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
-
美学四讲李泽厚本书是作者的四次较为重要的美学演讲集,分别讨论了“美学”、“美”、“美感”、“艺术”四个领域中的诸多复杂话题,既有古今各家各派的观点评析,又有自己的一家之见,与久负盛名的《美的历程》一样,条理畅达,堪作入门读物。
-
主体美学赵铮郈著人的审美活动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为了满足审美需要而进行的实战活动一样。只不过两种活动的方式不一样,前一种是精神形式的,后一种是物质形成的。因此,审美或美的对象的存在以审美主体的存在为前提,美的存在以人的审美活动的存在为前提。审美活动既产生了审美主体,也产生了审美客体,产生了人与对象的审美关系。当客体对象向人显示出美时,或者说,当人在客体对象上感觉到美时,这是人类审美活动的结果,而不是原因。美的这种社会属性是人的审美活动给客体对象带来的结果。如果没有审美主体,或者说没有能从事审美活动的人,那么,就没有审美对象和美的对象,也就没有美。因此,不是美的存在引起了人们的审美活动,而是人类的审美活动把客体对象变成了审美对象,变成了美的对象或丑的对象。这正如一棵树成为生产资料是人们经济活动的结果而不是原因那样,树的经济性质只是人类经济活动给它带来的社会性质。同样,任何客体对象上美的性质只是人类审美活动给它们带来的结果。
-
西方美学史朱光潜著本书是关于西方美学理论的专著,是中国人写的第一部西方美学史,在学术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自1963年出版以来,一直作为高等院校文科教材。1978年作者曾作过修订。
-
苦难美学刘士林著在哲学语境中讲,人类精神生命的标志即“人与自然区别开”。这个过程完成在历史上的青铜-轴心时代。在轴心时代的生命觉醒中,人类获得了理性、伦理和审美三种精神资源,它们构成了文明时代中精神生命的原型结构。一方面,它们使人类摆脱了其“与物浑然”的原始状态并直接由此创造出辉煌的文明历史。另一方面,文明自身在其“与物相刃相靡”的历史发展中也恶性地损耗着这种原生的生命力。由此可知,关于精神生命最高的本体论阐释,也就可以归结为“轴心时代生命本体的再生产是如何可能的。”本书第一编从源流角度讨论了精神生命的三种历史形态。在青铜-轴心时代的最初觉醒中,中国儒家伦理学在“人兽之辨”中获得了它的最高形态;在启蒙时代的理性生命觉醒中,康德则以其对“人是目的本身”出色的先验分析成为新时代的最高代表。本书特别地阐明了精神生命的新道德本体论内涵。本书第二编从逻辑角度展示了“生命本体的结构分析”。作者首先提出了叙述和阐释生命本体的新二元论语境。其国一元即作这原始思维而存在的、以与物无对或与物浑然为基本特色的诗性智慧;另一元则是指作为文明时代精神结构而存的、以主体化与对象化为两大特征的理性智慧。由于只有在新二元论语境中才能找到理性智慧诞生的真实母体,因此它本身就是解读和阐释生命的深层结构。本书第三编则主要讨论了精神生命在文明朝代中的生产方式。由精神生命的结构分析可知,人自身再生产的先验条件即如何从知、意、情三方面建构出人与工具、人与动物以及真正的人与异化的人的本体论差异。由于在逻辑上存在着三种关于精神生命的内在观念,因而它们必然要外化为三种人自身生产方式,即以理性图式为深层结构的物质生产方式,以伦理图式为深层结构的人类自身生产以及以审美图式为深层结构的精神生产方式。一方面,由于伦理图式直接区别了人与自然,所以它同样是人自身再生产的先验基础。另一方面,由于在不同历史时期所面临的异化性力量不同,人类完成人自身再生产的方式也就不尽相同。本书第四编则主要针对以“反对象化”和“反主体化”为深层结构的新轴心时代而发。由于代的消费意识形态一方面以反对象化方式直接取消了理性生命的再生产机制,另一方面又以反主体化方式恶性损耗了伦理主体的历史积淀,并且由于它还间接地否定了以非对象化与非主体化为基本特征的人的审美自由机能,因而也就造成了人类有史以来所面临的最严重的异化现实。只有从精神生命的感性机能和纯粹欲望批判入手,才能为当代人建构出一种真正的人自身生产方式。在这个意义上讲,苦难美学是一种关于当代人类生命存在的基本本体论。人类文明的存在和创新当然需要补充各种新的精神资源,但是,由于只有在轴心时代的生命觉醒中才完成了人与自然的区别,所以它理所当然地要成为一切其他精神生产活动的基础。而在这个轴心精神已恶性损耗的消费文明时代中,重申轴心时代这个人类的原本与人之为人的基本尺度,也正是对中国古代哲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精神的再度回应。无论时光流逝和大地沧桑,只要人们仍然希望成为人或需要知道如何才能成为真正的人,那么也只有祖先在轴心时代所创造的那种充满苦难内涵的精神资源,才能帮助他们完成这个无比艰巨而光荣的任务。
-
艺术美学导读李莉主编本书将美学基本理论与艺术作品鉴赏有机地结合起来,内容涉及音乐、绘画、雕塑、摄影、戏剧、舞蹈、影视以及工艺等各艺术门类的知识和鉴赏方法,深入浅出地把本来高不可攀的艺术真实可亲地呈现出来,以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提高人们的鉴赏能力,从而有助于创造力的提升、心灵的陶冶以及情感理智的平衡。本书旨在启发一种真正的兴趣,鼓励人们去发现和认识艺术,并帮助人们开始形成自己的艺术观点和审美情趣。精彩片段:章节目录:作者简介:李莉,女,1968年生,北京人。1991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现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副教授,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兼副院长。从事高校“艺术美学”、“国际礼仪”等课程的教学工作10余年,主要研究领域为德育、美育。曾主编高等院校教材《实用礼仪教程》等,发表论文数篇,日前承担的北京市教委立项课题有:《人文奥运国际礼仪推广方案》等。
-
审美功利主义杜卫著“审美功利主义”可以被确立为中国美学的现代传统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这是20世纪前50年多数美学家的一种“共识”,不仅王国维、蔡元培、朱光潜如此,而且青年鲁迅、吕激、林语堂、宗白华、丰子恺等人也如此。我国当代美学界以前过于关注直接服务于政治斗争和道德教化的美学思想传统,相对忽视了以启蒙为宗旨、着眼于思想文化重建的美学思想传统,这并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中国现代美学的精神实质。第二,它源自中国现代化自身的问题,是试图以中西思想文化资源来创建新的思想文化,从而解决中国现代化问题的产物,因而它是一种扎根于中国本土而又有创见的现代美学传统。第三,它是中西美学以及思想文化交融的创造性成果。审美功利主义思想一方面受到西方现代美学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又深深地扎根于中国本土的传统思想文化,二者的融合直接针对着中国当下思想文化问题之解决,在如何借鉴西方美学思想,如何处理中国和西方美学思想的相互参照、相互阐释、相互补充、相互贯通等方面,形成了可供今人借鉴的方法论。第四,它对后来的中国美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当代中国美学中有许多观念、术语和语式都来自于这种现代美学思想,具有一种穿透历史、跨越时代的生命力。因此,这种美学思想是今天建设中国美学的最直接的思想资源。<
-
人生美学张应杭著在美学理认的探讨中,当我们走出诸如美的本质是什么之类的疲劳探讨后,却可以发现一个简单的事实:美是人生!《人生美学》遵循先哲“充实之谓美”(孟子)的教诲,围绕如何使美感充实于人生这一主旨,以自我的存在作为逻辑起点,分别探讨了自我之美、人性之美、爱情之美、气质之美和人格之美,最后以生命的壮美境界——不朽作为全书的逻辑终点。这一探讨不仅对于重新审视美学的真正使命具有理论上的启迪,而且对于当代人如何在急速变迁的现时代寻找到心灵的芳草地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
一个唯美主义者的遗言(英国)彼得·阿克罗伊德著、方柏林译 著;方柏林 译奥斯卡·王尔德(1854—1900),出生于爱尔兰,戏剧家、小说家、童话家和诗人,英国唯美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为艺术而艺术”的倡导者之一。他写出了维多利亚时期最好的英国舞台剧,如《温德密尔夫人的扇子》、《无足轻重的女人》、《理想的丈夫》等。他的长篇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则是一部探讨美与心灵之间关系的重要作品。他创作的童话虽然数量不多,却使他跻身于世界最优秀童话家之列。他的诗充满了隐喻,形象丰富,音律优美,堪称最美的英语作品之一。王尔德的作品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岁月洗礼,反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光,让更多的人为之叹服,为之沉醉。王尔德的私生活同样是一个饶有趣味的话题。他以放荡不羁、奇装异服闻名,而他的性取向更为人所津津乐道。他蔑视伦理道德、艺术至上的主张不可避免地激怒了正统的上流社会,终于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他与同性密友道格拉斯的父亲——昆斯伯里侯爵对簿公堂,尽管他为自己所做的辩护感动了许多人,但他还是没能逃脱被审判的命运,锒铛入狱。两年监狱生活之后,他避人耳目,悄悄来到巴黎,在贫病交加中度过自己最后的岁月,辞世时年仅46岁。《一个唯美主义者的遗言——奥斯卡·王尔德别传》正是用王尔德一生最后三个月的日记的方式,再现了他人生最后的不为人知的阶段。本书拟为王尔德自1900年8月9日到1900年11月30日之间的日记,以王尔德自己的口吻,描绘了王尔德最后的生活,回顾他的跌宕起伏、毁誉参半的一生。在这三个月的“伪日记”中,作者彼得·阿克罗伊德以罕见的精巧方式,串起了王尔德的一生——少年时代、全盛时期、巨大成就和道德的深渊,仿佛他成为奥斯卡·王尔德,与之一起挥洒天才,享受荣耀,涉足险恶和遭世人唾弃,然后在贫病中冷静地回顾自己的一生;又时而跳出那个时代,站在后人的角度评价这个才子。无疑,这是一个绝妙的构思。每一个喜欢王尔德的人,恐怕都想知道他在最后的岁月里到底在干什么,在想什么?都希望能够亲身体验他唯美的危险的生活,用某种方式表达对他的机智、对他的才华的敬仰。然而这个题材不仅需要传记作家的严谨,还需要有王尔德式的渊博和机智。仿作如果没有自己的灵魂,就只能成为空洞的回音。英国《暂停》杂志评论道:“王尔德若是在天有灵,肯定希望这本书是他自己写的。”有些赞美过度,但是在追随王尔德的道路上,彼得·阿克罗伊德确实比其他人走得更远,也许也更加成功。“这些英国人要是没话可说,就摆出不屑一顾的样子,要是没什么可想,就会装出若有所思的神态。”(对英国“正人君子”的嘲讽)“他有‘直抒胸臆’的习惯,却浑然不知根本无胸臆可抒。”(对昆斯伯里侯爵的评价)“圣方济各那样的艺术作风对我毫无吸引力:他们的童贞是太监的童贞,他们的孤独是完全被人看穿的孤独。”(对所谓正统文学的嘲弄)在书中,这种王尔德式的妙语随处可见,令人惊讶。但作者并不是停留在模仿层面,而是将自己的评价融入其中,如他借王尔德之口总评王尔德的艺术成就:“我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艺术家,我对此毫不怀疑,正如我的悲剧也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悲剧。在欧洲和美国,我都享有很高的艺术声誉。在英国,我的作品总是巨大的商业成功——我对此并不感到羞耻。……我掌握了各种文学体裁。我把喜剧带回英国舞台,我用我们自己的语言开创了象征戏剧,我为现代读者创造了散文诗。我把批评从实践中分离出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问,我还写出了惟一一部现代意义的英语小说。还有,尽管我把自己的戏剧作为一种本质上属于私人化表达的形式,但我的理想是把戏剧变成生活和艺术交汇的地方,我一直锲而不舍地追寻着这一理想。”在国内以前出版的关于王尔德的书中,王尔德的私生活遭到了某种刻意的回避,他的审判被说成虚伪的上流社会对天才的嫉妒和攻击。而彼得·阿克罗伊德还他以真实面目,把一个走钢丝的王尔德呈现在世人面前。这个王尔德更加真实、丰满,也更能引起我们的思考。要想了解一个天才,最好的办法恐怕是跟他到世上走一遭。但愿这本书能带给我们愉快的阅读,感受到一个天才的激情洋溢的人生。
-
庄子生存论美学研究包兆会著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从根本上说,21世纪的竞争最重要的是人才的竞争。高等学校承担着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使命,博士是高层次人才的代表。如何培养大批具有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使他们在下世纪成为知识创新的主力军,无论是对高校本身还是对国家来说,这都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
美学百话杨友苏,张中,陈惠钧著本书是一套以大中学生和广大文史爱好者为主要读者的休闲性丛书。丛书以传播传统的文化知识,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为编写宗旨,在信息时代新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为大家提供一些传统的文化食粮。喜新不厌旧,这应是新世纪读者人的时代追求。 这套丛书的撰写力求做到三性:常识性、通俗性、趣味性。丛书的作者以常识介绍为主,注意语言表述的流畅通俗,内容上不求全不求深,不作专门的学术研讨,只作赏识性的叙述,努力提高趣味性,力求让读者在休闲中求知,在求知中获得阅读的乐趣。这套丛书的结构属松散型,书写体式不求统一,叙述风格也不求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