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
-
审美的人(美)埃伦·迪萨纳亚克(Ellen Dissanayake)著;户晓辉译以在20世纪70年代前很流行的观点看来,对艺术的“真正”理解仅限于精英——即受过特殊的欣赏训练或者天生具有出色鉴赏力的那些人。艺术家都是天才,他们对其表达媒介具有特殊的知觉能力和天然的才能。艺术作品是不可思议的实体,充满魔力并且能够在体验这些实体的人们身上产生超然的情绪。虽然有些艺术传统中的人们对艺术、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也持有类似的观念,但西方人的观点显然没有把非西方人的实例纳入其艺术杰作的殿堂。 在本书中,作者试图研究人类的艺术与审美行为的起源和表现形式——包括世界各地民族的艺术以及艺术特性在史前时期的最初显现。作者在寻找所有的传统甚至是所有艺术——舞蹈、音乐、文学语言、表演和视觉艺术——中潜在的原则。这是一个抱负不小的任务,作者当然希望人们会读到他的思想并对之产生反响,但是,除了那些和作者一样已经被灌输了类似的艺术观并且可能被其著作说服而想得更深更广的其他人之外,对这些人们将会是谁并没有确切的想法。
-
卢卡奇早期文选(匈牙利)奥尔格·封·卢卡奇(Georg Von Lukacs)著;张亮,吴勇立译《心灵与形式》和《小说理论》是卢卡奇早期的两部代表性作品。前者是卢卡奇在格奥尔格·西美尔的“美学社会学”影响下创作的一本论文集、它因为深入刻画了现时代人的存在的悲剧性、而被吕西安·戈德曼推崇为现代存在主义的先声。后者则是卢卡奇在马克斯·韦伯的类型学方法的引导下完成的一部文论著作,它对小说的本质和小说形式的类型进行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开创性研究,并因此被同时代人称为“精神科学运动最重要的出版物”。虽然晚年卢卡奇不断地号召人们忘却和批判自己的这两部早期作品,但它们却超越了他的主观意愿、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的德国思想发展史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对布涪赫、本雅明和阿多诺等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思想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选收录了《小说理论》的全文,《心灵与形式》中与前者密切相关的三篇论文,以及卢卡奇在创作《小说理论》时期与保尔·恩斯特和韦伯的六篇重要书信。这些文献对于我们了解卢卡奇的早期思想及其历史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录:总序小说理论序言(1962年)第一部分与总体文化的统一性或问题性有关的伟大史诗的形式●一、完整的文化古希腊世界的结构它的历史—哲学发展基督信仰●二、形式的历史哲学问题一般原则悲剧史诗形式●三、史诗和小说作为表达方法的韵文和散文既定的总体性和作为目的的总体性客观结构的世界主人公典型●四、小说的内部形式它的基本的抽象属性和其中固有的危险它的演进式的属性作为形式原则的反讽小说世界的可表现性;表现手法●五、小说的历史哲学制约性及其重要意义小说的意图超凡性小说的历史—哲学位置作为神秘主义的反讽●一、抽象的理想主义两种主要的类型《堂吉诃德》它同骑士史诗的关系A.抽象的理想主义悲剧B.现代幽默小说及其问题巴尔扎克彭托皮丹的《幸福的汉斯》●二、幻灭的浪漫主义幻灭小说的问题及其对小说形式的意义雅克布森和冈察洛夫的解决尝试《情感教育》和小说中的时间问题对抽象的理想主义小说中的时间问题的反思●三、一种综合的尝试——《威廉·麦斯特的学徒生涯》问题社会团体观念及其在文学中的形式教育小说的世界与现实的浪漫主义诺瓦利斯歌德的解决尝试与小说形式向着史诗的部分重叠●四、托尔斯泰和超越社会生活形式的尝试作为与传统的论战的小说托尔斯泰的自然概念及其对小说形式造成的疑难后果托尔斯泰在史诗形式的历史哲学中的二元处境心灵与形式(选译)●一、论说文的本质和形式致列奥·普波的一封信●二、生活和形式的碰撞索伦·克尔凯郭尔与里季娜·奥尔森●三、浪漫派的生活哲学诺瓦利斯书信(选译)●1.卢卡奇致保尔·恩斯特(1915年3月)●2.卢卡奇致保尔·恩斯特(1915年4月14日)●3.卢卡奇致保尔·恩斯特(1915年5月4日)●4.卢卡奇致保尔·恩斯特(1915年8月2日)●5.卢卡奇致马克斯·韦伯(1915年8月)●6.卢卡奇致马克斯·韦伯(1915年8月)●附录卢卡奇简略年谱片段(1885~1918年)人名索引译后记
-
形象设计操作技能柏玉华,刘长权主编;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编文化行业考试专用教材。本书系统总结了形象设计专业的理论研究成果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内容侧重于基本技能训练,使形象设计人员具备基本的工作能力。
-
形象设计基础教程柏玉华,刘长权主编;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编文化行业考试专用教材。本书为基础理论部分,着重介绍各类形象设计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基础理论框架,以帮助他们认识形象设计工作的规律和特点。
-
美学邢建昌,姜文振主编本书揭示了美的本质特征、美的形态、范畴及审美的基本原理,军人的审美感受、审美欣赏、审美创造、审美教育等,在军人对社会美(含人自身美的塑造、生活美)、科技美、艺术美的创造方面予以具体指导。
-
美学教程彭吉象,郭青春著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教材。全书共八章。内容有:引论、审美活动的发生、现实美、艺术美、审美类型、审美心理、审美文化、审美教育等。
-
纪录与诠释贾秀清著通过对人类艺术活动的溯源追流,对电视艺术创作现象的清理分析,探讨电视艺术的美学本质,廓清电视艺术与非艺术的边界,解读电视艺术创作的内在规律,提出电视艺术是一种由电视纪录与电视诠释的双轮驱动的艺术方式......
-
中国美学汝信,王德胜主编本期中国美学力图覆盖广博的研究范围,同时对中西美学及实用美学作了深入的研究。为纪念康德逝世200周年,特设了一个德国美学,康德美学专题;并集中发表了一批研究中国美学学家蔡元培、朱光潜、蔣孔阳等人的论文,突显岀中国美学在当今美学研究中的地位。二百年前,伟大的德国哲学家、美学家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走完了自己一生的“哲学家之路”,逝世在他毕生度过的东普鲁士首府哥尼斯堡(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 二百年来,在西方,在东方,“康德”这个名字一直无法为热爱思想、追求学术的各路人士忘却,以至于“回到康德”成了20世纪哲学和美学开启的回归步伐。如果说,在西方,作为启蒙运动的最后一名伟大导师,康德张扬了人“通过知识而自我解放”的观念,他的《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以及《道德形而上学基础》等伟大著作直接确立了其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第一位重要代表的历史地位;那么,在东方,特别是对于20世纪的中国学人来说,就像梁启超在《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学说》一文中所指出的,康德则同时是“黑暗时代之救世主”,是“百世之师”:康德以及康德学说不仅直接启发了20世纪中国学人对于知识价值的现代性认识,更开启了20世纪中国学术界对于人的问题的新的思想之途。 就美学的发展而言,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20世纪中国美学走向现代理论建构的道路,也正是从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康德学说,尤其是他关于审美无功利性、无目的性思想开始的。一个世纪以来,“康德”这个名字深深嵌刻在了现代中国美学学者的思想记忆当中,康德美学成为中国美学开启自身现代性道路、构筑“美学中国”现代理论图景的最重要的知识根据——把无功利性、无目的性确定为审美本质规定的康德美学,不仅在20世纪初推进了中国美学的现代发韧,引起当时许多中国美学学者对美学、文艺问题的新的理论反思,同时也成为现代中国美学建构自身与中国古典美学不同理论形态的最核心、最基本的话语。正因此,我们看到,从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到朱光潜、宗白华,再到李泽厚等,20世纪中国美学的理论大师们几乎都把康德学说及其美学观念当作了自己进行美学思考的特定资源。即如宗白华,便曾最早在中国报刊上撰文介绍康德哲学,先后于1919年5月在《晨报》副刊发表《康德唯心哲学大意》和《康德空间唯心论》两文。现代中国美学先驱者王国维的很多论述,反复强调了审美无功利性和无目的性的基本立场,甚而在《评论》中将这种康德主义的美学态度提升为一种抵御现实苦难、超越权欲利益的生活态度,极力标榜“离此生活之欲之争斗,而得其暂时之平和,此一切美术之目的也”。至于蔡元培,更是具体地在美育理论中直接吸收、发挥了康德的审美超功利性思想,将之用于人心、社会、文化的改造以及中国人精神价值的重建设计,视美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发展人的无个人利害计较的情感并以此去除私欲而达致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及至80年代,李泽厚“主体性”理论的提出,明显基于他对以“三大批判”构筑起来的康德批判哲学的深入理解,其《康德哲学与建立主体性论纲》便具体表明了“主体性实践美学”与康德思想的这种内在联系。而从李泽厚美学在20世纪后二十年中国美学进程中产生的巨大影响,我们当可以发现直至20世纪末中国美学与康德、康德学说之间关系的密切性。 在这里,我们同样不能不注意这样一个事实,即在美学史上,康德第一次集中而明确地把美学的探讨重点移向了对主体审美能力的考察。他借助先验综合方法,强调审美判断力作为美和美感的共同本源,把对美和美感的理解定位于人的主体能力,提出了诸如审美经验、审美意象、想象、天才等一系列美学命题与问题,从而在美学领域实现了一种人本主义的立场转向。这一重大变化,不仅直接带来了20世纪西方美学的深刻转型,同样也对20世纪以来中国美学现代理论建构意义深巨,具体影响了现代中国美学研究向心理学领域的拓展。不仅像朱光潜在《文艺心理学》一书中围绕“美感经验的特征”这一核心问题,详细论述了想象、情感、美感、意象等在康德《判断力批判》中被创造性提出并有深入探讨的概念;而且,正由于对康德美学的自觉或不自觉接受,从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美学学者有关审美心理学的研究开始同中国古典美学重视艺术经验的研究传统发生结合,包括宗白华、朱光潜在内的一批现代中国美学学者对各门传统中国艺术的审美特点、艺术价值进行了大量精辟分析,形成了20世纪中国美学进程中的艺术研究高峰,极大地推进了现代中国美学在艺术理论、艺术批评领域的学术深入。 毫无疑问,康德以及康德哲学、美学与20世纪中国美学的关系既是直接具体的,也是内在深刻的。也因此,今天,在我们考察、探讨20世纪中国美学学术进程及其现代理论建构诉求之时,康德及其学说的影响问题必定作为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而出现。只要我们意欲承续中国美学百年来的学术努力,继续推进美学在未来中国的理论建构和思想深化,则我们又必定不能越过或无视康德——就像康德以后西方美学的现代主义话语总是牵连着康德美学内在的现代性诉求一样,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也同样有必要认真检视、探究康德学说及其对于中国美学的现代意义问题。 值此康德逝世二百周年之际,我们特别发表了《康德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美是道德的象征”》、《康德美学中的自由》三篇文章,以此作为对这位伟大哲学家、美学家的诚挚纪念,同时也表达我们对康德美学的崇高敬意和对康德思想的真诚探寻。 本辑中,有关中国美学(包括20世纪中国美学家思想)的研究占了相当篇幅。虽然本刊所发表的文章不限于“中国美学”的研究,但我们也始终主张,作为中国的美学学者,努力发现并深刻探究中国文化、中国美学的自身问题,在理论上致力于美学追问、美学理论建构的中国特性,应是一个基本的立场。这样一种“中国特性”的呈现,当然脱不开对中国美学理论、美学历史的全面深入探讨。全球化时代,我们的美学视野是世界的,与此同时,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美学同样需要保持对于自身思想历史、理论资源的深刻发掘,并以此作为当代中国美学理论深化的内在根基。如此,则我们今天的美学和美学研究才可能真正产生出建构性的价值。基于此,我们希望,《中国美学》以后能够在这方面做更多具体的工作,也希望得到美学界朋友的大力支持。
-
怀疑论美学颜翔林著美学不是太阳神马车上的金色的理性之光,也不是酒神宫殿中的欲望的筵席,她是奥林匹亚诸神无法统治的神秘森林。美是人类心灵最彻底的自由自在的状态。本书作者对怀疑论美学进行了丰富详尽的论述,对传统美学则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批评;认为审美的可能只有在悬搁各种附加于美学上的规范和概念才得以实现。对“价值”、“真”、“理性”等与“美”的关系提出了大胆的不同于传统美学的否定性见解,在对传统美学进行狂飚突进式的颠覆后,为美学开辟了新的广阔的研究空间。作者简介:颜翔林 颜翔林,男,1960年10月生,江苏淮安人。教授,文学博士,哲学博士后。水乡泽国的洪泽湖畔赋予本真而丰富的自然体验。后至岳麓山下、湘江岸边求学。在湖南师范大学攻读文艺学硕士学位。南国楚风熏染思与诗交融的美学追求,崇拜山水,潜心学术。1999年仲夏于南京师范大学获古典文学博士学位,随后在复旦大学哲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出版学术著作:《生存与毁灭》、《死亡美学》、《楚辞美论》、《历史与美学的对话》、《宋代词话的美学研究》、《怀疑论美学》。
-
审美应用学罗筠筠著审美应用学在美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本书是我国第一部有关审美应用学的专著,对审美应用学中的重要范畴及其关系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将美学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起来。立意新颖、内容丰富、布局合理、史论结合。目前我国美学研究正在向纵深发展,本书的出版必将推动我国在此领域的相关研究,并将对精神文明的建设作出重要贡献。