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
-
西方哲学笔记张祥龙著彰显理性的哲学写作一定是线性的吗?作者在此处展现了一种另类的哲学写作,一种作者同自己文本之间的对话。或许所谓字里行间正是意义蓬勃生发的所在,因为思想的每一时刻都处在一个放射状的树冠顶点,莫非这就是最原初的理性。在此,作者正是要努力恢复理性的这一原生质态。
-
艺术历史与理论研究朱和平主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不同文化的相互碰撞、渗透愈益明显。于是,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文化的失落和传统文化的沦丧。文化正面临需要重认识和选择的十字路口。而社会经济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给生活所带来的快节奏、紧张感,使人们的浮躁情绪和心理急剧膨胀,急功近利已成为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人们亟需要静下心来,探究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在这一切的表象后面,究竟是一种必然,还是隐藏着什么?面对社会变革所带来的文化变迁的心态失衡,有的学者发出:我们这个时人太需要听一听古老的声音了!这古老的声音就是历史的回声。因为历史是现实的镜子、路标和格言。有的学者则常用歌德的名言“理论常常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来聊以自慰!
-
美学与性别冲突文洁华著《美学与性别冲突:女性主义审美革命的中国境遇》站在中西文化交接处的香港文化背景上对女性主义美学和文化理论进行反思和批判,第一次较为系统地把女性主义美学的基本观念、理论根源和文化背景展示给中国读者,力求以中西沟通的全球文化的视野,展开作者对女性主义美学的深度反思。全书分为哲学篇和经验篇,哲学重点在于用女性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分析,综合了女性主义运动从现代到后现代的诸多美学概念,探讨了女性主义审美理论的各种可能性和现实意义;经验篇重点在于对现当代几位重要的女性艺术家的艺术变革和个人命运的考察,这些具体经验的探讨不仅充实了女性主义文化理论和美学主张的论述,而且也从实践的角度表达了作者对女性主义的深刻同情和理解。《美学与性别冲突:女性主义审美革命的中国境遇》作者文洁华博士长期从事20世纪女性主义理论与文化实践的研究在这部著作中,她特别注重将女性主义理论主张及其实践状况结合起来考察,理论深厚,视野广阔,为我们提供了丰富而独特的研究范本。
-
美学引论杨恩寰主编《美学引论——艺术与美学文库·学术系列》美学这样一个理论框架,显然是理论美学或基础美学的框架。这种理论框架的设计与构想,另一个目的就是要注意理论美学和应用美学的分界,把长期困扰美学理论建设的一个问题加以解决。理论美学必然涉及美学中的重大理论问题,或是给予老问题以新思考,或是提出新问题。本书在这方面涉及的主要有: ⑴美本体问题,主张依据马克思提出的“美的规律”求得解答。“美的规律”,按马克思的原意,应理解为人类物质生产的造型规律。“美的规律”触及美本体全部内容,是实践活动达成 或实现的主体需要目的与客体自然规律的统一所呈现的人化形式,也就是实践活动所呈现的自由形式,这就是美的本质的哲学回答。 ⑵美的存在问题,认为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等等实际不过是审美客体存在,是具有潜在审美价值属性的客体存在,可以称之为社会审美客体、自然审美客体、艺术审美客体等系统存在。本书在坚持从美本体方面去论证之外,也主张从认识论、价值论方面去论证,这样更符合实际,可以摆脱困难。 ⑶这种多元化的方法,有利于许多疑难问题的解决,并且符合实际。像审美形态,也称做美的形态,如果仅限于美本体的解释,一碰到艺术审美形态就又发生困难。事实上,现实审美形态大都是审美动机引发的活动参与创造的,因而必须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以及审美心理学、审美形态学、审美价值论多个角度去研究,应从物质生产实践和审美实践创造做出双重规定,更切合实际,更合理。 ⑷审美经验的研究,应处在当代美学研究的中心地位,那种缺乏审美经验研究的理论美学,根本算不上当代美学,也谈不上什么症状学之走向科学。 ⑸审美教育作为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给予极大的关注。从教育学眼光去看,审美就是一种教育,而严格意义的审美教育,是按照一定时代的审美价值意识选择和运用审美媒介,感染和诱发人的情感,从而实现情感和心灵的培养和塑的活动。 ⑹当代美学必须视野开阔,应把审美文化和审美起源的基本理论问题,纳入理论框架之内,一个横向展开,一个纵向追溯,使美学体系组成一个纵横交织的立体网络。 总之,经过自觉的思考和认真的撰写,深深感到当代美学仍然不是很成熟的学科,仍然是努力建设中的一门学科,许多具体问题和环节仍需进一步探索和解决。
-
西洋景宗白华著译本书精选宗白华先生关于西方艺术的主要译作和中西艺术比较研究的美文,配以四色全彩图,呈现了希腊艺术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描绘了美乡醉梦者罗丹的艺术感受,流泻出了新印象派、野兽派和表现派等欧洲现代画派在画布上的喧哗与骚动。
-
醉的泛音乐化汪顺宁著作为尼采美学核心语词的醉在此处获得一个独特的视角:泛音乐化。泛音乐化及其英文皆为笔者所合成,英文作为对中文的一个可能的对应。本书时对尼采美学思想的研究。
-
审美之魅彭彥琴本书是对心理学的分支——审美心理学的研究,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的重点课题之一。该书厘定了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学的思想体系,揭示了我国传统审美心理学的思想特征,诠释了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学的现代意义,并建构了现代审美心理素质的教育模式。文后附有调查表,实际操作性很强。本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按审美心理规律,构建了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思想体系。 该书按照审美心理活动规律,并结合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思想的特性,在众多的审美范畴中,重点选择了言志、缘情、虚静、体性、感物、情采、神思(感兴)、趣味等几个代表性的审美范畴进行分析,并以从外师造化到澡雪精神、从中得心源到神与物游、从由形入神到物我两忘、从拟容取心到得意忘言四个阶段,准确完整地概括出了审美心理活动全过程。它既遵循了审美心理的一般规律,又兼顾了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思想自身的特色。这样也就把共时性(静态)与历时性(动态)的交叉立体研究方式运用到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思想体系的研究之中。 2.揭示了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思想的四大美学特征及其对当代素质教育的启示。 在“动静之维”基础上,作者通过与西方审美心理学的对比归纳出“审美之魅”,即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思想的美学特征: 1)“以和为美”――强调辩证和谐的文艺观; 2)“以心为本”――突出审美主体的能动性; 3)“以形媚道”――推崇自然美的特殊地位; 4)“以境为高”――追求形而上的哲理感悟。 同时,依据心理学分析使这四大美学特征获得了相应的理论的支持。由此,作者还详细分析了这些美学特征在当代教育中的价值,考察了“以心为本”与教育中的人格发展、以形媚道”与教育中的生命关注、“以境为高”与教育中的感性回归、“以和为美”与教育中的人性完善的内在关系。作者检讨了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思想对于人的本质的误解所造成的虚乏人格,并呼唤现代教育对健全人格的重塑。 3.初步构建了审美心理素质教育的模式。 作者不是为研究传统而研究传统,而是非常注重传统研究的现代价值。我们知道,审美教育能否顺利推进,取得实效,关键在于建立一个定义清晰、适于操作的审美素质培养模式。要完成此任务必须将审美教育由以往单纯宏观的教育理论层面的探讨,深入到微观的心理操作层面,因此,“审美心理素质教育”这一概念,其实质是宏观的审美教育与微观的心理素质的交叉,即将审美素质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素质来展开研究,使审美教育内化为教育对象的心理结构,最终形成对个体心理素质的一种优化。所以,作者在进行传统梳理、理论构建的基础上,大胆地走进学校,在苏州的部分幼儿园展开实践探讨,在幼儿审美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幼儿审美心理素质教育课程构建、中小学审美心理素质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中小学审美心理素质教育训练策略与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果。这是难能可贵的,也是中国心理学史研究从书斋走向田野的一种尝试。
-
天光云影宗白华著作为融会中西的一代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的传世文字素以精湛的见解、灵动的文笔、深厚的人生体验而享誉于世,其中尤以中国美学、中国艺术方面的研究最负盛名。这里选编了他有关这方面的论文、随笔和部分鉴赏文字,意在从一个侧面展现宗先生的学术风采和人生智慧。这里所选文字或长或短、或精研奥理,或鉴赏艺文,有一种不粘不滞的美感,在浅斟慢酌之中,界破虚空,流美人世。本书“天光云影”为编者所加。本书是插图本。
-
唐代美学王明居著唐代美学极富于审美主本的情感和倾向性,无论是初、盛、中、晚时期,都贯穿着文人的忧忠意识、爱国情思这条主线。这是唐代美学中最富于民族精神的主流,也是唐代美学中最有价值、最值得骄傲、最可宝贵的部分。唐代是诗的国度,诗是美的言语的极至,带动了其他艺术的昌隆。为唐代美学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对象。本书前部为唐代美学综论,力图从宏观高度对唐代美学进行整体把握;后部从微观上多角度、多侧面解读唐代美学的具体风貌。唐代的美学激情昂扬而不乏韵致,风骨俊键而不失婉媚
-
超越自然主义戴茂堂著《超越自然主义:康德美学的现象学诠释》为《德国哲学与文化丛书》之一,作者以现象学理论为背景,对康德美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进行了系统的现象学的分析和阐释,进而探讨了康德美学对中国当代美学的意义,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超越自然主义:康德美学的现象学诠释》虽然观点新颖,论述简练清晰,然而毕竟还处在初创和开拓阶段,有许多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和细致的展开。如康德和胡塞尔的理论上具体的承继关系,胡塞尔现象学与马克思主义之间切合点的深层次的全面影响及对我们今天建立马克思主义对他自己具体的美学观点的全面影响及对我们今天建立马克思主义感性学的启发意义,还可以大加补充。总之,《超越自然主义:康德美学的现象学诠释》不宜看做一种观点和理论的终结,而应看做另一部更大、更完备的著作的纲要或导论,这是我们寄希望于作者以他的聪慧、敏锐和耐心来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