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
-
美学小辞典邱明正,朱立元主编本辞典收美学名词术语,学说思潮以及美学人物和著作条目约1300条。本辞典按类编排。名词术语,学说思潮分为美学学原理,中国美学,外国美学,艺术四大类。人物和著作按中国,外国及时间编排。本辞典分类仅为方便读者查检,不代表任何学术体系。译名采取较通行的译法,一些译音虽有出入但至今仍习用者,根据约定俗成的原则沿用。历史纪年,中国部分辛亥革命前用旧纪年,加注公元纪年,辛亥革命后用公元纪年。外国部分一律用会元纪年。
-
编织生命的辉煌尤敬党在国外,生涯规划已经是一门比较成熟的学问,但在国内,因为种种原因,相关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但这并不是说,我们没有对生涯规划进行过思考和探索。源远流长的中国教育传统以及丰富博大的文化底蕴,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关于生涯发展方面的思想和知识。
-
后现代转向中的美学李建盛著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以来,随着现代主义美学和艺术理论的式微,被叫做“后现代主义”的各种思潮开始粉墨登场,构成了近半个世纪文学艺术和美学领域的显赫景观,后现代艺术终结了现代艺术,后现代美学的热潮似乎也替代了传统的和现代的美学。于是我们看到了关于后现代艺术和后现代美学的诸多著述。但我们更想了解的问题似乎不是后现代艺术和美学特征的概念性概括,而是想更多地了解所谓的后现代美学是如何转变的,或者用当前的时髦语汇说是如何“终结”或“转向”,这“如何”意味着对问题的更历史化和更语境化的理解和阐释。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建盛博士的新著《后现代转向中的美学》正是这样一部力图在历史化和语境化的艺术和美学中探讨和论述后现代美学如何“转向”的著作。 该书不同于纯粹美学理论著作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紧密结合二十世纪的艺术现象和审美现象来探讨后现代转向中的美学问题。作者首先探讨的不是后现代美学的概念问题,而且深入到二十世纪艺术实践中去探讨现代艺术中的后现代起源,后现代转向所出现的反传统艺术的倾向和后现代艺术中的美学特征,继而结合当代文化语境与艺术实践探讨当代美学和艺术理论中的各种“终结”理论。这种把艺术语境与理论转向结合起来的探讨和阐述方式,能让人们更清楚地理解后现代转向中的艺术是如何挑战传统的、现代的美学和艺术哲学的,同时,把后现代转向中的美学置于艺术史语境中进行理解和阐释的做法,也为作者后面章节的美学主题探讨和论述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和前提。 后现代转向中的艺术和美学问题极为宽泛和复杂,想在一本书把所有问题论述清楚是不可能的。《后现代转向中的美学》一书没有采取面面俱到和泛泛而论的方式,而是精心选择了几个富有代表性的美学和艺术哲学主题进行集中探讨,并把这些问题置于二十世纪的艺术美学和哲学美学的历史转变语境中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后现代转向中的艺术本质问题”、“后现代转向的审美经验理论”和“后现代转向中的审美真理诠释”三章,都力图为后现代转向中的美学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提供一种历史化和语境化的理论阐释,从而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理解在二十世纪的艺术转变过程中,后现代转向中的美学是“如何”回应艺术向当代美学提出的挑战,当代美学又是如何理解和解释不断变化的艺术实践的。也许,作者之所以选择这样几个主题进行集中论述的理由更在于,这些主题不仅因为传统美学和艺术哲学已有,并在后现代转向中持续着但引起了更复杂的理解、更激烈的讨论甚至充满了否定性色彩,而且更因为这些主题也更体现着美学和艺术哲学作为人文科学的价值维度,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更有助于我们理解艺术和审美所具有的人文价值。 在整个二十世纪世界美学语境中,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有着极为密切而复杂的关系,我们如何通过中西方的关联语境来理解西方美学对中国美学的影响,以及通过二者的比较来探讨包括艺术理论在内的二十世纪中国美学的逻辑演变是中国美学学科建设的重要课题。用该书作者的话说就是我们应该有一种“中国美学的问题意识”。该书的“后现代语境中的现代性中国美学”是篇幅最大的一章,作者力图在二十世纪的世界美学语境中对比性地探讨和论述现代性中国美学的逻辑发展,而且对二十世纪中国美学的论述批判性理解多于肯定性的评价,这体现了作者力图在西方美学“他者”和中国美学“自身”的关联语境中来阐释中国美学的理论视界。 更值得注意的是,该书具有人文科学的理论视野,把美学和艺术哲学定位为人文科学,并阐述了美学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解释方式上的人文科学性质,且能始终站在人文科学的理论中理解和阐释后现代转向中的美学主题和审视二十世纪中国美学的逻辑演变。该书也有值得进一步深化甚至值得商榷的方面,如“后现代语境中的现代性中国美学”这样的称谓,是否值得做进一步推敲和斟酌呢?
-
女人识相紫夫主编以前总认为,女孩子最擅长的是谈时尚,谈影星歌星,但是这个女孩,却在谈历史,不仅是那些男人觉得她与众不同,连我也对她“情有独钟”了。和她从拖雷监国谈到忽必烈登基,终于知道女孩只有20岁,我以为她是学历史的,但是她说,她正儿八经只读到初中,然后混了张文凭。问她为什么会对历史感兴趣,她的回答是,历史会让你脱离浅薄和无知。的确,很多时候空泛的理论让人难以消化,而花俏的语言,也许不过是嘴皮子上的风光,但是那些曾经发生的事,却能够给人真切的经验和答案。或许,女人应该多知道一些历史,积累一些见识,沉淀一些思想,那怕只是做为谈资,也会让你显得特立独行。这《女人识相》里所描述的那些人物,离现实已经很远了,而且还是那么陌生,不过我相信,他们总会让你在某一天的某个场合,向那个女孩一样风光。
-
现代美学体系叶朗主编叶朗,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86年9月起),博士生导师(1993年10月起)北京大学艺术学系主任(1997年4月起)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暨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1996年11月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哲学评议组)成员(1997年5月起)全国博士后管委会第四届专家组(哲学组)成员(1998年8月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九五"哲学学科规划小组(学科评议组)成员(1991-1995,1996-)教育部第二届高等学校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2001年4月起)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1998年1月起)
-
20世纪西方美学周宪著本书是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推荐的研究生教学用书。本书以“批判理论的转向”和“语言学转向”为线索,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较全面地审视了20世纪西方美学的发展。全书共分16章,每章讨论一个主题,囊括了上世纪重要的美学家。“批判理论的转向”研究了齐美尔、奥尔特加、卢卡齐、阿多诺、利奥塔、波德里亚、杰姆逊等人的美学思想;“语言学转向”分析了克罗齐、卡西尔、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巴赫金、巴尔特、伽达默尔等人的美学理论。本书作为研究生教材,既适合于高等院校中文系、哲学系学生使用,也适合于美学爱好者和研究者阅读。
-
中国人伦学说研究柴文华等著本书所谓“人伦”,特指“人哲学”或“道德学”。中国的道德学产生于商周之际,经春秋至唐代的发展,到宋明时代而蔚为大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本书即从此立论,对整个中国人伦学说作了系统而严整的论析。其中并运用了许多现代哲学观念,颇有启人之处。作者自述:本书所谓“人伦”特指“人哲学”和“道德学”。“人”是一个谜,是一串拉不直的问号。因为人的世界很精彩,人的世界也很无奈。人是一个事实世界,同时又是一个价值世界、情感世界。事实世界是可能量化的世界,价值世界、情感世界不可能完全转化为计算机的符号系统。因此,尽管我们已经达到了对人类基因图谱认知的水平,但其“所尝识者未若所不识之众也”。人类认知能力的非至上性并不妨碍它的进步性,虽然人最困惑的是人,但人最感兴趣的也是人,由此而产生了源远流长的人学或人类学(Anthropology)学说。“人学”顾名思义就是关于人的学说或理论,但由于视域和研究对象的差别,人学又是可以划分的。笔者尝试把它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科学”,或称“科学人类学”、“具体人类学”等,它侧重于用实证的方法对人的形而下世界做量化研究,包括考古人类学、民族人类学、生物人类学、经济人类学、心理人类学、都市人类学、体质人类学、医学人类学,等等。另一类是‘人哲学”(“人哲学”是笔者近年来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见于《中国哲学史》2001年第2期的《论胡适的人伦学说》,《哲学研究》2001年第10期的《论梁漱溟的人哲学》等论著中),它与当代西方哲学中“哲学人类学”(PhilosophicalAnthropology)是同一层次的具有相同或相似意义的可转换概念,它仅重于用实证和思辨相结合的方式对人做形而上的纯思,是一和对人的本体论结构进行思考和建构的观念体系。人哲学所可能涵盖的对象是多方面的,如:存在的事实本体,即在“人禽之辨”中所凸显出来的人的本质特征;存在的价值本体,即从“应当”的角度所展示的存在的理想状态,按中国古人的话说,叫做“人极”,即做人的最高标准;通向理想状态的进路,有外在的,有内在的,有二者合一的,等等。需要指出的是,事实本体和价值本体很难截然分割,逻辑上的区别不妨碍二者的圆融无碍。中国哲学主要是一种传统的人本主义哲学(“人本主义”这个概念在特定的语境下有它的特指,但它的语义是可以转换的。从一般的意义上讲,人本主义是指以人为本的学说体系。西方自文艺复兴到存在主义的人本主义侧重于个体,是以个体本位为基础的人本主义;中国从先秦至明清的人本主义侧重于群体,是以群体本位为基础的人本主义),以人为原点,以由人发散的多维关系为具体对象,以人和人道为目的,以天和天道为手段,曾经提出过一些人哲学或哲学人类学的不同学说类型,如道德人类学、自由人类学、神学人类学、自然人类学,等等。“伦”即“人伦”,指人们的行为准则。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弓电注云:“伦,道也,理也。按粗言之曰道,精言之曰理、”《孟子·膝文公上》:“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因此,“伦”与道德学密切相关。道德学和伦理学是可以互换的概念,指有关道德问题的学说体系。它所包含的内容是广泛的,通常所说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教育、道德修养等均在其中。应当承认,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特征之一是它的“实践理性”,虽然类似西方“纯哲学”的东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但却拥有一份十分丰富的道德学或伦理学内存。作为有文字记载的中国的道德学说产生于商周之际,经春秋至唐代的发展,到宋明时代而蔚为大观,形成了中心与边缘、正统与异端相互对立与补充(如道德自觉与道德自愿、理性主义与感性主义、群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对待与和同)的完整的体系,为我们今天的思想文化建构提供了重要的道德学资源。中国的人伦学说尽管有诸多历史的和理论的限制,但只要能够“人乎其内”而又“跳出其外”,进行认真的刮垢磨光,我们就有可能品尝到陈年老酒的醇香,获取有益于生命的丰富滋养。
-
美学基础许自强编著《美学基础(修订第2版)》是为全国各类大专院校的大学生共同学习美学所编写的一本普及性的基础理论教材。考虑到阅读对象的特点,《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系列教材:美学基础(修订第2版)》在阐明美学的基本原理后,重点放在审美实践的运用上。因此,与学员审美活动关系密切的话题,如怎样欣赏自然美、人体美,怎 样营造生活美,怎样提高对艺术美的鉴赏能力等方面,尽量多讲些,并增添了较多实例和图片,力求将深奥枯燥的理论深入浅出,阐述得具体生动、易于接受。而对于美学界争论不休的理论难点,则采取比较客观的介绍,以供学员独立思考研究。《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系列教材:美学基础(修订第2版)》的引文出处主要源自古今中外的美学经典著作。为照顾到理工科学员及同等文化学历者自学的方便,《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系列教材:美学基础(修订第2版)》在理论阐释、行文用语时,力求清晰晓畅、通俗易懂。《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系列教材:美学基础(修订第2版)》出版后受到读者的热列欢迎,再版时又作了局部修改和补充,主要是联系大学生的实际,增加了些与当今时代风尚、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尤其是在艺术门类中增添了“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艺术”一节,它对于我们正确理解、欣赏现代艺术无不帮助。
-
逍遥游王凯著《庄子》是人类文化史上一部奇书。自它产生以来,有关它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且现在每年还在产生大量的研究论著。《庄子》为什么具有如此大的魅力?这是我多年来一直在深深思考的问题。《庄子》产生于中国的战国时期,这个时期,铁器的运用还刚开始,生产力的发展不能说高;社会制度应是奴隶制时代,根本算不上先进的社会。然而它产生的思想却是如此之深刻,今日读来仍感新鲜,而且它所提出的不少问题具有永恒的价值,需要人类永久性地探讨。显然,人类的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是不同步的,精神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超越物质的生产水平,超越时代。《庄子》这部伟大的著作的出现,又一次证明了这一点。 作为一部哲学著作,《庄子》探讨的是宇宙本体的问题、人性问题、人的生存与命运的问题、人与他的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这些问题属于哲学的经典问题,所有的哲学家都不能回避它们。关于这些问题,庄子有他独到的见解。
-
中国美学思想史敏泽敏泽的《中国美学思想史》是目前所见最为成熟的一部中国美学史著作,也是一部充分展示了著者的学术个性和在传统思想史、文化史、艺术史方面之深厚造诣的精品之作。该书的撰写与《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修订实际上是同时开始的,历时8年之久,如果算上准备期则所用时间更久。全书共3卷,约150万字,由齐鲁书社于1989年出齐。该书格局宏巨,体例严密,史料翔实,持论精当,体现出作者对于中国美学史研究之目的、方法、历史分期,以及对于传统美学思想体系之总体特征和发展规律、各个历史时期美学思潮流变、重要概念范畴之萌生和演变、各家各派美学思想和各种艺术门类的美学精神等的系统而深入之考察与把握和卓有见识之诠释和描述。 敏泽之撰写美学思想史,除了力避与文学理论批评史在内容上的重叠雷同之外,还力求达到方法论上的自觉。他认为,中国美学思想研究必须具有一种文化的眼光,要把整个美学史放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中来考察;中国美学的特点要从中国文化的特点、从审美意识的起源和形成谈起,否则便讲不清楚中国美学的体系及其特点。为此,他做了艰苦而长期的准备工作,对史前史、考古文物、各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思想文化特点,乃至传统文学艺术的总体特点加以认真的研究,在深思之中参悟其精神实质。同时又认为,要在中西比较的过程中来分析、总结中国美学的特点,即要在世界美学的视野中考察中国美学问题,以利于总结出中国美学在观念意识和思维认识方法上的独特性,乃至整个中国美学体系的特点和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结构的独特性。又认为,在研究中除要努力做到历史与逻辑相统一之外,还要充分吸收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新观念和方法,如文化人类学、心理学等,以增强研究的当代性,以利发掘出新的历史内容。但对于那种尚无真正了解而生搬硬套的做法,他又十分反感。正是在这种学术理念和方法的导引下,敏泽对中国美学思想的总体特征作出了自己的体认,他认为中国美学体系及其特征的形成,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即为: “以法自然的人与天调为基础,以中和之美为核心,以宗法制的伦理道德为特色。””第一句讲的是哲学基础,其分布于中国美学的各个流派之中;第二句讲的是基本风格,其作为一般精神,渗透在中国美学的具体内容之中;第三句讲的是价值取向,其植根于从原始社会起就与西方不同的血缘氏族关系、伦理道德意识特点。要言不烦,堪称精湛。 《中国美学思想史》一书,对传统美学史的研究和书写,提供了足资借鉴的学术经验:1、从丰富的美学、文化史料出发,注重历史还原基础上的整合建构,对中国美学思想提供了富于创造性的历史描述和内涵阐述,表现出建立在渊博知识上的深沉的历史眼光和精邃的理论识力。2、注意对文化氛围的考察,把研究中国美学特点与探讨中国文化特点融合起来,在文化史的大背景下认识和阐述美学思想的生成和演变。如分析中国美学思想体系的形成,先考察西周以来文化与人的觉醒为标志的新的文化意识之发生与发展;又如对“中和之美”的分析,能从哲学、文化思想、文化心理结构、伦理道德、思维机制等方面加以综合研究。在介绍每一断代时期的美学思想之前,都加一绪论,详尽地介绍该时期的文化、思想、文学艺术发展特点,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绪论竟然占了四章,分别介绍了其时玄学兴起之后儒、道、释思想之间所呈现出的新关系及其对美学思想的影响,贯彻了在一定的文化气候中分析、把握当时美学思想的宗旨,从而充分揭示了美学思潮变迁与文化氛围、人的文化心理结构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3、该著对于传统美学思想发展历史的叙写,采取的方法基本上为略小存大、举重明轻的治史方法,以便突出中国美学体系的特点和历史嬗变的规律。但是,对那些片言而蕴美学精义的古人之简短谭语,并未因其小而摈弃之,而是惜之惟恐不及,纳入视界,剔抉爬梳,钩玄探幽,遂成不凡之响。如受钱钟书《管锥编》之启发,在第1卷第11章中从先秦典籍中钩稽出诸如写忧造艺、杂糅情感、通感以及含混美与含蓄美等鲜为人注意的问题,予以精到的解析。4、不满足于仅作平面的历史描述和内容疏讲,而十分注重揭示各家各派美学观念与所处时代之文化思潮、美学思潮以及整个美学史发展链条、规律的关系,较好地处理了点与面、点与线、纵与横之间的关系,故对中国美学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与规律特点、各时期美学思潮之特征、各家各派有代表性的美学思想的内涵特质作出了深入的阐释。5、注重对重要美学概念、范畴、命题的整理和阐释,如第]卷第20章即以“新的美学观念的诞生和形成”为题,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气韵”、 “形神”、“风骨”、“象外”、“境界”等重要美学范畴的产生、发展演变轨迹及其内涵作了析解,2、3卷亦对诸如“兴象”、 “兴寄”、“意象”、“味”、“韵”等范畴作了诠释,无不洞幽烛微,机杼独发,见前人所未见。6、在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维度上考察美学思想的流变,最突出者莫过于对一系列美学范畴的研究,既梳理其历时发展情况,又辨析其共时特点,即在同一时期的美学家那里,或在诗、文、书、画、乐、舞等各个艺术门类中的流布形态。同时,还对一些相邻或相近的概念范畴的不同内涵予以考辨,如对于“意象”与“意境”的辨析。7、坚持历史与逻辑辨证统一的态度,在书写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还原中国美学发展演变之完整的历史形态,以见出其原生态样式,并具体分析和描述形形色色的美学见解如何依次作为一个辨证否定的环节而存在,后起的美学话语在接受前人成就的基础上又如何超越之,准确地再现了传统美学思想发展中的“滚雪球”现象。该书对于清代叶燮美学理论体系、石涛的“一画”论绘画理论等专题的诠解,也备受学界称道。此外,敏泽还发表了一系列专题论文,如《关于传统美学批评的两种标准问题》、《中国传统艺术理论体系及东方艺术之美》以及《“再现”与“表现”的中西美学比较研究》等,以深入而独到的学术眼光澄清了美学史上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 《中国美学思想史》曾获国家图书奖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等多种奖项,并被翻译成韩文在韩国出版。近年来,因《中国美学思想史》要收入湖南教育出版社的《中国思想史》丛书之中,敏泽又对该书进行了修订,增加了lo余万字,使其在内容和注释体例以及引文版本等方面更趋完善。总之, 《中国美学思想史》一书,已成为传统美学史研究的奠基之作,标志着中国美学史学科建设已渐趋成熟,其在体例和内容方面的创新之见,对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正产生着积极的学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