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
皮格马利翁的目光[法]蒂娜·舍雷尔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他花费全副精力雕刻了一座美丽的少女雕像,并爱上了自己的作品。他像对待妻子一样对待这件雕像,每天用目光寄托自己的期待。终雕像化成人形,与皮格马利翁结为夫妻…… 几乎所有人都会对世界常抱有负面的评价,这也使得我们看待很多事情时自动在眼前设置了一层灰色的阴霾,得到的结论也许会有失偏颇。作者在书中强调的皮格马利翁的目光,指投向他人的善意目光,会在实际上影响或塑造这个人。人被看待成什么,就会成为什么。 本书介绍了救人的目光和“杀人的目光”,以及不同的目光的培养和运用。运用叙事疗法的概念,讲述了皮格马利翁的目光的魔力在两性、职场、家庭关系中的实际体现。
-
心理治疗中的陷阱[德] 吉塔·雅各布(Gitta Jacob )心理治疗常常会遇到踟蹰不前的困顿局面,寻求督导、参加培训、阅读图书,似乎效果都不理想。治疗师会被迷茫、无助、绝望的情绪笼罩,这种僵局如何突破? 《心理治疗中的陷阱》对心理治疗难以发挥效力的情况进行了分类整理,区分了来访者陷阱和治疗师陷阱,深入剖析了每种陷阱中的行为模式(来访者或治疗师)、治疗关系、成长背景(来访者或治疗师),分析了陷阱的最初迹象、陷阱带来的好处,并以具体示例呈现,给出解决方案,让治疗师拨开迷雾,按照本书给出的方法走出陷阱。 本书适合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者、心理学爱好者阅读。
-
穿透李亮《穿透:洞察性格优势,让用人效能倍增》一书基于职场人士的的能力素质模型,运用DISC理论,分别阐述了支配者、社交者、支持者、思考者这4种不同行为模式的职场人士的职业基本素质、职业发展素质与领导素质,并对应给出实操性强的能力素质提升方法,中间穿插实际案例,帮助各职业阶段的读者认识自身行为模式,全方位提升职业素质。
-
我的孩子抑郁了,我却以为他只是不开心杨意 著这是一本帮助家长了解抑郁青少年心理和行为,并对其进行科学引导的实用手册。哈佛大学医学院临床心理学博士后、资深临床心理学家杨意将依据临床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结合临床案例和生活事例,通过对青少年心理过程的细腻分析,解答家长对抑郁的各种困惑,帮助家长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家长不相信孩子抑郁了,以为孩子只是压力大,有点不开心而已。他们没有对抑郁症的直观概念,也不了解抑郁症的症状和产生原因。本书首先会回答家长比较关心的问题:如何判断孩子是抑郁 ,还是单纯的不开心?如果患了抑郁症,在与孩子互动中要避免哪些问题?如何做到真正理解孩子?如何有效地帮助孩子疗愈?万一孩子有自伤甚至自杀的意图,又该如何应对?抑郁症对孩子日常功能所造成的损害是多方面的,包括情绪变得低落而不稳定、认知消极而脱离实际、人际关系恶化、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弱、自我价值感降低。本书也会从情绪、认知、人际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我价值感五个方面,讲述如何预防抑郁症的始发与复发。
-
松弛感[日]加藤谛三妨碍个体成为真正的自己、走向幸福的障碍,便是自恋,这样的人没有属于自己的精神支柱,无法靠自己产生能量,只会把自己的安全感、价值感建立在他人的反馈之上。很多在童年时期没有安全感、缺爱的人,即便已经长大,内心还会残留着想要无条件被爱的欲望。他们表面看似优秀要强,内心却只是敏感脆弱的孩子,恐惧而孤独。这是一本帮助你与世界和解的手册。作者提出,要想过上简单的生活,方法只有一个,就是放松紧绷的神经,成为一个从容、有松弛感的人,怀着包容与接纳的心态,学会关注“对方的感受”,不必过度在意“对方的评价”,哪怕自己的人生没有观众,也一定要去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
-
发展心理学(美)罗伯特 · S. 费尔德曼本书以人的发展阶段为主线,涵盖个体毕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并详细叙述了各时期人的生理发展、认知发展、社会性和人格发展。每章都以相应阶段人物的故事为开端,让读者身临其境,引发对人生的思考。可以说,这是一本大众心理学书,帮助读者从容地应对生命的挑战及更好地完成各阶段的任务,学会将书中内容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做一个积极乐观的生活达人。本书也不乏科学研究理论深度及专业思考,为教育学及心理学学生提供了可靠的学习资料,也为教育从业人士提供了专业的解决方案。
-
生而不同李亮《生而不同:从MBTI走出的职场潜能者》一书是“北大名师教你学管理系列丛书”的第二本,同时也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2019春季至2021夏季MBA学生《人才发展与人才管理》的课程转化用书。本书从组织行为和心理测量的角度阐述职场人士的两种性格管理模式:向内管理(自我管理),向外管理(关系管理)。向内管理实现自身从思维到性格的改变,向外管理实现与同事和朋友之间的相互成就。讲述现代职场人力资源管理不再仅仅依靠测评工具,而是升级到关于人的性格和潜能开发研究的前沿理论与实践经验,全书共讲述了4种性格需求模型,8种领导风格,24种人际关系互动模式,采用了30多个实用案例,共计分析了46种思维特质,讲述现代人才管理的模型、人的潜能开发与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帮助想要实现职场突破的人士轻松破解他们的职业性格密码。专业读者:企业各个职能HR/专业人员(咨询师/职业规划师/培训师)/经营管理人员;一般读者:希望提升自身能力的企业员工、希望提升领导力的管理者、管理学专业学生。
-
人格心理学何沐《人格心理学:关于自我与人性的95个心理学常识》对“自我”的探索是人类永恒的课题之一。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许多“自我”,我们都是由不同人格特质的“自我”所组成的,有无数个侧面。这些不同的人格特质,帮助我们适应学习、工作、恋爱、育儿等不同的人生任务,使我们能够灵活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来适应环境,但偶尔因为种种因素的影响,某些人格特质也会导致我们产生不良的应对模式。本书结合生活中的案例,介绍了13种人格特质的特征与应对方式,阅读本书,有助于我们认识自己,也有助于我们发掘自己的潜能,克服自己的缺陷,应对工作、生活中的种种难题,活出精彩人生。
-
自我决定的孤独[德]伊丽莎白·冯·塔登万相·004号作品人为何选择成为自己的孤岛?不再用纸币交换商品,不再亲自去市场购物,不再与人近距离交谈,在隔离中逐渐适应居家办公、在线教育……我们似乎可以和所有人保持距离,保持一种无接触的生活。这是“社恐”的福音,还是孤独的当代症状?本书试图告诉我们,孤独是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发生的,它不窥视人心,不要求个人的自省,而是从生理学、历史和文化、法律和政治的“外部视角”,为现代人普遍的孤独感做出诊断。人在生理上渴望与他人接触,抚摸、拥抱、握手……但我们的世界始终存在暴力的威胁,保护人不受伤害的制度和社会共识又姗姗来迟;城市在发展中不断压缩着个体的边界,作为资源的身体在市场上被最大化地利用,这一切都将我们推向了亲密关系的反面。当发达的社交媒体在人与人之间树起顽固的技术屏障,脆弱的现代人似乎找到了免于伤害的方式,长此以往,我们将迎来什么样的未来?是能够无所畏惧地相互关心、心甘情愿地彼此亲近,还是充满猜疑地自我封闭,保持缺乏亲密感的无接触式生活?
-
图解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陈思纬在社会工作领域中,“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它对人类生命历程进行剖析,使社会工作者能看穿个体行为背后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因素。人类的行为复杂而多变,本书从人类行为的理论基础入门,以生命历程为线索,讲述了从受孕、婴儿到老年各阶段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发展、行为,以及可能面临的难题等知识,兼顾宏观理论与微观行为,期待为读者展现“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全貌。《图解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中各单元搭配图解,可以帮助学习本科目的学生快速地建立完整的学习架构,并层次分明地吸收相关知识,提升学习效果,是一本值得参考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