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
别打扰,我在画画迈克尔·博金·范伯格本书介绍了1.5—6岁儿童绘画的发展过程,解释了这个过程的意义。根据幼儿绘画发展的不同阶段——从涂鸦到画圆再到画人——向读者呈现了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绘画能力逐渐发展,以及其绘画与心理发展的关联;描述了父母或其他观察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如何鼓励幼儿,对其产生积极影响。本书提供以下问题的答案:幼儿什么时候开始涂鸦?什么时候开始画线条?涂鸦和画线条是怎样开始的?为什么说涂鸦和画线条具有重要意义?幼儿画的圆上面什么时候开始“长角”?幼儿画的三角形是什么意思?幼儿什么时候开始画十字形?这其中有什么特别之处?在每种图形的变化过程中,幼儿的情绪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本书还用少量篇幅介绍了成人的绘画与心理,对绘画心理学及艺术疗法感兴趣的成人也可从中获得启发。
-
复原巴里·米歇尔斯为什么你总是沉迷于即时的满足,无法实现任何长期目标?为什么你总感觉疲惫不堪,没有精力应对生活和工作的正常要求,看着机会从身边溜走?为什么你总是很容易陷入沮丧和绝望,遭遇一点儿挫折就轻言放弃?为什么你总是沉溺于受害者的身份,将失败归咎于环境和他人?传统心理学总让我们挖掘过去,然而,对问题起因的洞察并不会自动为病人提供摆脱当下困境的方法。本书作者认为,我们每个人内在都有一个神秘的“X部分”。它能扭曲你对真实世界的认知,虚构你本来无须面对的问题,并给出使问题进一步恶化的解决方案。它会以各种形象出现,诱导你偏离前进的轨道,变得自卑,没有行动力,丧失希望,放弃过上更好生活的可能。从根本上来说,它的目标是摧毁你的活力。X部分攻击你的模式通常有4种,相应地,也有4个工具能帮助你恢复活力:黑色太阳、旋涡、母亲、塔。依照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工具,按书中的步骤操作,你就有望逃离大部分情绪陷阱,理智地解决问题,发挥自己的潜力,开拓生活中新的可能性。
-
提升生活质量的经典心理效应宋广文 著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和法则是科学而严肃的,本书试图用浅显的语言与生动形象的故事来介绍和演绎180个经典的心理效应,系统地讲解这些心理效应的内容、来源、意义和应用价值,揭示每一个心理效应背后的“神机妙用”,并列举相关案例对其进行辅助说明。本书并不只是将一个个拍案叫绝的心理现象拼接组合在一起,而是在甄选和收录每个心理效应时,尽力做到仔细地批判吸收。我们选择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经过心理学验证,又不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心理效应,注重其人文性和应用性,努力使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贴近生活、轻松有趣,并适合大众阅读。本书既可以作为广大心理学爱好者和青少年的学习资料,亦可作为教育工作者和职场人士的参考读物。读者可以对这些心理效应生成自己的理解,有效地运用于心灵成长、心理调适、人际沟通、夫妻关系、家庭教育、课堂教学、商务谈判、危机公关、品牌营销、企业管理等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方方面面,进而为走上更加幸福的人生道路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
心理画[美]芭芭拉·加宁(Barbara Ganim)[美]苏珊·福克斯(Susan在生命的某个时刻,你是否怀疑过自己值不值得被爱?是否在取悦别人的过程中压抑或忽略了自己的真正需求?是否经常因承受压力而焦虑不已,再也无法通过文字或语言进行排解?研究表明,图画是身体与大脑交流的首要途径,并且是所有个体与生俱来都擅长的一种内部语言。因此,即使你没有艺术天赋或绘画经验,最简单的点、线、面组成的涂鸦也能传达你内心的声音。打开《心理画》这部疗愈数百万人的涂鸦书,使用芭芭拉和苏珊开创的涂鸦日记——通过涂鸦、图画和图像的方式记日记,投入为期六周的练习,不但可以帮助你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和需求,看清困扰自己的创伤和问题,而且还能发现症结的根源,找到治愈和修复的方式。在这部既有理论依据和实操步骤,又有大量涂鸦作品的书中,任何人都可以获得滋养灵魂的内在智慧,并最终认识到我们没必要去讨好每个人,让所有人都满意,因为我们活着的目标就是成为最好的自己,进而让这个世界对每个人而言都变得更好。
-
捉弄人的大脑(法)Albert Moukheiber(阿尔贝尔·穆海贝尔)为什么即使我们错了,我们也常常相信自己是对的? 为什么我们会嫉妒或多疑,即使我们完全没有理由这样做? 为什么假新闻如此容易传播并愚弄我们? 因为我们看到的不是世界的本来面目,而是在脑海中重建的世界。作者在本书中我们提供了一些建议和技巧来对抗这些认知偏见,第一个就是不要太相信自己,要总是怀疑自己的思维过程,尤其是在这个社会网络像流行病一样传播信息的时代。在这本书中,充满了来自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会心理实验的多个例子,作者探索了我们的感知、认知和行为的构建模块,让人们拨开思维迷雾,了解大脑运行的秘诀。
-
松弛感[日]加藤谛三妨碍个体成为真正的自己、走向幸福的障碍,便是自恋,这样的人没有属于自己的精神支柱,无法靠自己产生能量,只会把自己的安全感、价值感建立在他人的反馈之上。很多在童年时期没有安全感、缺爱的人,即便已经长大,内心还会残留着想要无条件被爱的欲望。他们表面看似优秀要强,内心却只是敏感脆弱的孩子,恐惧而孤独。这是一本帮助你与世界和解的手册。作者提出,要想过上简单的生活,方法只有一个,就是放松紧绷的神经,成为一个从容、有松弛感的人,怀着包容与接纳的心态,学会关注“对方的感受”,不必过度在意“对方的评价”,哪怕自己的人生没有观众,也一定要去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
-
温尼科特写给家长的话【英】唐纳德·温尼科特因为温尼科特的知名度与专业度,英国BBC(英国国家广播公司)曾邀请温尼科特在电台做过长期专栏,在这档广播节目中,温尼科特以深入浅出的育儿指导帮助了成千上万的父母,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在世界,学会如何轻松地与孩子相处。《温尼科特写给家长的话》即为这档广播节目内容的纸质版。在本书中,温尼科特用具体案例和浅近的文笔来表达复杂深刻的专业思想,为普通家长提供容易接受的养育指导。丛书内容简介:温尼科特有数十年的儿科从医经验,拥有对孩子的非凡的共情力,可以准确把握儿童的身心状况,同时对母婴关系的理解细致入微,被称为“最懂孩子的心理学家”。他建议家长做“刚刚好的父母”,给孩子“抱持性环境”,强调父亲与母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事实证明这些养育理念都非常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值得父母们认真学习。本套“温尼科特心理学经典译丛”选取温尼科特著述中最为通俗易懂、适于家长阅读的经典文本,邀请国内一流的心理咨询师进行翻译、诠释,兼顾专业度与普适度,不但对家长有很大的启发和指导意义,对于社会工作者、幼儿园老师、小学老师、儿科医护人员、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生等,都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
皮格马利翁的目光[法]蒂娜·舍雷尔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他花费全副精力雕刻了一座美丽的少女雕像,并爱上了自己的作品。他像对待妻子一样对待这件雕像,每天用目光寄托自己的期待。终雕像化成人形,与皮格马利翁结为夫妻…… 几乎所有人都会对世界常抱有负面的评价,这也使得我们看待很多事情时自动在眼前设置了一层灰色的阴霾,得到的结论也许会有失偏颇。作者在书中强调的皮格马利翁的目光,指投向他人的善意目光,会在实际上影响或塑造这个人。人被看待成什么,就会成为什么。 本书介绍了救人的目光和“杀人的目光”,以及不同的目光的培养和运用。运用叙事疗法的概念,讲述了皮格马利翁的目光的魔力在两性、职场、家庭关系中的实际体现。
-
美而简萨提斯·库马尔(Satish Kumar)萨提斯 库马尔将其80多年的人生行走、反思与智慧凝炼成这样一本指南,内容包括: 简单生活的生态和精神原则 摆脱“物质”和心理包袱 打开你的内心,去感受人际关系的深层价值 将简单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日常闲事里,找到生活的乐趣,去感受平凡至极的美 学会宽恕,与对立面共舞 融合科学世界与精神世界,形成整体的世界观《美而简:生活的艺术》适合那些想要摆脱精神内耗、拒绝内卷、对抗冲突的人。在这个奢侈消费主义盛行、孤独与疏离的时代,萨提斯传递的信息是一份令人振奋的礼物,是一剂受欢迎的解毒剂。
-
上学困难,怎么办?易春丽《上学困难,怎么办?》聚焦“上学困难”这一在当代社会中很多家长、学生、教师都要面对的焦点问题,结合自身作为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咨询领域多年实践者的丰富经验,及心理学专业的学科背景,用众多生动的成功干预经验案例,从多个角度、掰开揉碎地探讨了这一主题。作者以“养育三原则”(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损坏贵重财物)作为最基本的要求底线,解答如何应对儿童及青少年因各种心理问题及发育滞后等原因造成的“上学困难”情况。可以说,是一本家长,教师及相关教育者和任何一位对这一主题有兴趣的读者都开卷有益的优秀科普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