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知识读物
-
十二讲修成堂堂正正的人格黄立航,刘君本书提出国学的集体人格是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以融合儒、释、道精神的诸子百家经典为基础,从经、史、子、集的国学经典中汲取智慧,梳理出“堂正人格”知识框架,分为“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以厚德载物”“我有三宝无不为”“天下之达德智仁勇”“内圣外王达至善”“正气自然大丈夫”“横渠四局万代志”“阳明四句致良知”“半个圣人两个字”“腹有诗书气自华”“仁者 请勿疑”“风流人物看今朝”等十二讲,每一讲分别从“经典”“延伸”“修饰”的角度,对经典原著进行注释、翻译、选读,以加深读者对该讲主题的理解、巩固或执行。全书按照“中道”思想原则统筹兼顾富有哲学性、思想性和文学性的国学内容,让读者在掌握国学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有中国精神特质和中国文化底蕴的健全的人格。
-
辩证法宋惠昌本书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地方法,以党员干部为写作对象,追求准确简明地理论表述同时又注重联系实际用活泼生动地案例和语言讲述辩证法理论体系。该选题有助于党政干部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
-
幸福人生导航厉吉文人的一生会遇到诸如幼儿培养、智力开发、青少年学习成绩提升、应对高考压力、大学生和研究生学习生活、择业成才、恋爱婚姻、心理健康、精神抑郁、思想困惑、身处逆境、认知误区、朋友交往、职务升迁、创业致富、企业管理、金融理财、身体健康、养生保健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如何避免陷入困境和误区,或引导已陷入误区的人们走出误区,沿着幸福人生航道继续前行、就是写作这本书的任务和目标。本书作者的讲解温柔平和而入情入理,既有个人的人生经验,也有文化经典和中国老祖宗的人生智慧。文章看似平常无奇,却如米麦蔬饭,令人久食不厌,平淡而有真味,让人生起追逐幸福的信心。
-
扬子学刊四川省扬雄研究会《扬子学刊》为四川省扬雄研究会会刊,由四川省扬雄研究会主编,主要刊载四川省扬雄研究会会员及海内外学者有关扬雄生平仕履,著述、思想、文学艺术、语言学、历史学以及接受与传播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本书分为扬子著述研究、扬子思想研究、扬子文化研究、扬子生平研究。主要文章有《扬雄“箴”体文学讽谏思想的艺术表达》《扬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价值》《李白诗歌称引扬马探析》等。
-
周易智慧鉴用靳文涛本书之谓“鉴用”,一是将卦辞、爻辞的原意和寓意用成语进行概括和总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读者在学习《 》的过程中便于记忆和运用。全书共收集成语约900个,每一卦都有反映其核心思想的成语14个,为学习理解《 》提供了捷径。二是在每一卦的成语解释的后面,增加了“智慧与鉴用”的白话解读,使读者根据自己所处的“时”和“位”,用“古为今用”的方法加以实践和应用。用成语解读《 》的办法是一种创新、是一种尝试、是将 的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具体体现。 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本书以鉴用的方法进行诠释,对易学文化的普及和应用具有一定的促进价值。概言之,本书的主要特点是:成语解易,简明扼要。白话提炼,解读智慧。熔古铸今,鉴往知来。易懂省时,事半功倍。
-
中国美学 第13辑邹华《中国美学》是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美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期刊,内容以研究中国美学包括古代和现代两大部分为主,尤其侧重中国古代美学和审美文化的研究,兼及中西美学比较研究。本辑为《中国美学( 3辑)》设置了两个专题栏目,分别是由张晶教授主持的“中国美学中的感兴理论”和由仪平策教授主持的“生活美学在中国”。前一个专题刊发了张晶教授和他的博士生的一组学术成果,这四篇文章从不同角度研究感兴理论,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后一个专题也刊发了四篇文章,这组文章以生活美学为主题,从学科形态到具体场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本辑还包括北京名人故居的审美功能论,从美术教育变革论山本鼎的艺术美学思想,中国当代文学审美批评的式微与重振等学术文章。
-
莱布尼茨道德思想研究王雯倩,许博道德思想是莱布尼茨一生中少有的相对稳固的思想体系,是伴随着形而上学与神学的不断演进而逐渐生成的、同时又独立于二者存在。莱布尼茨的道德思想逻辑脉络清晰、核心内涵丰富、意义影响深远,本书以莱布尼茨的道德思想为研究主题,主要内容包括:莱布尼茨道德思想的理论渊源、莱布尼茨道德思想的发展与确立、莱布尼茨道德思想的核心内容、莱布尼茨道德思想的内在逻辑与特质、莱布尼茨道德思想的价值与意义。
-
《大学》精读丁为祥,孙德仁《大学》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唐代开始为学界所重视,宋代经过程题、程顾的推崇,又经过朱素的集注而成为儒家经典“四书”之首,对近世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教材是对儒家经典《大学》的精细解读,注重文本的考证与思想辨析,依循思想的历史墙变对《大学》的作者及其成书年代、篇章结构、基本思想、历代研究等基础性问题展开论述。全书以经典文本的基本问题为导向,以思想史与哲学史相结合为研究进路,以基本问题与译注集评相结合为体例,呈现出《大学》作为儒家经典文本在历史传承中的思想演变与精神相对稳定的旨趣。
-
禅林僧宝传 冷斋夜话(宋)释惠洪暂缺简介...
-
当媒介学遇上老学谢清果本书立足媒介学视角,开创性地审思老学。努力将《道德经》中所涉及的门、路、树、土、江、水、器、屋、言、名、礼、乐、人、镜、依、衣、食、舟、车、玉等生活中的媒介,借鉴德布雷的媒介学方法,探讨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媒介是如何形塑着我们的生活,勾连着我们的意义世界,从而建构起社会、技术(媒介)、文化的媒介域,让我们如其所以地生活与思想,从而让我们能够 真切地理解人生、理解社会、理解自我以及他人。因此从媒介学视角研究老学既是对老学研究的拓展,也是研究本土传播学的重要路径, 是增强文化自信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