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
好想消失的日子[韩]金镇率 后浪Worry是一个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人:个性单纯,容易轻信别人,也因此常常受伤。人如其名,Worry敏感、焦虑、不善表达自己。无论是工作、友情、还是爱情,都被莫名的情绪搅得一团糟。 这天,Worry身心俱疲,于是萌生了一个念头:干脆像灰尘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她毫不犹豫地把头伸进面前的垃圾桶,一个踉跄间,跌入了深不见底的黑洞…… 猛然回神,Worry发现自己置身于童话世界一隅,甚至还摇身一变成了故事主角。跨过这个陌生新世界的大门,一场未知的内心旅程随之展开,Worry将会面对怎样的境遇…… 此刻,Worry向和她有着同样烦恼的你伸出手,邀请你一起开始这次旅行,你准备好了吗?
-
做个小孩[英]埃德·詹姆斯(Ed James),[英]马克·泰勒(Mark Taylor)孩提时代,我们都有远大的梦想,并且认为这些梦想终会实现。但长大后,我们不再憧憬那些梦想与追求,往日的动力与决心都随时间流逝,我们被日常生活所缚,每日违心地将就过活……生活本不应如此不堪。对比儿童与成年人在相同情境下的表现及二者在其他方面的不同,我们可以发现,随着不断成长,我们逐渐埋没了孩提时代曾拥有的许多宝贵品质。其实,我们并没有丢失这些品质,只是忘记了如何使用它们。为此,三位作者创作了本书,旨在帮助成年人运用童年时期的各种宝贵品质,以应对生活中的各种烦恼、焦虑与压力,全情幸福地生活。虽然人生难免会遇到困难,但当再次遇到困难时,我们会变得更自信、更从容、更有韧性。
-
TA们的故事訾非 杨智辉 张雯 等这本书是10 余位一线临床心理工作者共同智慧的结晶,它所关注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来访者主要是大学生群体,这是因为作者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面对共同的工作对象,诸位咨询师又有着不同的受训背景和工作理念,他们分别从认知行为、精神分析、家庭治疗、沙盘(箱庭)治疗等不同流派出发,开展自己的工作。作者们在临床工作中有一个共同的态度,即把每一位来访者看成由身体、心理及社会角色共同构成的整体,尊重每一位来访者的复杂性和主体性。在分析个体面临的心理困扰时,作者们既把它们放在家庭、社会和文化系统中去理解,也注意生物—遗传素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既关心来访者的成长史,也关注他们当下的生活处境;既考虑到每位来访者的独特性,也不忽视群体文化及其变迁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
移情心理学(瑞士)荣格本书中,荣格借助16世纪炼金术文献《哲人的玫瑰园》中的图片来阐述移情心理现象。我们或许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所有需要进行长期治疗的病例全都是以移情现象为中 心,而从根本上来看,治疗的成败似乎也与移情现象紧密相关。但移情的重要性是相对的。移情就像是药物,对一个人可能是灵丹,对另一个人却有可能纯属毒药了。移情不仅发生在心理分析师与患者之间,也发生在人际关系中,尤其是恋爱关系中。
-
心理治疗(瑞士)荣格本书所有篇目均选自荣格关于心理治疗的演讲和论文。荣格围绕心理治疗这一主题,从心理治疗的基本问题、心理治疗的目标、实用心理治疗原则、心理治疗与人生哲学、医学与心理治疗、现代心理治疗问题等多个方面,结合弗洛伊德和阿德勒的理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荣格认为,心理治疗是一种辩证过程,是医患两个人之间的对话和讨论。换句话说,治疗师不再是治疗提供者,而是个体发展过程的共同参与者。荣格的理论为现代心理治疗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
完整人格的塑造[英]安东尼·斯托尔(Anthony Storr)本书以作者的咨询经验为基础,探讨了家庭教育、人际关系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作者认为,家庭教育在人格形成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如果心理健康,能以尊重孩子的方式正确教育孩子,那么孩子有很大可能成长为独立、健康的人。反之,心理不成熟的父母,则会阻碍孩子的人格发展。 成熟的人际关系也与人格的形成密不可分。当一个人认识到他人是独立的个体,学会接纳他人与自己的不同,能够去除从他人内摄到自身的人格特征时,才可能形成完整的人格。 童年时未完成的心理成长,可能在成年时依旧对人产生影响,甚至导致神经症等心理问题。咨询师可以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来访者学会接纳自我,停止消极投射等,使来访者在治疗过程结束时完成自我实现。 作者在书中详细阐述了认同、内摄、投射、解离等心理过程如何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引述了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费尔贝恩的客体关系理论等经典心理学理论,可以让大众读者全面了解如何形成完整、独立的人格,丰富的案例也可以让咨询师在工作中有所借鉴。
-
所以爱能超越一切吗(法)埃洛迪·克雷佩尔我为什么要努力在记忆里找他爱我的证据?我配得上他的爱吗?我会不会付出得太多?如果把他吓跑了怎么办?他能爱上真实的我吗?冷暴力让我感到被抛弃……很多人向往爱,却不喜欢那个爱上一个人的自己——敏感多疑、胡思乱想、讨好、想控制、情绪化、过度依赖。他们既会压抑自己的情绪避免吓到对方,又会暗暗幻想对方能接纳这样的自己,希望一切可以随着对方的“看见”与“懂得”彻底释怀,甚至去试探对方的底线在哪,希望可以用爱去解决所有的问题。事实上,爱确实可以把人变得更有韧性、更勇敢地探索世界、更有人格生机,但却不是以无条件消化全部问题的形式。作者依据神经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为高敏感者以及因伴侣太敏感而苦恼的人,提供了心理分析和解决问题实用工具:从充分觉察自己内在的认知与需求开始,去创造两个人都不带情绪的正向沟通,在关系中学会用善意与欣赏看待彼此在期待、性别、沟通、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积极地分享彼此的感受,共同为关系的活力与情感的稳定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当两个人都能在一段关系中做真实的自己时,爱将默契长久,成为让彼此变得更有力量,也能感受到温暖、支持与包容的心灵居所。
-
人人都能懂的心理学[美]保罗·克雷曼(Paul Kleinman)著,苗华建 译心理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哈佛、斯坦福、剑桥等全球著名大学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你可以不做心理学专家,但是你一定要懂得心理学常识——这就是《人人都能懂的心理学》的价值所在。它用幽默生动的语言、简单可操作的实验或测验,告诉你心理学中所有的研究都与个人有关:如何做到为儿童而思考?谁是研究人类的最好的朋友?你知道如何透过墨迹看性格吗?海因茨难题蕴含的本质问题是什么?什么是“斯金纳箱”与操作性条件反射?耶鲁大学的米尔格兰姆凭什么震惊世界?你受社会影响的程度高吗?你是从众心理的践行者吗?人是社会群体动物,那么,当人们聚合在一起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呢?
-
动机与人格(美国)亚伯拉罕· H. 马斯洛 著,赵巍 译对于人类自己,我们有太多的好奇。为什么人会有欲望,是什么动机促使我们产生某些行为,我们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马斯洛在本书中对人类自我行为与心理进行了探索,对内在人性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许多精彩的理论,包括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理论、超越性动机理论、心理治疗理论、高峰体验理论等,帮助我们从心理动机的角度,了解自我实现的需求,并指导我们如何迈向自我实现。
-
童年的启示(奥)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著所有与心理健康相关的问题,本质是教育问题。问题行为背后,反映出孩子未能用语言表达的真实需要。本书以个体心理学大师阿德勒在美国接诊的十二个典型的问题儿童案例为基础,集案例分析、理论指导和诊疗实例为一体,帮助教育者理解儿童行为,洞察背后的需求,与孩子站在同一战线,设身处地地思考,与孩子共同面对环境中的种种困难,将孩子引向健康快乐成长的轨道。书中典型案例:甜美可爱优秀的独生女弗洛拉,用癫痫“发作”获取关注。说谎成性,频繁尿床的卡尔,内心深处渴望得到父母的认可。发育迟缓、阅读障碍的左撇子罗伯特,害怕竞争和挑战,用示弱获取母亲的溺爱。仇视养父的约翰,因缺乏安全感而说谎。进食障碍、粗鲁、想要“奴役”他人的贝蒂,心结是早年与母亲分离种下的被抛弃感。打架、偷窃、虐待动物,最终进入监狱的尼古拉斯,在严酷竞争下造成心灵扭曲。惯于行窃的迈克尔,早期的家庭贫困和缺乏关心造成他的低自尊感。经常逃学、渴望留级的瑞秋,因幼年体弱多病备受宠爱而不愿面对现实中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