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知识读物
-
俄苏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史纲王文东 著《俄苏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史纲》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研究”子课题“俄苏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研究成果,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丛书》中的一本。该书对俄苏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史的发展作了系统的阐述。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启蒙与变革: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初步阐释;争鸣与奠基:苏联列宁主义伦理思想;探索与阐释:布哈林、托洛茨基和斯大林伦理思想;发展与转向:后斯大林时代苏俄伦理思想主流。书稿较为完整地反映了俄苏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百余年的发展轨迹,体现了俄苏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史研究的较高水平。
-
古希腊哲学史[德] 爱德华·策勒 著,余友辉,何博超 译本卷德文首版于1852年,策勒生前曾先后出过四版。我们翻译依据的是由O. J. Reichel翻译的英文本,该英文本是根据德文1880年第三版译出。在这一卷中,策勒首先以较大的篇幅讨论了亚里士多德之后随着希腊文化、政治状况的变化所带来的在哲学上的变化,并特别关注于它对早期基督教形成的影响,然后,在此基础上,策勒分别集中考察了除柏拉图学园、亚里士多德漫步学派之外在晚期希腊影响巨大的其他三个学派,即,斯多亚学派、伊壁鸠鲁学派和怀疑论学派。策勒对这三个学派都做了详尽的考察和论述,其深入的研究和大量的文献资料,对于国内现在尚属薄弱的希腊化时期哲学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局 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29卷)》正文收入恩格斯1889年12月至1895年8月所写的92篇文章,其中包括17篇恩格斯为马克思和他本人的著作再版所写的导言、序言和跋;附录收入21篇其他人在恩格斯指导下或根据恩格斯提供的材料所写的文章、关于恩格斯讲话的报道以及恩格斯同其他人的谈话记录。
-
读故事学论语孙丹林本书从《论语》中选取一系列经典故事,以典籍为纲目,用平实浅易的语言将故事呈现给读者,这些经典故事,既能体现中华民传统美德,又符合现代社会价值观念,强调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适合孩子独立阅读及亲子共读。
-
我的第一本人生规划手册柏永辉 著人生规划科分为四个规划阶段,首先是学业规划,之后是职业规划,接着是事业规划,最后是创业规划,死者合起来称为人生规划。
-
关学名言精粹国际儒学联合会,陕西省孔子学会 编暂缺简介...
-
在通向海德格尔学的途中张福海 著本书是作者研究海德格尔的专著,以研究海德格尔哲学思想为主,同时也涉及相关海德格尔研究的一些其他学问,并且大胆提出了要建构“海德格尔学”。在通向“海德格尔学”的研究途中,笔者主要从事海德格尔哲学思想、诗学思想、艺术思想的本体性研究以及基于海德格尔思想而来的对文艺思想、语言思想、诗学思想、教育思想、影视思想等方面的应用性研究。这些围绕“海德格尔学”而来的研究,从几个基本的层面揭示了笔者对“海德格尔学”的初步认识。这些研究的角度形成了通往“海德格尔学”路途上的一个个“路标”,在此道路上有着显隐交互、明
-
莱布尼茨著作书信集 哲学家的告白[德] 莱布尼茨 著,高海青 译,王克迪 校作为“一个千古绝伦的大智者”,莱布尼茨在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无可替代,他不仅涉猎广泛,而且在各个领域都造诣极高。《莱布尼茨著作书信集》聚焦莱布尼茨广义上的哲学思想,其内容不仅包括他的形而上学、认识论,还包括他的神学、物理学,乃至他的数学。我们希望通过该系列丛书的翻译出版来唤起学霁对那个人以及那个时代的研究兴趣。
-
老子微义何京东老子《道德经》千百年来被人传颂,解读。正如明人焦竑《老子翼》论述:“老子之书,使人得以受而味焉,则近乎美。穷万物之理而无不至,则近乎辩且博。然不知其信而不美,善而不辩,知而不博者存,何也?则以五千言所言,皆不积者心无所系,则言而无言矣。故非不为人也,而未尝分己之有。非不予人也,而未尝损己之多。斯何恶于辩且博哉?苟第执其意见以与天下争,则多言数穷者流,非天道也。学者于此了心而忘言焉,则于全书思过半矣。”本书与天下同人共习《老子》的智慧。
-
卡尔-马克思王唯真译本考孙碧云 著《卡尔·马克思》一文篇幅较短,但列宁用精练的语言概述了马克思作为思想家和革命家丰富的一生,指出他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社会主义的“继承者和天才的完成者”,并第一次给予马克思主义以准确定义,阐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1938年3月出版的唯真译本的《卡尔·马克思》,在专业性和精准性方面超过了之前的其他译本,较为准确地概述了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由此成为后面诸多《卡尔·马克思》版本翻译的基础,多次出现在列宁的作品集中,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对中国人民了解、接受和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也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对《卡尔·马克思》唯真译本进行文本考证和点校,有助于我们了解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在中国的演变和发展,进而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在新时代条件下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