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
-
生态美学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建构张华该书稿共分三部分,主要阐述在全球范围内伴随文化及精神危机而来的环境危机、生态危机状况成为生态美学发生的直接动因。环境危机现象引起了来自各个方面的觉悟和反省,生态美学和其他各门生态学科的建立,使生态意识日益深入人心。作者同时也指出人类尽管在张扬生态观念、倡导生态意识、引领生态思想方面做出了努力与贡献,但生态美学在中国的研究和建设只是刚刚起步。通过这三部分基本内容,《生态美学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建构》大致勾勒出生态美学在整个文艺理论与美学发展历程中的地位、意义和重要作用,并通过自己的分析提出建立生态存在在论美学体系的设想。有关生态美学的研究在我国学术界属于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生态美学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建构》稿的作者搜集了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有关生态美学研究的大量资料,并对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作了综合与评论,因此《生态美学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建构》稿既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也具有一定的资料性价值。
-
美学与文化.东方与西方高建平全书内容共为三大部分,内容包括中国与亚洲美学的现代意义、中西美学和艺术的会通与比较、当代美学与艺术理论的发展。本书的内容来源于国际美学协会组织的在北京开幕的“美学与文化·东方与西方”国际学术研讨会。东方国家如中国、印度、日本、朝鲜以及阿拉伯国家以及伊朗等国都有古老的文明、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丰富的美学思想,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曾对人类美学思想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历史上,近代欧美文化也对东方美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本书目的就是通过学术交流和对话,让世界了解中国美学,让中国美学界了解世界。
-
批判与救赎张公善《批判与救赎:从存在美论到生活诗学》分海德格尔存在诗学批判;思想的路标:存在、生命、生活;走向生活诗学三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海德格尔论美;海德格尔论诗;海德格尔论艺术;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其当代意义等。海德格尔美学实质上是“存在诗学”,是其沉思存在之真理的花朵,是对西方传统知识论美学的批判。海氏美学的最大贡献是超脱认识论二元对立,将美学建基于存在之上,使美学自此成为一种有根的科学。艺术论、诗论是其美学核心。(1)艺术论主要从真理的维度,论述真理在艺术中的生成与发生。海氏认为作品的本质就是真理的发生;创作即是对存在之真理的接收和获取,艺术就是对作品中的真理的创作性保藏;现代艺术是异化的艺术,复兴本真艺术具有拯救现代艺术和拯救人类未来的双重使命。(2)诗论主要从道说(本真之语言)的维度,论说诗与艺术、诗与存在、诗与栖居的关系。海氏认为一切艺术本质都是诗;诗乃存在之词语性创建;诗提供人借以诗意栖居的神性尺度。(3)此外,海氏美论也富于启发。如分析艺术作品时从真理的角度指出,美乃真理现身之光亮;分析逻各斯时从存在的角度指出,一切在者之在是最美者;分析自然时从此在的角度指出,同时的迷惑与出神是美的本质。海氏美学以存在为本体,来消解认识沦美学分裂的人性,这启示我们未来美学必须以完整的人的存在,即以人的“生活存在”为本体。
-
作为中国古代审美范畴的自然赵志军著我与赵志军的交往,是从文字阅读开始的。大约十年之前,湛江师院劳承万兄赠我一套该校中文系青年教师的著作,其中就有一本赵志军所著的《俄国形式主义诗学研究》,我读后觉得他理论思维清晰,文字能力较强,就向劳承万兄了解他的情况,这样我们就开始有了联系。后来,赵志军考入复旦大学,从我攻读博士学位,我们遂有师生之谊。 赵志军入学时,我正在主持一个教育部博士点科研项目:"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研究",就请他从中选择一个题目,作为博士论文的选题。赵志军本来侧重于西方文论和美学的研究,但我认为,作为文艺学学科的博士生,中西两方面的文论和美学都要有所了解,不可偏执。他同意我的观点,就从范畴卷里选了"自然"这一范畴,作为研究题目。他和其他同学一样,都是先按选题写成学位论文,再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三四万字,作为集体项目的一章。 、
-
中国美学研究朱志荣一、传统认识论美学思维方式的局限????传统认识论美学的主导思维方式是近代以来认识论的思维方式。这种认识论思维方式的显著特征有二:一是主客二分,一是现成论。主客二分的要害是把人与世界截然分为两块,认为人是主体,世界是客体,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主体与客体的认识关系;现成论的要害是把人与世界从生生不息的生成之流中抽离出来,使之双双变成的实体存在者,人被看作具有理性能力的现成主体,世界被看作等待人去感知、认识和理解的现成客体,人与世界的关系被看作一种现成存在物与另一种现在存在物之间的关系。????对传统认识论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海德格尔从存在论高度作过深刻的批判。在其前期代表作《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通过对存在之意义问题的探讨,对近代以笛卡尔为代表的“知识形而上学”传统的根基进行了彻底的检验和质疑……
-
美国大学课堂里的中国王斑、钟雪萍《美国大学课堂里的中国:旅美学者自述》中收录了十几位旅美学者在美国大学课堂上教授和研究中国文学、社会、历史、文化史的切身体验,他们本着独立而批判的立场,为读者提供了一部颇具思想深度的改写出国留学的“成长小说”。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早期接受了基础中国文化教育,后来留学欧美,继而在欧美著名大学从事文化教育和研究工作。他们经历着中西文化的碰撞,但又保持着非凡的清醒,没有迷失自我。一方面倾情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致力于吸收西方文化,熟谙两种文化的背景和它们各自的优势。 目录: 序言:王斑、钟雪萍/改写出国留学的“成长小说” 陈小眉/又是红枫时节——写在旅美教学十八年之后 李海燕/书与剑:课堂中的中国与美国 刘剑梅/我在美国的教学生涯 孟悦/“中国结” 王斑/全球化、地缘政治与美国大学里的中国形象 王玲珍/剥洋葱:在美国教现代中国性别及女性文学 王晴佳/中国文明有历史吗?——美国中国史教学与研究的缘起和现状探究 杨国斌/历史对于社会科学的启示 在夏威夷大学社会学系教中国课程 叶维丽/历史课堂杂记 乐 钢/哈哈镜中的叠影:我的美国学生 钟雪萍/一份她者的差事:我在美国教中国
-
道德哲学引论崔宜明中华民族有着悠久而伟大的道德传统,有着独特而博大的道德文明。作为一种独特的道德文明,它表达着中国对在宇宙、社会之中的“人”的深刻认识、理解和要求,所以能够绵延两千多年,形成伟大的道德传统。这是一部论述道德哲学的学术著作。作者从道德的价值、道德与人性的关系、道德与社会的关系等诸多方面阐述了道德对建立公正合理的社会以及个人的自我实现的巨大作用。对社会和个人的道德建设的意义作了深入的研究。对整个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荣辱观有一定意义。
-
审美与道德的本源李咏吟《审美与道德的本源》是作者李咏吟所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的最终成果。成果由浙江大学科学规划办公室报送北京大学懂学文教授,南京大学周宪教授,夏门大学杨春时教授,浙江大学徐岱教授、包利民教授五位专家评审,学术评价等级均为一等。本书共由六章组成。第一章为总结,提出了“审美道德和谐论”的主张,力图沟通审美和道德两个领域,从本源上论证二者的内在统一性,从而与习惯意义上的“审美与道德对立的理解模式”区分开来。第二章从中西古典生命哲学出发,系统分析了审美本源性与人的生命体验和生命价值判断之间的内在联系,解释了审美活动与审美道德论的联系与区别。第三章则从中西古典生命哲学出发,系统地分析了道德本源性的文化基与价值基础,也解释了道德活动与审美道德论的联系与区别。第四章试图将审美本源性和道德本源性的探讨直接联系起来,作者对二者的联系与区别进行生动的分析和说明。第五章则是探讨如何运用审美道德和谐的理论来分析和评价文学艺术作品的内在价值,同时,也对作家的价值取向形成了基本的美学规定。第六章是审美道德的目的论的思考,为建立自由和谐的现代社会提供思想依据。作者的文字充满激情,很好地将理性思考与诗性体验结合在一起,有较强的可读性,对从事美学、哲学、文化研究等专业研究人员,尤其有参考价值。作者简介: 李咏吟 男,1963年生,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人。哲学博士,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文艺学博士生导师。著有《原初智慧形态:希腊神学的两大话语系统及其历史转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智慧文丛》(沈阳出版社,1999年),《走向比较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创作解释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学术研究方向为:文艺解释学与文化解释学。目前主要致力于现代中国文化诗学史、审美与道德的本源性等问题的研究。
-
美的根源朱存明 著这是一本论文集,是作者美学研究的结晶。之所以取名为“美的根源”,是因为这些论文探讨的大致主题与《美的根源》这个问题密切关系的。对这一问题的探计可以在审美人类学的框架下进行,这是一门比较新的学科,但其内涵则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学术的概括力。这不仅是一种审美发生的研究,同时也是一种审美理论的探讨,更确切一点说它是一种”知识考古学“的报告。它是在一定的理论框架下,对人类审美的历史形态,审美的文化起源进行的知识学的调查,企图挖掘审美的人类学根源是什么。内容可分为三个方面:第一,审美人类学探讨,收论文六篇;第二,是灵感文化研究,收作者研究灵感文化和灵感思维的论文十余篇;第三,是图腾与话语,论述了中国古代视觉图像文化特别是汉画像艺术与中国传统审美观的问题,论述了中国古代与当代的一些美学问题。
-
丑的轨迹王庆卫著丑是具有独特的重要性的一个美学范畴。它是美的对立物,是美学思维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丑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形象显示的负价值,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相互背离,是规律性与目的性的多种形式的不统一。简单地说,丑即是反自由的形象。 西方文明自古希腊哲学开始走上了理性文明的道路,在理性文明的视野里,人类开始了与自然二元对立的生存状态。实践发展了人的理性精神,并把人原本浑然完整的精神存在划分为理性与非理性精神的对立。人在理性文明中对于世界的对象化实践方式,在创造伟大的文明成果的同时,也造成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乃至肉体与精神、非理性与理性的严重分裂。然而作为人的自然生命冲动和欲求的非理性精神,无时不在冲突和涌动,它保留着原始诗性智慧中人与世界的全面的生命性联系,渴望恢复人的精神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