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
明清紫砂名陶典籍高英姿本书是对明清两代紫砂相关古籍的整理和校注,其中包括《阳羡茗壶系》(明 周高起),《阳羡名陶录》(清 吴骞),《茗壶图录》(日本 奥玄宝)三本1911年前刊印物。后一部书虽然是日本人撰写,但全部以紫砂陶为内容,清光绪年间有石印本流传,并被收录于多套美术丛书,广为传播,因此是紫砂的重要文献籍,必然需要收录。本书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和梳理,以《阳羡茗壶系》《阳羡名陶录》《茗壶图录》为主要古籍整理校注,后附加《阳羡砂壶图考》(民国李景康 张虹),《宜兴陶器概要》(民国周润身 周幽东),以及《明清各名家砂壶全形集拓》(民国邓实),《茗壶二十品》(承名世摹本)作为文献补充。
-
把好脾气留给爱你的人凯莉·柯利根 著,张婧 译【那些说不出口的话,更需要被听懂】凯莉·科利根敏锐地观察人生中的“爱与失去”,讲述了12段感人至深的亲身经历,小到一地鸡毛的家庭日常,大到痛彻心扉的亲友离世,并总结出12句解锁幸福生活的“爱之密语”,那些无数人想说却没说出的话,能带来美妙的语言共振和真切的情感共鸣,有着抚慰人心、挽回一切的力量:“就是这样”,是对生离死别的释然总结;“然后呢”,是弥合人情裂隙的“粘合剂”;“我不知道”,是与未知和平共处的人生哲学;“我懂”,是帮心碎的人重获价值的力量源泉......终,治愈人心的故事和语句汇集成一个常被忽视却又无比真实的道理:我们总是把好的脾气给了陌生人,把坏的脾气留给了爱你的人,却忘记了:越是爱你的人,越应该得到你的尊重。
-
走出负面情绪[法]让·科特洛我们的情绪是一股洪流,随着不断变化的环境而产生波动。焦虑、内疚、悲伤、哀悼、懊悔、屈辱、愤怒、羡妒、蔑视、猜忌、怨怼、憎恨都是生活的一部分,这些情绪随时可以摧毁我们或摧毁他人。 本书介绍了负面情绪自我调节法(PAEN),帮助读者摆脱有毒的情绪,建立新的内在,以更好地生活。本书既从个人出发,帮助我们自我调节负面情绪;同时也从群体出发,提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于,生活在当下环境中,人们不再感到空虚和焦虑,更不会对一切失去兴趣。
-
自我隧道[德] 托马斯·梅辛格(Thomas Metzinger) 著,马健 译我们究竟有没有“自我”?如果“自我”并不存在,那么被称之为“自我”的又是什么?它与意识、心灵和大脑有着何种关联?在本书中,德国哲学家梅辛格教授利用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和哲学的理论,结合大量的前沿科学研究成果,为我们展示了一场正在发生的“意识革命”,即“自我的祛魅”。 他认为,我们的“自我”根本就不存在。“自我”是由大脑所产生的意识模型中的内容,而这个意识模型是大脑为处理外部世界“信息”所产生的虚拟模型,它就像一个隧道,我们无法直接接触真实的外部世界,仅仅在这个虚拟的隧道中与世界产生联系。那么,这种“意识革命”对于我们的人类形象意味着什么呢?这种对“自我的祛魅”在技术和文化上的后果是什么呢?我们除了神经伦理学还需要意识伦理学吗?本书用散文化的语言讲解科学和哲学,以丰富生动的实例,带领读者进入神秘的人类意识领域。
-
松弛感范俊娟你是否在工作压力下无所适从?你是否感觉被生活折磨地身心俱疲?你是否渴望放松点,可根本停不下来?你是否一有点风吹草动,就寝食难安?你是否很难允许自己放松享受片刻?当今的人们普遍处在紧绷的状态下,活得越来越内卷,越来越不安,就像一个个紧绷的皮筋,不敢放松也不会放松。久而久之,身心问题就都出现了。想要生活得更舒服,就要提升松驰感。拥有松驰感的人,才能生活得游刃有余。本书作者范俊娟结合多年的咨询经验和心理学知识储备,教我们停下来思考自己过度内耗和焦虑的身心状态,并分析出现这种习惯性身心模式的原因,通过具体的认知和行动方案教会我们由内而外养出松驰感,提升内在力量,告别负面情绪,以更健康积极的心态来抵御世界的浮躁多变。
-
父母工作案例集(美)克丽·凯莉·诺维克 等主编;闫玉洁 等译父母工作被认为对务实及有效的儿童和青少年分析做出了实质性贡献。这本案例集汇聚了世界各地四十位精神分析师的声音,介绍了当代关于是否以及如何与父母一起工作的诸多不同观点。书中的案例包含递进的发展阶段(学龄前期、学龄期、学龄后期、青少年初期、青少年中期、青少年后期、成年初显期)、众多的问题类型、多种多样的设置、类型各异的工作对象。通过临床案例、经验丰富的儿童和青少年分析师的评论以及本书主编的反思,阐述和探讨了动力性同步父母工作模式中提出的观点。
-
看见与被看见[英] 约翰·斯坦纳本书考察了临床情况中,当病人无法避免地处于“看见”或“被看见”的情境中时,如何依靠“精神避难所”来保护自己免受难以忍受的折磨,导致分析进展受阻,以及当他们开始从精神避难所的保护中走出来时,所面临的与“看见”和“被看见”有关的焦虑和挑战。 继第1本书《精神避难所》(Psychic Retreats)之后,约翰?斯坦纳再次深入探究了这一领域,他对那些建立和维持精神稳定的防御机制进行钻研,并解释了其背后复杂的动机网络。成为他人注视的对象时感觉是怎样的?被羞辱的感觉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力量感和目标感? 哪些话语可以帮助绝望的病人感到被理解?斯坦纳基于弗洛伊德、梅兰妮?克莱因、罗森菲尔德等人显著的研究贡献,从“尴尬、羞耻与屈辱”“无助、权力与支配”和“哀悼、抑郁症与强迫性重复”三个方面,进一步丰富了当代精神分析的工作成果,提出了一种新的、全面且具体的阻抗机制,以理解病人对于变化的抵抗,为临床心理治疗师提供了指导性建议。
-
人性的底层逻辑王莉人性是复杂的,它充满了善与恶的交织、灵与肉的冲突,让我们在心灵深处窥见人性的渊深与璀璨。但是人性也是简单的,因为通过心理学的研究,我们会发现人们心底真实而普遍的心理现象,而这便是我们本书所要讲到的“人性的底层逻辑”。《人性的底层逻辑》从心理学的角度,在职场沟通、商业谈判、自我认知等各个方面,生动呈现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微妙的关系和规律,让我们在看懂人性的真相的同时,收获心智的成熟。
-
教育脑科学[英]格伦·惠特曼,[英]伊恩·凯莱赫大脑是学习的器官,而老师是帮助学生重塑大脑的人。显然,老师对大脑的了解对他们能否准备好教学工作至关重要,但大多数老师对大脑如何在短期和长期内接收、过滤、巩固及运用知识缺乏充分的了解。研究表明,将有关心智、脑科学和教育学领域的知识以易懂的方式教给学生,既能让他们变得更高效、更自信,也能让他们的学习成绩更优异。因此,基于脑科学的教育者是那些有意识地将心智、脑科学和教育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设计中,并与每个学生共同合作的老师。本书旨在帮助老师和学校管理者了解如何将有关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学校和教学设计中,以及和每个学生的互动教学中。本书的内容包括不合理教学策略清单、 12 项经研究证实有效的教学策略、与大脑相关的一些谣言、情绪对学习的影响、如何巩固记忆效果、如何布置家庭作业以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睡眠,等等。本书既适合老师、校长阅读,也适合家长、教育政策制定者阅读。希望本书成为每个人大脑的改变者。
-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疗宋英杰,严成刚《也许你该找个人聊疗》全书分为4章,以心理治疗师的视角,从“意象排列”心理治疗方法的角度,讲述了21个成长故事,同时附以21组疗愈金句,希望能通过这些直击心灵的生动案例,帮助人们面对真正的自我,进而正确面对人生中的得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