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
-
美与当代生活方式陈望衡主编本书是“美与当代生活方式”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会议汇集了美、澳大利亚、芬兰、日本等12个国家近30位国际知名学者和60多位中国学者。会上,这些学者都做了精彩报告,本书便是此会的成果和结晶。本书主要讨论了“当代生活的美学思考”、“环境美学”、“设计美和感性工程学”以及“东西方哲学与美学智慧”几个专题,与会专家们提出了精辟的观点和见解,不失为当前美学研究与思考的前沿性文集。
-
酷小子爱幽默吴玲瑶著“你为什么在教室里大声喧哗?” 学生总是能想出莫名其妙的回答:“因为你不准我们交头接耳偷偷讲话。”不然就是像心理学里的压抑,说:“起因是我在家讲话都得小声谨慎,只有到学校来发泄。” 上体育课的时候,不认真也会被老师指责说:“你这也叫打篮球?”孩子偷偷回答:“我不是在打篮球,我是被篮球追着打。” 微笑是最速成的拉皮。笑一笑,十年少。 幽默的人有福了,因为你把快乐带给别人,你自己快乐了,也使自己成为到处受欢迎的人。 来吧!别人说笑或你说笑,都可以;别人幽你一默,或你幽自己一默也可以。笑吧!哈!哈哈!当一个妙语连珠、笑口常开的人吧!
-
美的考索陈良运《文化艺术大讲堂:美的考索(套装上下册)》上编对中国美学想象中“美”这一重要观念和范畴,从发生、形成、发展、演变的历程,作了较为全面的、系统的考索。上溯中国先民群体原初的“美”意识,推翻“羊大则美”起源于“味觉”的误说:下及个人五官与身心审美所产生的诸多相关观念。论证了“真”为“美”之本体,“善”则是儒家学派所求“美”之功利,而在道家,又以“善”为“道”的内在能量,并具有“生万物”的重要作用。由此而在中编与下编展开描述儒.道、墨.法、玄、佛各家在政事、社会、人格、自然、精神、艺术诸领域的审美创造与接收的不同表现,并作出若干比较性评价。从总体而观,各家学说中的精华,都成为了自古至今中国人“美”意识的有效成分,共同完成了对中国之“美”的塑造:而当“美”的观念和范畴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各个时代、社会上各色人等有了基本的共识之后,人文美的创造者,又对各家思想加之于“美”的种种制约在不同的向度实行突破。使“美”获得更多、更大的自由。
-
正变通变新变刘文忠“正变”、“通变”、“新变”,是贯穿中国美学史和文学批评史的重要范畴。此书详细论述了这三个范畴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它们的发展演变情况。在考辨源流、评说得失中,颇多创获。《正变》部分对《诗大序》“风雅正变”说的全面考释,不乏新意。其纵向梳理,亦颇具特色。对《文心雕龙》将“正变”转换为“奇正”所做的深入论证,对白居易以“刺”诗(传统称作“变风”、“变雅”)为正声所做的辩证评价,对许学夷以“正变”说建立诗学体系之开掘,对叶燮之“唯正有渐衰,故变能起衰”等理论命题美学内涵的把握,均富有启迪性。
-
雅论与雅俗之辨曹顺庆、李天道“雅”与“俗”,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对既古老又弥新的范畴。就古代文艺美学看,“雅”属于统治者、士大夫精英文化层面,是正统的、雅正的;“俗”则属于被统治者、平民百姓大众文化层面,是世俗、俚俗与浅俗、粗俗的。从狭义上看,“雅”与“俗”,意指审美意趣与审美境界上的高雅别致、典雅庄重、超凡脱俗与通俗浅显、质朴粗犷、自然本色等。从其美学思想的发展看,“雅”与“俗”之间又存在着相互矛盾、相互转化、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正是基于此,《雅论与雅俗之辨》才从“雅者正也”的审美意识出发,考察了中国美学雅论与雅俗之争的文化渊源,阐述高雅、典雅、和雅、清雅和古雅等雅境的审美内涵与审美特征,同时,还对我国先秦至清代的雅俗审美意识的历史轨迹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探讨,旁征博引,观点鲜明。充分示了牙篷俗审美的立体面貌。
-
生活美学刘悦笛该书是国内第一部专论“生活美学”的专著,与当代实用主义美学家理查德·舒斯特曼千禧年出版的《活生生的生活》(Performing Live)有“异曲同工”之处,都试图超出欧美中心主义的视角,阐释当代美学的“最新转向”,从而重建起一套活生生的“生活美学”架构。在“日常生活审美化”(当代文化的“超美学”走向)与“审美日常生活化”(前卫艺术的“反美学”取向)的历史背景下,该书重思了美与“日常生活”、“非日常生活”、“本真生活”之间的现象学关联,重思了美与真理、美与伦理之间的生活关联,得出了一些较新的结论。同时,该书还提出了一种介于“批判启蒙现代性”与“泛审美现代性”之间的“全面的现代性”新途。总之,作为一本现象学视野里的“生活美学导论”,该书解决的是在后现代境遇里面如何“诗意的生存”的当代问题。
-
美学导论(美)达布尼·汤森德《美学导论》开宗明义,首先界定了美学的基本问题与语言的用途,随之探讨了艺术家、艺术品与观众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美学导论》彰显了分析美学的诸多特点,对美学宾词与价值术语、艺术形式与审美对象、灵感学说与原创准则、接受美学与神话诗学、制度理论与后制度理论等话题,均作了颇为独到的分析和阐释。贯穿《美学导论》的三种重要美学理论竞相引起哲学界的广泛关注,它们分别为参与论美学、审美体验论和经验理论。《美学导论》作者在论说析理之际,不断追问,深入反思,试图说明我们能否理解美学理论,我们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理解美学理论,我们在理解美学理论的过程中到底会选择什么样的方式。为了加深读者的知解能力,《美学导论》除了列出特意推荐的参考读物之外,还包括例文附录与术语汇编两个部分。《美学导论》适合于大学本科生、研究生、美学专业研究人员以及相关专业学者使用。
-
西方美学与艺术彭锋著这是一本绍介西方美学和西方艺术理论的教科书。跟以往的同类著作相比,该书的特点是相当鲜明的。它不是按照编年或者思想家作为全书的线索,而是按照主题来缔结全书。这种体例结构突出了理论本身的地位,问题感和时尚感很强,能够让读者清晰地进入西方美学和艺术理论的核心地带。适用教材。
-
作为真理性内容的艺术作品//阿多诺审美及文化理论研究孙利军暂缺简介...
-
西方美学史汝信主编四卷本的西方美学史由汝信主编,主要成员周国平、凌继尧、金惠敏等都是当前学术界最前沿的实力派学者。《西方美学史(第2卷)》的理论历史源于希腊、中经古罗马、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至近现代。历时两千余年,其产生、发展、分流、逆转、碰撞、融合,代代相继,呈现出与东方美学迥相异趣的特征,所有这些都是四卷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它的出版,为我国当代西方哲学、美学、文艺理论、社会科学理论的创新研究提供了真实客观的较完整的历史资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具有历史意义的积极审美经验。是高品位的学术著作。《西方美学史(第2卷)》是第二卷,讲述了由文艺复兴至启蒙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