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知识读物
-
孔子家语 曾子注释王肃 注 张树业,王秀江 校点 阮元 撰 王菊英...本书包括两种:《 》《曾子注释》。虽题名孔子、曾子,内容都为后学搜集与两者思想学说相关材料汇纂成书。孔子为儒家学派开创者,曾子为孔子高弟,两书在思想内容也有承续之处,现汇为一编,可资研究者比较阅读,研究孔门思想之传承。《 》, 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原书二十七卷,今本为十卷,共四十四篇。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今传本《 》共十卷四十四篇,魏王肃注,书后附有王肃序和《后序》。过去因为疑古派非难,前人多认为此是王肃伪造。四库馆臣称其“流传既久,且遗文轶事,往往多见于其中,故自唐以来,知其伪而不能废也”,现在随着近代简帛文献的出土,多可与《家语》做材料互证,《 》一书为先秦旧籍是无疑的。《 》的真实性与文献价值越来越为学界所重视。目前对于《 》的研究仍多局限于对于其“真伪性”的探索,但实际该书对于全面研究和准确把握早期儒学很有价值,所以此次整理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可供思想、文字研究的精善之本。此次整理,以明黄周贤覆宋刊本为底本,校以清刘世珩影刻宋蜀大字本、《四库全书》本,三本的注文,多有不同,今详出异文,力图为恢复王肃注原貌做好基础工作。《曾子注释》,阮元撰。阮元有感于曾子所学较后儒为博,而其行较后儒为庸,然《曾子》旧本已亡,辑本又舛驳不足存,遂从卢辨注《大戴礼记》中摘出《曾子》十篇,博考群书,正其文字;“注”中则参考清人卢文弨、戴震、孔广森、王念孙、汪中、丁杰诸家之说,择善而从,其不同者,即下己意,称名而别;其文字异同以及训义所本,则归之“释”中,以明从违之意。十篇分为四卷,另撰《叙录》一卷,以明《曾子》流传及此书撰作缘由。严杰称其“正诸家之得失,辨文字之异同,可谓 善册”。此次整理,以阮元嘉庆三年初刻道光重刊本为底本,以嘉庆初刻本为校本。
-
超越之美与创生之乐车凤成《思想方式》是英国哲学家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晚年关于其哲学思想的总结。本导读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 部分是对贯穿怀特海哲学体系之“形而上学—宇宙学逻辑”“历史—经验逻辑”与“实践—伦理逻辑”各自内涵与彼此关系的梳理,第二部分则是对其哲学三个不同阶段,即“自然哲学”“机体哲学” “生命哲学”各自内涵及彼此关系的分析,第三部分则立足“生命释义学”角度分别对《思想方式》内涵“意义论”“关系过程”“文明化宇宙”及“生命化自然”等予以解释性说明。
-
坐忘思想史论朱韬“坐忘”是庄子修养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后世好道者、庄学阐释者的重视。早在南北朝时期,道教徒已开始从方术的角度去理解“坐忘”,随着佛道论衡的不断深入,道教也认识到自身理论的不足,庄子“兼忘”的思维方式受到道教徒的重视,并由此发展出重玄思潮,“坐忘”也因其心性修养义的解读空间,成为了与重玄思潮相匹配的修养方法;到了唐代,道教徒思考的问题,从义理深化,转移到如何将新兴的重玄义理,与传统修养实践的肉身成仙说相协调,也就是“心”“形”如何沟通的问题,经过一系列的探索, 终“坐忘”被主张性命双修的内丹学所吸收。
-
现代形式逻辑入门王寅《现代形式逻辑入门》是一部由我国语言学家编写的逻辑学导论型教材,主要面向文科读者,特别是语言学方面的读者。逻辑学和语言学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逻辑学也涉及语言、语词、句子,有句法、语义等内容。仅从专业词汇看,逻辑学和语言学就有不少共用的术语。如果掌握逻辑学知识,也就多了一种视角和研究方法,便于 好地理解语言以及进行语言学的学习和研究。本书凝聚了作者自己多年来逻辑学的学习以及教学的心得和总结,形成了全书“重在理解,力求全面,循序渐进”的特点。
-
德国哲学 2023年卷 总第43期邓晓芒,舒红跃《德国哲学》是由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湖北省哲学学会主办的专门研究德国哲学及相关问题的学术性刊物,实行规范的审稿制度,由编辑部对稿件进行初审,并分配给专家匿名评审,择优录用。《德国哲学》从1986年至2001年由张世英先生任主编,洪谦先生、贺麟先生和熊伟先生为顾问,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一共联合出版了20期,对推进中国学术界关于德国哲学乃至整个外国哲学的研究做出了积极而卓有成效的贡献,在中国哲学界乃至外国哲学界都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学术影响。《德国哲学》近30年的办刊历史比较完整地记录了中国当代学人研究德国哲学的艰辛历程和 成绩,在业内具有极好的学术声誉和广泛的学术影响力,为韩国、日本、港台以及中国大陆众多重点高校图书机构所收藏。2021年德国哲学入选CSSCI(2023—2024)收录集刊。本辑围绕黑格尔、康德、莱布尼兹等德国哲学家关于自我意识发展、胡塞尔现象学、海德格尔存在伦理学等展开探讨,探究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自我意识发展的内在逻辑动力、海德格尔的存在论伦理学以及可能性概念、黑格尔的存在历史观、康德教育哲学的批判性继承与改造等德国哲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
论语新说夏新这是一部有关《论语》解读的作品。作者传承恩师张岱年先生倡导综合创新的理念,本书以马克思唯物辩证观及儒家告往知来方法论,深究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学说关于社会与人的身心发展共进的整体观以及中华上古三千年文化一贯性等方面之理论,从而在人类文明长河中,在世界政治大舞台上,检视儒家思想在道统传承、仁学创新、精神抒困、治世安邦等方面的哲理内涵,探析中华文明生生不息演进之必然性,表现出磅礴的文化自信。此书系作者多年潜研之心得呈现,致力于温故知新、方法出新,思维创新。
-
心理攸同龚刚本书在西方哲学东渐与中西思想对话的理论背景下,全面梳理了钱锺书对西方哲学的接触、研习与引介,探讨了中西方哲学对话中的相关问题,并阐述了哲学对钱锺书文艺思维、创作思维的影响,是学界首部从西方哲学东渐视角系统研究钱锺书哲学思想及对其文艺思维、创作思维影响的专著。
-
哲学艺术科学李敏敏 夏莹《哲学·艺术·科学:时代精神与具象表达》为“时代精神与具象表达”首届先锋论坛(2021)的学术成果。时代精神紧密联系于视觉之见、文学之趣、体验之兴、物质之感,贯穿于各个领域下的具象化表达,通过文字、图像、影像、工艺、雕塑、建筑等媒介,形成本时代特有的话语体系。本次论坛汇聚了来自全国范围内多位 专家、学者,涵盖哲学家、文学家、视觉艺术家,他们围绕“时代精神与具象表达”的主题展开探讨,聚焦绘画与图像思维、雕塑与流动影像、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技术与艺术、表象与表达等艺术话题,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思路。
-
走在中西哲学会通与融合的路上林可济暂缺简介...
-
心物一如王晓阳 著心-身问题(mind-body problem)一直都是心灵哲学中的核心议题,也是近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基础难题之一。简言之,心-身问题探讨的是心灵与世界之间的关系问题,或者用 一般的话来说,探讨的是意识状态/心理状态与脑神经状态/物理状态之间的关系。本书收录了作者十余年来(2008-2022)的相关研究论文。尽管这些论文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是从当前心灵哲学以及认知科学领域 常见的一种立场——物理主义——出发,围绕心-身问题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考察,针对其中涉及的主要困难,一一给出了具体应对方案。在此基础之上,对当前处理心-身问题的常见理论方案进行了全面评估,综合比较了各种常见方案的具体优劣,尝试构造了一种能够有效应对心-身问题的非还原物理主义(non-reductive physicalism)新方案,并且论证了新方案不仅能有效避开目前常见方案所面临的种种困境,而且能进一步加深我们关于心-身问题及其相关论题的理解,因而代表了一种 加具有理论优势的新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