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知识读物
-
批判理论视域中的身体话语研究刘坛茹本书主要选择了马克思、阿多诺、本雅明、马尔库塞、伊格尔顿、列斐伏尔的身体话语为研究对象,围绕身体的异化与抵抗进行研究。在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身体话语概念辨析和梳理的基础上,以“异化与抵抗”为理论核心和论证思路。在多维度的研究基础上,指出应该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身体话语进行合理的转化和补充,与经典马克思主义身体话语实现对接,对解决中国现当代文艺、文化现象和问题,具有重要理论和方法价值。
-
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构建论集金福林 选编本书围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这一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主题,选编了近十年来发表在《学术月刊》上的50余篇学术论文。按照发表的时间顺序编排,基于中国国情、文化自信,对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建构进行讨论,涉及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美学、语言学等学科,各篇文章的作者对各自领域内构建中国自身的话语体系进行了深入思考。总体来看,收录的文章既有对西方学术话语的批判反思,以此阐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的必要性;也有对中国的学术体系建设和发展脉络的分析,结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所取得的重要成就,提倡用 具时代特性的学术话语及方法来思考处理当下的问题。
-
家训二十讲王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是每个人生命之所、生活之所、精神之所。优良的家风家训,是中华儿女深植灵魂的“基因密码”,是中国共产党永不褪色的“传家宝”,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能量”。在当代社会,家风正,则作风优、党风清、政风淳。家风家训既不是故纸尘封的“老旧古董”,也不是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而是伴随你我、贯彻生活、治国理政的“刚需”。本书通过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不同主旨的家训,试图唤醒人们心中传承了千百年的修身传统、家国情怀,将14亿多中国人的智慧和热情凝聚起来,以 家族、跨越亲情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建设 加美好的中国。
-
观念 知识 群体李存朴中日近代化比较研究是学术界关注的核心课题之一,对这类复杂问题的解释必然是种多样的,从世界认识的角度寻求历史的可能答案不仅可以丰富相关的研究,而且可以比较中进一步深入认识这一时期中日世界认识的转变情况。本书以中日传统世界认识主是中国传统世界认识为切入点,分析“天下观”、“华夷观”及其闭关锁国体制在近代演变和转型。换言之,就是世界是怎样的,如何处理本国与世界的关系。在此前提下,要从观念、知识、群体层面比较了中日近代世界认识,其中重点是 19 世纪中叶中日近代界认识。
-
学会提问[美] 尼尔-布朗,[美] 斯图尔特-基利哈佛等300多所高校入门读物,30余年经久不衰,豆瓣千人评价8.6高分语文新课标核心素养,雅思、托福 、GRE、GMAT、SAT的备考和学习材料学习传统教育中学不到的独立思考能力,启蒙心智,成为具备创造力的创新型人才掌握华为、腾讯、小米、乐高、IBM等国际创新企业颇为看重的能力如果你所在城市的地铁因为安全因素升级了安检程序,你会积极配合还是消极抵触?如果你喜欢的一位明星或KOL热情地向你推荐一款产品,你会立即下单还是深思熟虑?如果你的老板要求和鼓励你“996”甚至“007”,你会配合还是拒绝?如果无数专家都说今年股市要跌、房价要涨,你会相信谁,质疑谁?......所有这些问题背后,你自己的观点是什么?你的理由是什么?你有确凿的证据来证实和支持它们吗?每当面对一个问题时,如果我们学会养成主动多问为什么的习惯,就能刻意练习成为一名批判性思维者,擦亮双眼看清世界。世界在你眼前将变得更加有趣、开阔、明晰和坚定。《学会提问》(原书第12版?百万纪念珍藏版)帮助我们有意识地学习和运用批判性思维,提出批判性问题,对问题深思熟虑,尽力理解那些价值观和我们背道而驰的人的观点和逻辑,克服偏见对判断的影响,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拨开信息迷雾,识别出对方观点中可能隐含的逻辑谬误和情感操纵,得出更为正确和理性的观点和结论。拒绝被“标准答案”束缚,拒绝沦为别人思想的木偶,拒绝想当然地盲从!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索问题。
-
美学讲稿汪裕雄本书是汪裕雄先生自1978年起在安徽师范大学任教时留下的讲义手稿集成,他以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意象”范畴为中心,探索由“易象”经“乐象”到“意象”从而转换为审美范畴的流变过程,溯及审美起源,探寻审美心理机制,推及审美类型,考察审美意象的媒介作用,架构起一个纵横交织的审美意象学体系。本书收录了汪裕雄先生的备课笔记、授课讲义,以及为授课而摘抄的资料等,另附学生听课笔记片段,可以充分展现汪裕雄独特的学术研究系统和教学方式,使读者 全面地领略汪裕雄的学术成就。虽为学术著作,但并不深奥,深入浅出,适合美学、哲学专业研究生和爱好者阅读。
-
杜威的实验观念论研究肖根牛杜威提出西方哲学 的危机是无法建立统一的规范性基础,源于传统理智主义哲学从一个错误的起点出发,把世界当成一幅处于认知者对面的静态图像,人成为矗立在图像旁的静观者,认知与实践的二分成为西方哲学的一条主线。杜威认为康德的先验观念论正是此种路线的典型代表,认知和实践的规范来自不同领域,两者之间截然分立,这会让人变得无所适从,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杜威提出实验观念论的目的之一,便是颠覆以康德为代表的传统理智主义哲学路线,提出人与世界之间的源始关系是实践关系,而非认知关系,认知的结果只能在实践关系的网络中来确定。这是一个探究的过程,也是一个推论的过程,一方面解释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另一方面也呈现了行动的展开过程,所以杜威的实验观念论 消除了西方传统哲学中的知行二分问题,为西方哲学走出危机提供了一种有益方案。
-
创新思维新论李小平,程平,李忆辛本书是作者二十多年来为研究生开设“创造学”“创新思维及其培养”课程的实践心得。针对科学主义心理学对于创新思维研究的物性化局限,本书从“人性”与“人力”、“科学”与“人文”的双重视角,以整体人性的观点对创新思维的内涵、特征、培养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新的论述。本书以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综合视野,反思了创新思维认识和培养中的“唯认知”“唯逻辑”倾向,揭示了创新思维及其培养中的人格因素和教育意蕴,并系统分析了创新思维形成发展的科学依据与具体方法。本书采撷梳理了科学家发明创造中的一系列优秀思维品质和特征,总结提炼了成功思考者所具有的优秀思维品质和独特方法,以期给读者带来新的启示。
-
中国古典哲学导论罗利建上册遵循中国古典哲学范畴及命题之脉络,渗入西方哲学之元素,设定了四十个古典范畴和命题,即规律、人本、治未、阴阳、中和、智慧、有无、天人、实践、批判、知行、思辨、精神、爱情、谦诚、生死、尚武、美感、人生、养德、善学、自强、成败、发展、权变、财富、核心、共赢、传承、整体、主动、博弈、危机、奇变、逆袭、雄辩、修错、补短。每个范畴或命题后有两到三个结合社会实际的短论,以具体事例或小故事阐述古典哲学理论,有理、可看、有味,从而形成《中国古典哲学导论》。将抽象理论具体化、生动化,全书内容丰富,读来轻松有趣,也有益于增长知识。
-
良知学的展开彭国翔作者首先以中晚明阳明学的核心人物王龙溪为取样,全面、 地考察其哲学思想,进而扩展到中晚明阳明学的整体脉络,探讨其思想内涵与发展线索,既进行专精深细的个案研究,又以问题为中心条分缕析地把握阶段哲学思想史的发展,并使二者彼此支持、有机结合,从而使中晚明阳明学丰富的思想内容获得了深入清晰的展示。本书资料详实,尤为突出的特点是思想讨论的深入,理论分析能发前人所未发。在所处理的课题范围内,本书所达到的深度和广度都给人以深刻印象。本书有 学生书局2003年的繁体字初版以及北京三联书店2005、2015年的简体字版。2023年上海三联书店的这一版是迄今为止校订 为精良的一个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