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知识读物
-
普陀学刊第十七辑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普陀学刊》为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组织的以佛学研究为主体的专业性学术论文汇编。《普陀学刊》第十七辑分为一山一宁研究、观音文化研究、居士佛教研究、佛教理论研究、佛教人物、佛教文献研究、禅宗研究、佛教艺术研究、其他研究等专题,共收入十几篇文章,反映了学术界近期的动态成果。本辑收入的论文,包括《元朝赴日正使一山一宁禅师及其在日本事迹》《因德称义·姻缘加持信俗融汇:清代文言小说中的观音感应书写》《民国期间发生的居士能否加入中国佛教会的争论回顾》《在家佛教信徒信仰模式的中国化典型:“居士佛教”之概念、内涵与近代崛起历史初探》等。
-
新编博士生思政学术交流英语李寄,雒少锋,陈萱教材分两个部分:一、学术交流英语;二、中国传统文化交流。对于学术交流英语,挑选了编者认为对于当下学术交流英语 基础、 必要、 有特色的专题。 单元以学术交流英语电子邮件的写作为主题,该单元详尽介绍了英语电子邮件格式和语言上的标准和要求,并提供了电子邮件的常用套语,还展示了学术交流英语电子邮件的范文,供读者参考学习。第二单元以学术发言讲稿为主题,不仅介绍了相关的格式、文体的标准和要求,而且着重介绍了利用视觉辅助手段加强学术发言汇报的吸引力的技巧。第三单元以 学术会议交流为主题,介绍了会议之前、之中、之后的种种注意事项,强调了如何把握 学术会议的机会进行学术社交,深度参与 交流的可行性和重要性。第四单元以提升英语表达的基本功为主题,对“结构、衔接、用词、文体”这几个英语表达的要素进行了介绍,希望读者借此对于英语表达有系统的把握。四个单元提纲挈领,突出重点,旨在通过上述标准、要求、范文、实例的学习和课后练习的操练,让读者能够熟练掌握英语学术交流的几个 重要方面,从而提高自己的英语学术交流能力,拓展自己的 学术圈,为今后科研走向世界打下坚实基础。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交流,选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四书》及其英译作为本书的内容,通过系统地梳理《四书》英译中外大家的译本,理解翻译的基本要点,特别是中国文言翻译的一些核心理念和技巧。
-
中国美学 第13辑邹华《中国美学》是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美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期刊,内容以研究中国美学包括古代和现代两大部分为主,尤其侧重中国古代美学和审美文化的研究,兼及中西美学比较研究。本辑为《中国美学( 3辑)》设置了两个专题栏目,分别是由张晶教授主持的“中国美学中的感兴理论”和由仪平策教授主持的“生活美学在中国”。前一个专题刊发了张晶教授和他的博士生的一组学术成果,这四篇文章从不同角度研究感兴理论,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后一个专题也刊发了四篇文章,这组文章以生活美学为主题,从学科形态到具体场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本辑还包括北京名人故居的审美功能论,从美术教育变革论山本鼎的艺术美学思想,中国当代文学审美批评的式微与重振等学术文章。
-
古史辨派易学研究斯满红本书所考察的古史辨派对传统易学的研究,以顾颉刚、李镜池、胡朴安为重点,集中体现在《古史辨》第三册之《自序》中,承续了以史治易的传统,视《 》文献为中国古代的史料,洋溢着“求真”的内在精神,成为20世纪易学研究中的显学,为易学研究的现代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
老子导读康中乾,王有熙《老子》经文虽只有五千余言,但其思想博大精深,具有极大的理解、诠释空间,千余年来注释《老子》的书真乃汗牛充栋,对其思想的解读亦莫衷一是。那么,笔者又为何要对《老子》作导读性诠释?笔者的初衷是用现代西方哲学中的现象学、存在论等思想、方法来解读《老子》。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往往用“世界观”“唯物论”“唯心论”“辩证法”“形而上学”“本体论”“认识论”等哲学思想及方法来诠解《老子》,这不仅将《老子》中的“道”“德”等概念、思想严重对象化了,人为地给弄死了, 重要的是扭曲和阉割了《老子》中的活的思想,使其大大丧失了哲学意味。本教材旨在对中国古典文献原典《老子》进行解读、注释,引导学生及成人诵读和研究《老子》,提高对原典的哲学思想和文化思想的领悟力。
-
中国梦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韩静本书以大历史观为研究方法,以近代以来中国现实的社会变革及其时代问题为经度,以不同时期的哲学思想的主线为纬度,融事件、观点于著述之中,理论地再现这一系统模式中的哲学发展的立体图景,呈现出中国梦视域下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成与发展逻辑的问题聚焦、规律总结、理论特色、发展动向与时代意义,凝练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特色,赋予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中新的时代特征和思想内涵。本著作将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历史实践过程,同时看作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转型与创新的过程,旨在从形上与形下的结合上,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生成,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一致性,是可信的和具有说服力的。
-
周易智慧鉴用靳文涛本书之谓“鉴用”,一是将卦辞、爻辞的原意和寓意用成语进行概括和总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读者在学习《 》的过程中便于记忆和运用。全书共收集成语约900个,每一卦都有反映其核心思想的成语14个,为学习理解《 》提供了捷径。二是在每一卦的成语解释的后面,增加了“智慧与鉴用”的白话解读,使读者根据自己所处的“时”和“位”,用“古为今用”的方法加以实践和应用。用成语解读《 》的办法是一种创新、是一种尝试、是将 的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具体体现。 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本书以鉴用的方法进行诠释,对易学文化的普及和应用具有一定的促进价值。概言之,本书的主要特点是:成语解易,简明扼要。白话提炼,解读智慧。熔古铸今,鉴往知来。易懂省时,事半功倍。
-
哲学与时代袁祖社《哲学与时代》是由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主办的学术集刊,2019年创刊,由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院长袁祖社教授担任主编,设置的主要栏目涉及关学研究、哲学基础理论研究、哲学传统研究、专题讨论、随笔与访谈、动态与书评等。本书为第3辑,汇集哲学、政治、经济交叉领域学者的前沿成果和核心思想,试图成为实现政研结合的综合型学术平台,以提升和发挥西北区域哲学的优势特点,促进哲学与政治讨论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在此基础上参与人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的形成和特定时代精神之形塑。为关注于时代精神的哲学讨论提供一个规范的、高水平的、 的交流平台;发表一系列原创性、开创性、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
十二讲修成堂堂正正的人格黄立航,刘君本书提出国学的集体人格是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以融合儒、释、道精神的诸子百家经典为基础,从经、史、子、集的国学经典中汲取智慧,梳理出“堂正人格”知识框架,分为“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以厚德载物”“我有三宝无不为”“天下之达德智仁勇”“内圣外王达至善”“正气自然大丈夫”“横渠四局万代志”“阳明四句致良知”“半个圣人两个字”“腹有诗书气自华”“仁者 请勿疑”“风流人物看今朝”等十二讲,每一讲分别从“经典”“延伸”“修饰”的角度,对经典原著进行注释、翻译、选读,以加深读者对该讲主题的理解、巩固或执行。全书按照“中道”思想原则统筹兼顾富有哲学性、思想性和文学性的国学内容,让读者在掌握国学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有中国精神特质和中国文化底蕴的健全的人格。
-
辩证法宋惠昌本书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地方法,以党员干部为写作对象,追求准确简明地理论表述同时又注重联系实际用活泼生动地案例和语言讲述辩证法理论体系。该选题有助于党政干部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