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知识读物
-
怎么办列宁《怎么办?(文库本)》阐明了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重要意义,揭露了欧洲工人运动中机会主义者鼓吹的“批评自由”的实质和危害性。列宁揭露俄国经济派是国际机会主义的变种,他们借口“批评自由”攻击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贬低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工人运动和工人阶级政党建设的指导意义。列宁根据恩格斯在《德国农民战争》第二版序言的补充中关于社会民主运动的三种斗争(政治斗争、经济斗争和理论斗争)密不可分和理论斗争具有重大作用的论述,强调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列宁分析了俄国社会民主主义运动的现状,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特殊意义。
-
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本书共分两卷,第一卷批判了路·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麦·施蒂纳的唯心史观,阐发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论述了共产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第二卷批判了当时在德国流行的所谓“真正的社会主义”,揭示了这种假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社会根源和阶级本质。本书节选了这部著作第一卷的《序言》和第一章《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同时精选了第一卷和第二卷中的重要论述。
-
西方理性观念的困境及马克思的批判路径陆恒《西方理性观念的困境及马克思的批判路径》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对马克思理性批判理论进行全面系统的阐述,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历史与逻辑辩证统一的方法、跨学科分析方法以及文献分析法等。
-
马克思与斯宾诺莎冯波斯宾诺莎哲学是马克思哲学十分重要的思想渊源,同时也是自阿尔都塞以降的当代西方激进左翼非常关键的理论资源。本书以马克思早年对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的摘录笔记为中心,研究了马克思在意识形态批判和政治哲学方面对斯宾诺莎哲学的继承和发展,探讨了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的伦理价值及其在克服价值虚无主义问题上的积极意义,反思了当代西方激进左翼对马克思与斯宾诺莎的综合及其现实意义。
-
沿着马列的足迹朱辉军《沿着马列的足迹(文艺的科学阐述与中国贡献)/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著书系》就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两个阶段的重大发展进行了深刻全面的阐释,并就创作主体、艺术生产、文艺与经济的关系等文艺实践的若干重要问题,结合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发展史上的重要论说,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思想性、学术性。
-
新社会主义文学的探索李云雷《“新社会主义文学”的探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著书系》共分四部分,从文学、电影、文学史、海外等不同角度探讨了“新社会主义文学”的可能性。在书中,作者将40—70年代的中国文学称为传统社会主义文学,而将新世纪以来在新的语境中产生的带有社会主义思想因素或倾向的文学称为“新社会主义文学”。“新社会主义文学”与传统社会主义文学,相同的是坚持人民立场与社会主义理想,但不同之处在于:“新社会主义文学”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或者说是在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经济处于低潮的时期坚持探索社会主义的文学;“新社会主义文学”并非来自主流意识形态的倡导,而是作家与知识分子自发、自觉的一种创作趋向;“新社会主义文学”在创作方法上并没有特别的限定,但需要从正反两方面借鉴、反思、总结传统社会主义文艺的理论与实践。作者从文学、电影、文学史研究等领域中发现了“新社会主义”的萌芽,并以充满热情地笔调加以阐释与提倡,自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倾向”,积极探索“新社会主义文学”的可能性。
-
重建斯文彭国翔 著本书是作者在从事纯粹学术思想工作的同时,对时代的文化与价值方面做出的相关思考,以“重建斯文:儒学与当今世界”为题汇集而成。作者以其学术志业为根本,审察全球视域中儒学与时代之关系,展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文化关怀与笃实的价值立场。全书分为“儒学的时代反省”、“儒学经典与世界”、“儒学与宗教”、“儒学与政治社会”、“当代儒学人物”以及“有关儒学与当今世界的访谈”六个部分。修订版在初版基础上增加了诸多新内容,包括整个第四部分“儒学与政治社会”。
-
面向《资本论》付文军《资本论》是马克思的大作,它是马克思借用哲学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典范。本书是面向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文本世界,力图回到马克思的言说语境中去把握我们常见的社会经济范畴,继而深掘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分析现实的社会经济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具体说来,本书旨在通过对分工、商品、货币、劳动和资本等范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完成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呈现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分工、商品、货币、劳动、资本和时间空间等范畴的基本涵义;二是阐述与这些社会经济范畴相关的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三是展现资本主义社会的真实境况。
-
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蒲清平《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站在新的历史方位研究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首先,在基于CNKI共词分析的基础上,客观量化分析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从理论上系统研究信仰内涵特征和形成机制、马克思主义信仰基本特征内涵和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思想。其次,定量大样本调查当前大学生信仰和政治认同的现状,分析信仰危机的三方面宏观背景和三方面教育困境。最后,结合信仰教育规律,提出三方面的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创新路径,并就如何创新从四个案例进行了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诠释。
-
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研究王宪锋《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研究》从新媒体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概念与特征入手,总结出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点、优势与挑战,并最终提出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又从建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媒体宣传阵地、建立健全新媒体的运行机制与管理制度等几个方面逐层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旨在为新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提出可行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