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知识读物
-
尼采与布克哈特[德] 阿尔弗雷德·冯·马丁 著,黄明嘉,史敏岳 译《尼采与布克哈特》是德国历史学家、社会学家阿尔弗雷德·冯·马丁(Alfred V. Martin,1882-1979)撰写的一部论述尼采与布克哈特思想的德语专著,1941年在瑞士出版。 \n布克哈特是19世纪欧洲文史大家,与尼采是同时代人,但一直以来,国内学界对布克哈特缺乏足够认识。在本书中,冯·马丁将尼采与布克哈特并举,一方面总结了布克哈特的思想,另一方面,又将其与尼采思想进行对比,从而让读者对布克哈特有更全面的认识。 \n \n尼采与布克哈特,一个是倾向人文理想的人本主义者,另一个越来越成为人本主义的对立面,他们是两个对立的精神世界。我们的全部注意力就放在对这个主题的论述上,即论述何者在生平和个性方面具有更高更普遍的意义。我们想了解的是,这两位人物如何借助其内在本质,而必然对另一方产生影响。 \n《尼采与布克哈特》突出一种超个体和超历史的旨趣,这或许让读者获悉两者生平事迹的愿望落空了,但说到底,尼采和布克哈特只是时代的代表罢了,他们两人最终理解的精神史就是“为获取精神价值的奋斗史”。
-
基于MEGA2视角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王代月 赵义良 著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需要以文本研究为基础。如果我们连引用的“字句”都并非马克思“文本”的原意,那就根本谈不上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因此只有通过回归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才能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本《导读》博采众家导读书之长,而成一家之言,具体包括写作背景、主要内容、相关知识点解析、理论意义与时代价值以及经典论述,其中相关知识点解析为本著作一大特色。基于马克思主义著作深厚的理论渊源与文化传统,本著作在相关知识点部分不仅对马克思主义原著中的一些关键性概念、人物、理论流派进行了梳理,而且还结合编著者的研究成果,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前沿性的介绍和分析。这使本《导读》不仅是一本适合非专业人员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教学辅导书,而且对于专业的研究者来讲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鲍曼与马克思周发财 著本书分为三篇,*篇解读鲍曼的现代性批判。鲍曼的现代性批判将以他的三个核心概念为线索——现代性、后现代性和流动的现代性——依次介绍、解析其现代性批判理论,所以前面三章分别为“坚固的现代性批判”、“后现代性批判”和“流动的现代性批判”。第二篇分析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理论。根据马克思思想发展为脉络,以观念和现实两个角度为切入点,分别概括为“现代性的意识形态批判”和“现代性的资本批判”,作为第四章和第五章。第三篇展开这两种现代性理论的比较分析。比较来自于内容、方法以及必须要考虑的立场,因为前面五章主要以解析两者现代性批判的内容为主,方法和立场就成为比较的重点。*后,探讨了此种比较的价值,分别为对现代性话语的意义,和当前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现代性建构话语中的意义。
-
分析哲学家的智慧沈学甫,吕雪梅,夏瑾 等 著,佟立 编《分析哲学家的智慧/西方哲人智慧丛书·天津外国语大学“求索”文库》主要介绍了语言分析哲人中的代表人物如罗素、维特根斯坦等人的思想智慧,解析了语言分析哲学的含义、研究内容及方法等常识性知识。鉴于语言哲学是现代西方哲学中影响大、成果为卓著的一个哲学流派,因此《分析哲学家的智慧/西方哲人智慧丛书·天津外国语大学“求索”文库》对于我们了解该学派,及如何通过分析日常语言解决哲学问题具有普及和启发意义,并从中汲取智慧养分。
-
后现代哲学家的智慧张虹,苏瑞,高莉娟 等 著,佟立 编《后现代哲学家的智慧/西方哲人智慧丛书·天津外国语大学“求索”文库》主要介绍了后现代主义哲人如詹姆逊、霍伊等人的成长背景,阐释了其代表性的思想观点及理论主张,为读者勾勒了后现代主义的知识脉络与核心要点。后现代主义对真理、进步等价值的否定,导致了价值相对主义、怀疑主义和价值虚无主义的产生,从而使人们认识到价值的相对性和多元性。《后现代哲学家的智慧/西方哲人智慧丛书·天津外国语大学“求索”文库》对于认识后现代主义这一思想主张,及其激发读者思考当下的现代生活具有思想启示意义。
-
中世纪哲学家的智慧张洪涛,任悦 等 著,佟立 编《中世纪哲学家的智慧/西方哲人智慧丛书·天津外国语大学“求索”文库》以中世纪时期的思想家如奥古斯丁等人的出生、成长为背景介绍,梳理了其各自的思想观点,揭示出这一时期的文化发展既表现出“黑暗性”的停滞一面,又带有浪漫主义运动中的和谐一面。对于了解中世纪时期的时代面貌,及其代表人物思想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深入浅出,适合普通读者阅读。
-
柏拉图[法] (加)吕克迪·布里松 著,陈宁馨 译神话,这一话语,柏拉图首次以“mûthos”之名称呼它,它是佚名者们对过去的讲述,这些故事在一代又一代人之间传颂,成为一种实践,一种知识,一种传统。 在本书中,作者主要梳理了柏拉图著作中所有提到“神话”的地方,系统地分析了柏拉图对待神话这一复杂主题所持的态度,并全面解读了其对于神话的运用。 我们知道,柏拉图善于创作神话,而且很多对话的首尾都有神话,究竟这些神话与其对话中的主要论证是什么关系,历来困扰着解释者。就此而言,布里松教授给出的解析为我们拨开了层层迷雾,也让我们对此有了更为清晰且深入的理解。
-
先秦儒道旧义新知录何泽恒 著《先秦儒道旧义新知录(增订本)》收录了作者多年来研究先秦儒、道两家的学术论文十七篇,内容涉及《周易》经传,《论语》《孟子》《大学》《老子》等多种传统元典,目的是通过对传统元典的再解读,揭示先泰时代的中国文化精神。穷源溯流、兼顾辞章考据,义理相贯、辨别古今异解,是《先秦儒道旧义新知录(增订本)》学术路径上的大特色。与那些根基不稳、徒发空泛之论相比,《先秦儒道旧义新知录(增订本)》均属作者沉潜涵泳、推陈出新之心得,体现了作者所具有的扎实的传统文化功底和丰厚的人文精神底蕴,是一本研究先秦时代的中国文化的必备参考书。
-
万物的边缘(美)达蒙·扎哈里亚德斯 著,华文天下出品暂缺简介...
-
伦敦文稿[法] 西蒙娜·薇依(Simone Weil) 著,吴雅凌 译这是薇依在伦敦去世前的文字,多篇系为法国抵抗组织撰稿,从中或可感受“一种学说的纲要”隐然成形。某个无法解释的真实碎片在词语中惊鸿一现。词语从真实中汲取滋养而没有能力包含真实。然而,经过整理组织,词语有可能与真实建立完美的呼应关系,从而为所有渴望重见真实的人类精神提供帮助。每当这样的情况发生时,词语就会焕发美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