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
新民说·心理学术语力杨眉在作者看来,每个人自身都拥有非常奇特的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自我痊愈和自我成长的天赋潜能,而心理问题本身,则常常是生命向我们示警和求助的信号、了解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心理学术语,可以让我们从不自觉的自助上升为自觉的科学自助。本书以随笔手法和大量案例,用21个关乎人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幸福感和个人成长的心理学术语串联梳理了300多个心理学概念,提炼出一份“个人心理自助实操清单”;并在每个章节后精心设计了具体练习,帮助我们把自己的生活经验甚至生活智慧分门别类、对号入座,并将其提升到理论水平。通过学习,我们能够灵活调动这些心理学资源,成为优秀的通俗心理学家。
-
系统治疗与咨询教科书阿里斯特·冯·施利佩本书开创了系统治疗领域教科书的先河,打破了通常的按照理论模块和干预方法分类介绍临床实践知识的逻辑,针对不同心理障碍概念来呈现系统治疗相应的核心思想、具体专业知识和治疗技术。从精神分裂性精神病到进食障碍和成瘾,从婴儿哭闹到学习障碍,从儿童头痛到青少年糖尿病——两位作者致力于为读者再现针对成人、儿童青少年和家庭医学中重要心理障碍的系统工作地图和风景。针对每一种常见心理障碍介绍了特征性的关系模式和被证实有效的去除障碍的干预方法,运用大量的案例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系统治疗的工作方式。这本教科书详细介绍了在治疗、咨询和处理各种各样的心理和躯体障碍中如何运用系统治疗的普遍理论和基础治疗技术。这既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心理治疗临床实践指南,又是一本关于改变的思路和技术的宝典。读者们是想获取实用的系统治疗“秘籍”,还是想领略系统思想的博大精深,抑或是学习灵活丰富的系统技术,现在就请打开这本书。
-
自我的探寻戴军 著戴军 精神分析实践者,精神分析行知学派成员,作品有《左和右的精神分析》等。 擅长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读弗洛伊德理论,在豆瓣写有阅读量10万+的心理分析普及文章,分析与写作之余,在推动“精神分析文库”项目的出版。
-
我的7张生活技能卡(意)Alberto Pellai(阿尔贝托·佩莱), Barbara Tamborini(芭芭拉·坦博里尼)家有步入青春期的孩子,他是否能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应对突发事件?从长远来看,他是否能够做出有效的决策?他能在多大程度上管理压力并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作者在本书中提出,孩子需要的是七项技能:知道如何解决问题、做出决定、管理压力和进行有效沟通,以及拥有良好的网络自律能力、共情能力和创新思维力。本书是一本闪耀着科学之光的青春期心灵成长之书,专为孩子们打造。父母和教育工作者也能从中收获良多,学会理解和尊重处于这一敏感而又关键年龄段的少男少女,并获得指导青春期孩子练就面向未来的必要生活技能的方法。
-
一只树懒的自我关怀【英】蒂姆·柯林斯一次热带雨林的徒步,作者偶遇了一只树懒,不禁陷入沉思“它为什么笑得这么甜”。几个月后,他决定混入树懒所在的“动物城”,诚邀树懒大师组,展开了一场与树懒大师们的深度对话。这场对话绝不简单。一方面是因为树懒对现代人的某些行为理解有限,沟通困难;另一方面是因为,树懒竟在打盹的间隔中,不经意地道破了晦涩难懂的“正念实践”。作者深受树懒大师们的影响,将与它们的对话整理成书。
-
假装自己很外向杨思远你有外向孤独症吗?善于交际,在公众场合总是给人乐观、开朗的印象,但表面越欢乐,内心越孤独;习惯戴着成熟的面具,经常帮别人解决问题,但自己的问题无人关心,只能靠自己慢慢消化;经常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伤心,但不想被发现;从小就懂得很多道理,所以变得不敢任性;渴望遇到一个真正懂自己的人,但遇到时又本能地逃避……你小心翼翼地迎合着他人,假装外向、刻意讨好,前一秒笑得很开心,后一秒变得很沉默。在你外向的面具背后,藏着无人能懂的疲惫。本书是资深心理咨询师杨思远写给每一位外向孤独者的勇气之书,全书分为外向孤独、内在疗愈、边界思维、关系真相、自我重塑五大部分,从心理层面为你详细透析外向孤独症的形成原因,指引你建立稳固的内在,在社交关系中树立边界意识,最终完成自我蜕变,活出不迎合、不依附、独立而完整的自我。
-
今天也要对自己好一点(日)根本裕幸 著;吕艳 译因为说错一句话、做错一件事而自责很久? 可以原谅别人的错误,但面对自己却自责不已? 能看到别人的优秀,却总是贬低自己? …… 你是否总是对自己太苛刻,却忘了自己才是自己最该爱的人? 停止自我否定,你其实很优秀!本书作者是日本高人气心理咨询师根本裕幸,他以独到的心理分析和明确的治疗方案广受欢迎。在本书中,作者结合20年心理咨询经历,用真实案例陈述指明内耗的心理原因,为每一个总觉得自己不够好、对自己过于严格、忽略自己感受的人提供了28个治愈良方,帮你摆脱卑微与讨好,放下优先在意他人眼光的“他人轴”,学会正确爱自己。
-
儿童家庭心理画[奥]玛尔塔·科斯(Marta Kos)[德]盖尔特·比尔曼(Gerd Biermann)在儿童早期发展阶段中,随手涂鸦是他们的一种非常具有创造性的表达形式,心理画测试能使儿童不受拘束地将自己的内心活动和情绪需求投射出来,比如渴望、恐惧和愤怒。本书介绍了一种深受欢迎的儿童家庭心理画测试——“被施魔法的家庭”测试。在测试中儿童需要画出任意一个被施魔法后的家庭的成员,并讲述关于这幅画的魔法故事。通过儿童绘画的空间布局、家庭成员被画出的顺序、家庭成员被施魔法后变成的形象,以及儿童对魔法发生过程的描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儿童眼中的家,包括他们如何看待自己的家庭成员、家庭中是否存在冲突关系等。本测试可以辅助心理咨询师/治疗师在治疗的不同阶段对儿童的心理状态、家庭关系结构进行评估、建立假设,也可以帮助父母更好地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和家庭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
当我们走进心理咨询室壹心理 著为什么在亲密关系中,一些人总是扮演“受害者”的角色?为什么一些人总是习惯讨好别人,对所有事情都感到抱歉?一直否定自己的乖乖女,该如何走出原生家庭的创伤,在过去的伤痛中重塑自我?自我内耗严重的抑郁症患者,怎样将无尽的匮乏感拒之门外,在爱与被爱的过程中疗愈自己? 22个鲜活的故事,带领我们走进心中“隐秘的角落”。在心理咨询室这个小小的密闭空间里,人们会展现出自己真实、脆弱的一面:忍耐与释放、脆弱与强大、成功与逆境、混乱与意义,心理咨询的过程伴随着结束与开始的交织。当我们进入咨询室,意味着我们决定结束被束缚的生活、拯救被淹没的自我,同时也象征着改变的开始。 从咨询师的亲身讲述中,我们得以了解他们是如何工作的,来访者身上漫长而让人动容的改变是如何发生的,以及最后当咨询师以来访者身份走进咨询室时,他们身为平凡人经历了怎样的挣扎和自我探索。
-
想太多是会爆炸的格温多琳·史密斯 著 黄意雯 译让你苦恼的是问题本身,还是你自以为真的想象?你时常因为小事而焦虑?感觉全身病痛?在意他人的评判眼光?觉得伴侣根本不在乎你?认为同事老板总是找你麻烦?……这些问题真有那么严重吗?还是只是“想太多”的你在杞人忧天?在本书中,作者以认知行为疗法的技巧和心理学知识为基础,透过利落又清晰的风趣语言,结合丰富临床经验,为我们解释“想太多”的双面意义,同时也阐述形成焦虑的心理机制,进而提供一套你我可灵活运用在个人日常生活、职场人际互动、伴侣关系经营等问题上的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