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知识读物
-
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阎启英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为深入研究和宣传会议精神,《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套装上下册)》以报告为依据,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围绕十个对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意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入阐述了其理论内涵、历史意义、实践路径和要求。全书约160万字,较系统地反映了理论界关于上述问题的研究成果,有利于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进一步深化相关问题研究,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提供理论和思想资源。
-
马克思主义的自我反思与创新许全兴马克思主义在自我反思、自我批判、自我革命和不断总结经验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自我反思与创新》立足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实际,以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实事求是为指导,就马克思主义为何被教条化、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胜利与失败、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正确对待资本主义文明、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本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内部的矛盾、正确认识和解决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世纪性的历史难题、创造中国奇迹的奥秘、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如何提高创新力等重大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理论界和学术界存在的学风问题进行了针砭。《马克思主义的自我反思与创新》直面舆论界、理论界和学术界存在的问题,有着鲜明的针对性和现实性;以求真唯是,力求做到科学性和党性的统一。该书并非是一时的应景之作,而是长期思考的点滴心得体会,今天依然有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史刘同舫马克思在批判、吸收了前人丰厚思想营养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人类解放理论。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纠结关系及其开解构成了解放理论的逻辑基础与逻辑起点;多维度解放与人类解放的张力构成了解放理论的逻辑主线;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境界构成了解放理论的逻辑归宿。西方学者基于各自理论背景和时代现实进行了不同的阐释与反思,其理论立场与观点可视为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思想延伸与现实追问。当代中国所开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对人类解放进行理论与实践双重探索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伟大举措。
-
走向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深处汤荣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并非从经典作家的文本研究中产生,其生成背景和条件,决定了它的性质和内容,决定了它是标志实践目的、实践过程和实践结果相统一的理论范畴,蕴含着以实践为检验标准的方法论意义。《走向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深处》循此确立的研究内容盖有其五:一是界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内涵。二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动因。探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立场,论证其在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组成中的重要贡献,阐明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思想基础和实践指南。三是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战略地位。探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在逻辑关系,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四是多因素分析冲击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源。探析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危害和本质,探索影响社会思潮的途径,释放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所凝聚的精神力量与思想能量。五是贯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实践机制。探索新起点上推动意识形态建设的思路和对策,完善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长效机制,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阐明中国经验。
-
林中路(德)海德格尔《林中路》为20世纪德国著名思想家海德格尔Z重要的著作之一,已被视为现代西方思想的一部经典作品,是进入海德格尔思想的必读之作。本书汇集了作者30、40年代创作的六篇重要文章,几乎包含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的所有方面。其中Z引人注目的是海德格尔围绕“存在之真理”问题对艺术和诗的本质的沉思,以及海德格尔独特的“存在历史”观,也即对西方形而上学以及西方文明史的总体观点。
-
媒体融合进程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研究李进《媒体融合进程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研究/人民日报学术文库》以媒体融合发展为社会环境依托和时代发展背景,以社会发展的全局化思维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试图在媒体融合趋势下找寻一条更优化路径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其中以传播学理论为辅,将焦点聚集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内容、传播理念和传播方式研究,要解决的实质问题是媒体融合进程中传播者灌输方式、理念的革新、转型、探索,分析媒体融合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现实意蕴和旨归。
-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论要邓纯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论要(邓纯东学术研究文集)》是作者关于党的建设理论研究成果的汇编。书中主要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关于党的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方面的研究性文章,这些文章曾在《人民日报》《求是》《红旗文稿》等报刊上发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论要(邓纯东学术研究文集)》按照四部分进行了成果汇编,展现了作者关于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与思考。
-
原野里的百合与天空中的飞鸟(丹麦)克尔凯郭尔《原野里的百合与天空中的飞鸟》是克尔凯郭尔于1849年出版的三篇讲演的文本。这三个讲演是克尔凯郭尔著作中Z具挑战性而又与克尔凯郭尔的人生哲学Z相关的文本之一,作者要向读者传达的是:我们能够从原野里的百合与天空中的飞鸟那里学得沉默、顺从与快乐。
-
儒佛道哲学的诗性智慧华雨檀《儒佛道哲学的诗性智慧/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术文库(第四辑)》是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张勇(笔名华雨檀)教授的论文自选集。收录作者近十年儒佛道文化研究论文30篇。全书30篇论文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偏重于哲学思想,下编偏重于文学艺术。上下两编虽各有侧重,但都指向一个共同的目标,即诗性,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所以,该书虽是论文集,但不是简单拼盘,而是始终贯穿着“诗性”这一主线,是一个主题集中的整体。该书的出版,能为中国古代文学、文论与中国古代哲学的研究者提供翔实的文献资料与新颖的学术观点。在研究方法上,该书融合文学艺术与哲学宗教,在跨学科研究方面作了大胆尝试,具有较高的方法论意义上的价值。
-
罗近溪哲学思想研究蔡世昌《罗近溪哲学思想研究》以“罗近溪哲学思想”为专题研究对象,不同于一般的思想-文化史的考察,而是侧重于从哲学史的角度考察罗近溪哲学思想的发生、发展和完成。作者采取历史与逻辑相统一、资料与观点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罗近溪《语录》和《文集》的深入解读,从纵横维度展开对罗近溪哲学思想的深入探讨,即从纵的方面理清罗近溪哲学思想的形成、发展与成熟阶段的不同特色,勾勒出从王阳明到王艮到罗近溪的内在发展线索;从横的方面力图挖掘罗近溪哲学的内在义涵,重新建构罗近溪哲学的体系,并注重从明代中晚期知识人学术交流活动频繁、三教趋于融合的大的背景下考察罗近溪与中晚明阳明学的关系,评价罗近溪哲学在泰州学派和宋明理学发展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