想作宇宙的主宰。他告诉我们西方国家已迷失方向,以致整个文化体系百病丛生,*后全球都将被带入危机。他也在*后试图指出了人类的希望,在于复兴古老的道德和价值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