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知识读物
-
汉语佛学评论中山大学人文学院佛学研究中心《汉语佛学评论》辑刊是广州中山大学佛学研究中心会聚海内外中青年佛教学人中志同道合者,以拓深或扩展汉语佛教学研究的水平和范围为宗旨,建立起的汉语佛教学研究与国外同行之间的对话平台。希望在尽量反映汉语佛学研究前沿状态的同时,也能把国外同行的较新研究,或对我们在地的佛学研究来讲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议题,以专题、评论和译介等不同形式传达给汉语学界。
-
西方理性观念的困境及马克思的批判路径陆恒《西方理性观念的困境及马克思的批判路径》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对马克思理性批判理论进行全面系统的阐述,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历史与逻辑辩证统一的方法、跨学科分析方法以及文献分析法等。
-
西南地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第六届研究生论坛论文集暂缺作者西南地区普通高校联合举办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第六届研究生论坛,共收到来自西南地区十多所高校研究生的近200篇论文,其中评选出获奖论文54篇集结成稿。全书所选文章分别围绕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13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理论研究(13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3篇)”“意识形态建设研究(15篇”这几大主题展开;其中一、二等奖全文展示,摘录了三等奖的内容提要。《西南地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第六届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稿是获奖论文集,学术水平较高,对传播新时代大学生的马克思注意理论研究成果,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有很大的帮助,有很大的社会效益;同时《西南地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第六届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的读者对象是广大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有一定的读者面,因此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与人文精神问题研究于云,曹秀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与人文精神问题研究》立足于中国文学、文论发展的现实语境,试图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视域去透视“人文精神”和“日常生活审美化”话题,着力思考关系到文学和文艺理论的价值取向、创新发展的问题,努力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原则给予科学的回答和创造性的阐释,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人学向度,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推向深入,有助于文学和文艺理论在健康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
劳动价值新论孟捷,冯金华本书是国内学者近年来研究劳动价值论问题的力作。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在国内几乎一直没有间断过。全书共7章,分别是复杂劳动还原和产品价值的决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创造的价值成正比的理论,技术创新与超额利润的来源:基于劳动价值论的各种解释,部门内企业的代谢竞争和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劳动价值论与资本主义再生产中的不确定性,不必要的价值转形,从单一生产到联合生产:价值决定的一般理论等。
-
国际儒学论丛孙聚友本集刊为山东社科院主办的连续性集刊,每年两期,已经出版5期,此为总第6期,共约30万字。本集刊收录论文19篇,分为儒家思想、儒学讲坛?珞珈山空中杏坛、国际儒学比较、儒学史、儒学史?荀学史专题、国际儒学动态、儒者访谈录等七个专题,组织了韩国等海内外学者关于儒学研究方面的文章,论题涉及先秦儒家、宋明理学、新儒家,反映了国际儒学研究的一些新动向和新发展,以推动儒学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
-
在世界之中存在的时间潘兆云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海德格尔与康德之间的关系问题是西方哲学的重要论题之一。本书围绕“在-世界-之中-存在”的时间论题,来探讨海德格尔对康德时间学说所作的现象学解释如何影响其前后期思想的转型和思想的展开。一方面呈现前期海德格尔以《康德书》为核心而对康德哲学尤其是康德的时间学说展开的现象学解释的具体思路和步骤;另一方面评估海德格尔的这种工作对他思想发生转向的影响。本书对补充和推进靠前学界研究海德格尔早期哲学、前后期思想转型以及康德哲学本身及其影响都具有较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
科学真理的指引暂缺作者该书以普通民众为主要的读者对象,结合现实需要,重点围绕马克思主义国家观、马克思主义历史观、马克思主义文化观、马克思主义无神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等,选择100多个典型的相关问题,进行精心解读,以“一问一答”,并辅以案例、点评等,向广大民众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该书有利于提高全体公民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意识,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该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深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理论阐述,每部分还附有案例分析、延伸阅读,可读性强。
-
完善党的宗教政策研究何虎生本书从中国宗教的基本政策、中国特色的宗教政策、有中国共产党党性特征的宗教政策三个层面研究了党的宗教政策体系,并从宗教与国家、宗教与中国共产党、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宗教信仰与****信仰等方面去完善党的宗教政策,提出了要建立完备稳定管用的宗教政策法规体系,强调不断提高党的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
-
20世纪30年代中国知识界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王毅本书从当时唯物辩证法论战、中国社会史论战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争论来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影响。这些论战和争论,推进了中国共产党提出中国化的理论,即新民主主义理论。作者以充分的理论说明和实证分析,阐发了当时大批青年知识分子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原因。本书还从当时知识分子的视角,研究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建设理论的理解:1.对计划经济和公有制的理解与好感,主张国民政府采取统制经济;2.对苏联社会主义中的平等、均平的理解与赞扬;3.对苏联社会主义存在不足的理解,主要是物质的贫乏与不足,并认为这种贫乏与不足可以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得到克服,对新兴的社会主义制度表示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