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
-
弗洛伊德的美学(美)斯佩克特 著,高建平 译在目前这个所谓的知识经济时代,现实生活的重重压力日益增大,人们不仅需要各种有用的知识作为求职谋生的手段,而且需要审美的智慧作为自我赎救的依托。此种智慧,在艺术表现领域,有助于实现从无到有的创构或打破陈规的立新;在精神生活方面,则有助于培养静观万物的鉴赏趣味或自娱自乐的审美自由。凭借这种智慧,人们有望恢复自我的本来真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进而从风恬浪静中见人生真境,从味淡声稀中识心体本然,在林间松韵、石上泉声里聆听天地自然鸣佩,在草际烟光、水心云影中见出乾坤最妙文章,于环境设计、艺术装潢中品味华润雅丽意趣,从琴棋书画、音乐舞蹈等精品佳作中获取各种审美体验。值得一提的是,在西方文化传统中,爱智慧即为哲学,而智慧则分两翼。其一是注重凝照反思的理论,其二为采取具体行动的实践。这一本原意义,绵延两千余载,在克罗齐的精神哲学理学变为“两范畴四维度”体系。依此思路,追求智慧的人类认识活动,被分为理论与实践两大范畴。
-
沉默的美学(美)桑塔格 著,黄梅 等译桑塔格是在改变的。她是关注大众流行文化的先锋之一,晚年却不时声明自己对古典文艺作品的热爱。她曾力主关注形式,主张“艺术的色情学”,而近一二十年来却开始重申“意义”和“真理”,直率地反对虚无主义,“逐渐回归到启蒙主义知识分子的严肃立场”。本书收录桑塔格各个时期的重要代表作14篇。 如今桑塔格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不能再为世人提供独辟蹊径的答案。但是我们却无法回避这些问题。因为她也成了我们这里的“明星作家”。因为这些问题不仅有关美国人的历史和现状,也有关我们中国人的今天和明天。 本书共收录文章14篇,包括作者各个时期所写的一些重要散文作品,可供初次接触桑塔格的人窥豹一斑。
-
美学教程程钧《美学教程》为“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材”之一,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美学的基本知识,内容包括:美的领域,美的形态,美的起源,美的本质,审美心理,美感的性质等。《美学教程》内容丰富,讲解深入浅出,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
审美趣味的变迁范玉吉著从字面上看,"趣味"(taste)是一个感官术语,和人的味觉享受紧密联系在一起,属于身体性感官,而不属于审美感官,它的引申义才是一个审美判断的术语。从词源学的意义上我们可以找到这一术语的全部演变信息。西方美学发展的早期,哲学家们认为美只和视觉与听觉有关,而和味觉无关。古希腊哲学家对味觉感官没有兴趣,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一感官意味着肉体的快感与享乐,很容易使人们变得放纵和无节制,只能引诱人走向沉沦与堕落,而这恰恰是他们的伦理思想和美学思想所无法容忍的。所以,只有当哲学家们要考察知识的来源,或者分析道德感的构成时,才会想起这一味觉感官。可见,趣味在美学早期理论中没有任何地位。从16世纪末开始,"趣味"成为一个审美判断术语并得到了广泛使用。但是,这一术语的使用却十分混乱,对它的理解差异性也很大。美学史上,关于趣味是先天的还是建构的,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是唯心的还是唯物的等问题一直都存在着争论,一直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由此,对趣味的研究也就一直不能深入。
-
画桥流虹美学薛富兴 著若论本著的思想源渊,则不敢贸然以本著为一己之私得。德国古典美学家鲍姆嘉通、康德、黑格尔的美学思想是著者美学之思的基础,中国当代美学中李泽厚先生的实践美学和潘知常、封孝伦君的生命美学也在关键环节给著者以正确的引领。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师兄封孝伦先生。他长期以来都是我美学上的领路人。作为当代中国生命美学理论骨干之一,他的学术成果一直对我有深刻影响。本著关于艺术和审美的基本观念——“艺术是人类生命意识的表达”,“美是人类生命追求的即时感性精神形式”,实际上均得之于封孝伦先生的美学思想,在此特别申明。 若论本著的核心审美观念,积极言之则曰:审美与伦理、科学、宗教、哲学一样,当是人类最基本的精神生活方式,它当服务于当代人类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幸福。审美当是人生之境、人生之趣、人生之艺、人生之情和人生之福。
-
爱的艺术弗洛姆《爱的艺术》这本书主要内容作者指明了爱是一种能力,类似于对艺术的感受力,爱情、母子之爱、朋友之爱,都是走向完善价格、丰富灵魂的人生实践。弗洛姆从人道主义和批判的精神分析立场出发,把“爱”看作人类对自我生存的一种思考与回答。爱不是程序,没有使用说明。 估计本书使所有期望从中得到掌握爱的艺术的秘诀指导的从感到失望。与此相反,本书要告诉读者的是:爱并不是一种可以与人的成熟程度相脱离的、并能让所有的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的感情。 本书要说服读者:如果不在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上付出努力,如果不能使自己的潜在能力具有足够的创意新人路的倾向性,那么你对爱的任何一种目标都不可能得以实现。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没有虔诚的谦恭和勇敢,如果没有博爱的德行,那么你自己的爱的期待也不可能得到满足。所有的人都可以这样地问一问自己:在“我”所见过的爱当中究竟有多少是真的呢?
-
音乐美学观念史引论(德)达尔豪斯 著,杨燕迪 译本书对西方音乐美学思想史中(特别是18世纪中至20世纪中)一些重要的观念和问题进行了简明扼要但鞭辟入里的分析和诠释。作者从历史中遗留下来的音乐观念入手,但在梳理过程中又带有明确的当下视角和个人创见,史论互证,夹叙夹议。书中所涉及到的观念和问题不仅是近现代西方音乐美学史发展中的一些关键范畴,而且在当下的音乐艺术实践和理论探讨中依然是人们思考和实践音乐时或显或隐的参考框架,因此,本书不仅对进一步认识和理解西方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而且可以帮助有兴趣的读者进一步深入思索音乐美学、音乐哲学中的一些基本问题。
-
趣味美学徐德青“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也有这样的内涵,即爱美伴随人的一生。人的一生各个阶段,无论婴儿、少年、青年,还是中年、老年,都与审美、爱美发生天然联系。而且,人的生活,人的各种活动都离不开美,衣食住行、工作学习、交际娱乐、婚嫁殡葬等,都要讲究美、追求美。 不仅如此,爱美、追求美还是人的一生中相当重要的内容。梁启超先生在《美术与生活》一文中曾经指出:“我确信‘美’是人类生活的一种要素 ——或者还是各种要素中之最要者。倘若在生活全内容中,把‘美’的成分抽去,恐怕便活得不自在,甚至活不成。” 在本书中,从柏拉图关于美学的对话中,从康德对美和艺术进行严肃的哲学分析判断中,从西方近代的一些美学家对审美心理详细描绘的著作中,从中国古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活动中,从具体的审美实践、审美体验中,我们都可以学到美学知识。人们常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确,不管是中国人、外国人,还是现代人、古代人;不管是男人、女人、还是大人、小孩;也不管是身体健全、健康的人,还是残疾人、病人,等等,都是爱美、追求美的。当然,爱美是一回事,懂美、会审美又是另一回事。本书就是这么一本启发我们去思考很多美学理论问题,了解审美知识的小册子。 本书首先从美学史考察开始,介绍了人类对美学的探索,然后围绕审美活动漫谈,再分别从审美的客体和主体展开出去,对审美对象和审美的心理活动进行描述,通过通俗而有趣的故事,介绍美学的相关知识,展现审美的魅力。
-
美学朱立元本书是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之一。2001年6月初版,受到高校学生的欢迎。为进一步提高质量,最近在原有基础上作了重大修订。这次修订的重点是导论、审美形态论和审美教育论,其他部分也作了适当的修订,使全书在理论上更严整、准确,同时更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为基础,适当吸收当代西方存在论(现象学)思想的合理因素,尝试建构有时代特色的实践存在论美学理论,以发展我国的实践美学理论,使之更好地与中国古典美学思想有机地结合,成为21世纪具有生命力的一种美学理论。全书分为六编:导论、审美活动论、审美形态论、审美经验论、艺术审美论、审美教育论。全书贯穿“实践是我们人存在的基本方式”、“审美活动是一种基本的人生实践”、“美不是现成的,而是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的”、“审美是高级形态的人生境界”的主旨。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中文、美学、艺术等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也可供美学工作者以及社会读者阅读。
-
阿格妮丝.赫勒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傅其林本书为阿格妮丝•赫勒的审美现代性思想的研究专著,涉及诸多现代学术的关键问题,具有深刻的学理意义和人文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